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40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抗痤疮纳米制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适量水。该纳米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相比单独作为活性成分时抗痤疮效果明显,且乳化剂含量较低,不含刷酸类成分及实质功效成分为酸类的植物提取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敏感型痤疮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暗疮,是一种由于毛囊与皮脂腺的堵塞和皮脂不能正常外流所导致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易复发,严重者愈合后容易留下色素沉着或痤疮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0003]抗痤疮的方法之一是外用具有抗痤疮功效的化妆品,但是传统的抗痤疮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大多采用维A酸类成分,过氧化苯甲酰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类抗生素,壬二酸、水杨酸等酸性剥脱成分,因此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刺激性或者需要建立耐受,并不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包括桃拓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水。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1%

5%的桃柁酚、0.2%

8%的欧丁香提取物、0.2%

6%的青蒿提取物。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辅料包括保湿剂、乳化剂与柔润剂的一种或多种。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化剂包括PEG

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

8辛酸/癸酸甘油酯、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氢化卵磷脂、卵磷脂、硬脂醇聚醚、PEG

100硬脂酸酯、PEG
‑ꢀ
45硬脂酸酯、糖酯类、烷基糖苷、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润剂包括十六十八醇、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凡士林、液体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二甲基硅油、霍霍巴籽油(SIMMONDSIA CHINENSIS)、杏仁油、乳木果油、异辛酸十六醇酯、天然角鲨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异链烷烃、硬脂基醚、蜂蜡、硬脂酸乙基己酯、乳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保湿剂、乳化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 相;
[0013]将桃柁酚与柔润剂混合均匀,制得B相;
[0014]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制得均质乳化体;
[0015]将均质乳化体注入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内过微射流均质处理,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第二辅料和水。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20%

80%的纳米制剂,5%

20%的第二辅料和适量水;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辅料包括:0.1%

0.5%的尿囊素、1%

5%的赤藓糖醇、0.5%

2%的甘草根提取物、0.2%

1%的苦参根提取物、0.05%

0.2%的羟乙基纤维素、0.2%

2%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6、0.2%

1%的对羟基苯乙酮、0.2%
‑ꢀ
1%的1,2

己二醇、0.02%

0.05%的亚硫酸氢钠。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30%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

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与适量水。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第三方面的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6和水搅拌均匀;
[0022]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

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0023]再加入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0024]上述提供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相比单独作为活性成分时抗痤疮效果明显。同时,相比于传统纳米乳剂,本专利技术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乳化剂含量较低,降低了乳化剂可能带来的皮肤刺激性风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不含刷酸类成分及实质功效成分为酸类的植物提取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28]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
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多种”、“多个”、“多次”等,如无特别限定,指在数量上大于2或等于2。例如,“多种”的含义是至少两种,例如两种,三种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1%

5%的桃柁酚、0.2%

8%的欧丁香提取物、0.2%

6%的青蒿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料包括保湿剂、乳化剂与柔润剂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PEG

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

8辛酸/癸酸甘油酯、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氢化卵磷脂、卵磷脂、硬脂醇聚醚、PEG

100硬脂酸酯、PEG

45硬脂酸酯、糖酯类、烷基糖苷、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润剂包括十六十八醇、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凡士林、液体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二甲基硅油、霍霍巴籽油、杏仁油、乳木果油、异辛酸十六醇酯、天然角鲨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异链烷烃、硬脂基醚、蜂蜡、硬脂酸乙基己酯、乳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7.一种如权利要求3

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保湿剂、乳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丹毅秦名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