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07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服装领域的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衣服和安装在衣服上的若干风兜,风兜与衣服之间设有若干布层,布层上开有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风兜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风兜通过拉链与衣服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使其在人运动过程中,能促进服装内外空气循环,能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提高人的舒适性。提高人的舒适性。提高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

技术介绍

[0002]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白天往往都是呆在空调房内避暑,到了傍晚凉快的时候出来运动,但是,人在运动过程中极易发热出汗,体温升高,这时人们往往需要休息很久才能降低体温,影响锻炼效果。
[0003]为此,需要一种降温服装,以解决服装内微气候的闷热问题,起到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的作用,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0004]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505438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温凉爽式服装,包括衣服,所述衣服上设有拉链,所述衣服内侧背部设有储水袋,所述储水袋上侧右端设有水流进口,所述储水袋下侧左端设有水流出口。
[0005]该方案通过设置储水袋,更好的对衣服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保证了使用者的舒适,但是该方案需要更换储水袋才能进行降温,不便于使用;增加了人体负重,且在运动过程中,储水带会晃动,影响人体重心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使其在人运动过程中,能促进服装内外空气循环,能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提高人的舒适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衣服和安装在衣服上的若干风兜,风兜与衣服之间设有布层,布层由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布片构成,风兜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风兜通过拉链与衣服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拉链包括链牙,链牙一侧固定连接在风兜上,链牙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衣服上,相邻的链牙之间互动配合有拉头。
[0010]拉头能提供受力点,便于人的使用;拉链的链牙便于开关风兜口。
[0011]进一步,衣服一面设有V型的领口和若干第一拉链,第一拉链位于领口的下方且竖向安装在衣服上。
[0012]因为热空气会上浮,所以,V型的领口既便与人的穿着方便,又便于热量流出;在运动过程中,竖向布置的第一拉链便于对人的正面降温。
[0013]进一步,衣服远离领口的一面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拉链。
[0014]在运动过程中,横向布置的第二拉链便于对人的背部降温,提高人的舒适性。
[0015]进一步,衣服选用棉纶或涤纶。
[0016]棉纶具有吸汗透气、柔软、防敏感、容易清洗等特点,涤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好等特点,衣服采用两者可以提高人的舒适性。
[0017]进一步,拉链选用尼龙拉链。
[0018]尼龙拉链易于加工,且尼龙拉链的重量轻,不会压住风兜口。
[0019]进一步,布层采用四面弹面料。
[0020]四面弹面料是一种上下左右拉伸都有弹力的面料,能保持布层上开有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气孔形状,不会因穿着时间长而变形。
[0021]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在人运动过程中,先拉动拉链,打开风兜口,因为人是运动的,所以人会带动空气流动,形成气流;
[0022]当气流进过风兜时,因为衣服材质轻,拉链选用尼龙拉链,气流是不规则运动,所以风兜口会被撑起,便于更多气流进入;
[0023]因为风兜与衣服之间设有若干布层,布层上开有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原理是构建一个正三角形,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即以原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正三角形),然后在剩下的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用阴影区表示剩下的面积,那么空白区为挖去的面积(阴影区为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利用上述方法无限的挖去空白区,那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面积越趋近于零,而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周长越趋近于无限大,所以,若干布层能对人的身体进行遮掩,同时,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布层能实现服装内外空气循环,气流能带走人体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便于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降温服装的正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降温服装的反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降温服装的风兜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的风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衣服1、拉链2、拉头21、链牙22、第一拉链23、第二拉链24、风兜3、气孔31、布层32。
[003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包括衣服1和安装在衣服1上的若干风兜3,风兜3与衣服1之间设有若干布层32,结合如图4所示,布层32上开有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31,风兜3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2,拉链2包括第一拉链23和第二拉链24,拉链2包括链牙22,链牙22一侧固定连接在风兜3上,链牙22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衣服1上,相邻的链牙22之间互动配合有拉头21,风兜3通过拉链2与衣服1固定连接;
[0031]衣服1一面设有V型的领口和若干第一拉链23,第一拉链23位于领口的下方且竖向安装在衣服1上;结合如图2所示,衣服1远离领口的一面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拉链24,风兜3位于第一拉链23和第二拉链24上。
[003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人运动过程中,先拉动拉链2,打开风兜3口,因为人是运动的,所以人会带动空气流动,形成气流;
[0034]当气流进过风兜3时,因为衣服1材质轻,拉链2选用尼龙拉链2,气流是不规则运
动,所以风兜3口会被撑起,便于更多气流进入;
[0035]因为风兜3与衣服1之间设有若干布层32,布层32上开有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31,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原理是构建一个正三角形,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即以原正三角形各边的中点为顶点的正三角形),然后在剩下的小三角形中又挖去一个“中心三角形”,用阴影区(布层32)表示剩下的面积,那么空白区(气孔31)为挖去的面积(阴影区为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利用上述方法无限的挖去空白区(该方法使用次数为20次),那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层32)的面积越趋近于零,而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周长越趋近于无限大,所以,若干布层32能对人的身体进行遮掩,同时,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布层32能实现服装内外空气循环,气流能带走人体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便于对服装内部进行降温。
[003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和安装在衣服上的若干风兜,风兜与衣服之间设有布层,布层由若干呈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布置的气孔布片构成,风兜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拉链包括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风兜通过拉链与衣服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其特征在于:拉链包括链牙,链牙一侧固定连接在风兜上,链牙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衣服上,相邻的链牙之间互动配合有拉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兜式被动降温服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淑燕王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