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03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综合考虑新形势下电动汽车发展需求,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用户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4G模块与SIM卡槽电路,4G模块与电平转换,计量芯片及检测采样,自动激活汽车充电器,继电器驱动等,具有较完善的硬件结构,最大限度满足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以及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增加运营企业的充电收益,操作方式可在手机上选择直插即充、预约充电或有序充电,控制电动汽车内部充电器,如选择直插即充则不受峰谷时间限制一直充足为止自动停充,如选择预约充电是根据峰谷时间选择设置充电时间,选择有序充电是通过4G模块与有序充电后台关联,由后台统一调度分配充电时间,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对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控制,提高小区物业参与的积极性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非常迅速,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上的巨大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全国各地。以前电动汽车用户常选择在家庭进行充电的方式,现在大都位于居民小区选择在停车场安装有序充电。由于电动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在居民小区为电动汽车充电是最便捷的充电方式。现有的有关充电方面的专利非常多,大都是概念性的,对汽车充电桩功能和对有序充电概念各有说法,已经有的硬件内容较少,普遍存在问题是各有关部门或企业大都处于研试阶段,免不了还存在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状况,需综合考虑新形势下电动汽车发展需求,专利技术一种面向用户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较完善的硬件结构,解决产品功能单一并增加了联网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以及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增加运营企业的充电收益,操作方式可在手机上选择直插即充、预约充电或有序充电模式,预约充电或有序充电模式具有自动激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提高小区物业参与的积极性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总流程框图,4G模块与SIM卡槽电路,4G模块与电平转换,计量芯片及检测采样,继电器驱动,自动激活模块,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利用手机APP小程序操作SIM或蓝牙通过4G模块实现开始充电或停止充电,选择直插即充、预约充电或有序充电的功能,如选择直插即充则不受峰谷时间限制一直充足为止自动停充,如选择预约充电是根据峰谷时间选择设置充电时间,到达预约充电时间可通过充电桩自动激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如小区供电达到满负载时平台自动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进入有序充电,是通过4G模块与有序充电平台关联,由平台统一调度分配充电时间,到时会通过充电桩自动激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对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控制,以消除或减少其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三种充电模式都是通过4G模块或蓝牙控制实现计量,实时充电功率在手机中可显示,其4G模块(Q3)与SIM卡槽(Q2)有关的电路结构是SIM卡槽(Q2)的(1)脚连接4G模块(Q3)的(12)脚、电容器(C5)、电容器(C6)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SIM卡槽(Q2)的(3) 脚连接4G模块(Q3)的(11)脚、电容器(C4)和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 SIM卡槽(Q2)的(5)脚连接4G模块(Q3)的(9)脚、电容器(C3)和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SIM卡槽(Q2)的(6)脚连接4G模块(Q3)的(10)脚、电容器(C2)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SIM卡槽(Q2)的(2)脚连接SIM 卡槽(Q2)的(7)脚、(8)脚、(9)脚、(10)脚和公共端(V0),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公共端(V0),电容器(C3)的另一端、电容器(C4)的另一端、电容器(C5)的另一端、电容器(C6)的另一端和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公
共端(V0),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 (D1)的正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正电源(+4V),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公共端(V0),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4G模块(Q3) 的(57)脚,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正电源(+4V),三极管(BG2)的发射极连接公共端(V0),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4G模块(Q3) 的(58)脚,4G模块(Q3)的(5)9脚和4G模块(Q3)的(60)脚连接正电源(+4V),4G模块(Q3)的(61)脚和4G模块(Q3)的(62)脚连接公共端 (V0),故障停机自锁按钮插座电路是4G模块(Q3)的(27)脚连接双二极管 (Q1)正负极、电容器(C17)、电阻(R38和电阻(R39),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插座(CH)一端,插座(CH)另一端连接正电源(+12V),双二极管(Q1) 正负极、电容器(C17)的另一端和电阻(R38)的另一端连接计量电路公共端 (VL),4G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连接双二极管(Q1) 负极,4G模块(Q3)的(14)脚连接烧结接口(USB),4G模块(Q3)的(15) 脚连接电阻(R3)、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和烧结接口(USB),4G模块(Q3) 的(16)脚连接电阻(R4)、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烧结接口(USB)。
[0005]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4G模块与电平转换是电平转换芯片当4G 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的数字电路与工作在电平转换正电源(+3.3V)的模拟电路进行通信时,需要首先解决两种电平的转换问题,这时就需要电平转换器,4G模块与电平转换有关的电路结构是电平转换器(Q6)的 (1)脚连接4G模块(Q3)的(35)脚,电平转换器(Q6)的(3)脚连接4G模块(Q3)的(36)脚,电平转换器(Q6)的(4)脚连接4G模块(Q3)的(49) 脚,电平转换器(Q6)的(6)脚连接4G模块(Q3)的(3)脚,电平转换器(Q6) 的(7)脚连接4G模块(Q3)的(4)脚,电平转换器(Q6)的(8)脚连接4G 模块(Q3)的(90)脚,电平转换器(Q6)的(2)脚连接电容器(C14)和4G 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电平转换器(Q6)的(19) 脚连接电容器(C15)和电平转换正电源(+3.3V),电平转换器(Q6)的(10) 脚连接电容器(C14)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电平转换器(Q6)的(11)脚连接电容器(C15)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电平转换器(Q6)的(12)脚连接光耦隔离器(Q7)的集电极、电容器(C16)和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光耦隔离器(Q7)的发射极连接电容器 (C16)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光耦隔离器(Q7)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电阻(R23),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计量电路公共端(VL),光耦隔离器(Q7) 的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三极管(BG3)的发射极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k),三极管(BG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电阻(R22) 的另一端连接计量芯片(Q4)的(15)脚,电平转换器(Q6)的(13)脚连接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4) 的发射极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三极管(BG4)的集电极连接光耦隔离器(Q8)的发光二极管正极,光耦隔离器(Q8)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电阻 (R26),电阻(R26)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光耦隔离器(Q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总流程框图,4G模块与SIM卡槽电路,4G模块与电平转换,计量芯片及检测采样,继电器驱动,自动激活模块,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利用手机APP小程序操作SIM或蓝牙通过4G模块实现开始充电或停止充电,选择直插即充、预约充电或有序充电的功能,如选择直插即充则不受峰谷时间限制一直充足为止自动停充,如选择预约充电是根据峰谷时间选择设置充电时间,到达预约充电时间可通过充电桩自动激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如小区供电达到满负载时平台自动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进入有序充电,是通过4G模块与有序充电平台关联,由平台统一调度分配充电时间,到时会通过充电桩自动激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对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控制,以消除或减少其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三种充电模式都是通过4G模块或蓝牙控制实现计量,实时充电功率在手机中可显示,其4G模块(Q3)与SIM卡槽(Q2)有关的电路结构是SIM卡槽(Q2)的(1)脚连接4G模块(Q3)的(12)脚、电容器(C5)、电容器(C6)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SIM卡槽(Q2)的(3)脚连接4G模块(Q3)的(11)脚、电容器(C4)和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SIM卡槽(Q2)的(5)脚连接4G模块(Q3)的(9)脚、电容器(C3)和稳压二极管(D7)的负极,SIM卡槽(Q2)的(6)脚连接4G模块(Q3)的(10)脚、电容器(C2)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SIM卡槽(Q2)的(2)脚连接SIM卡槽(Q2)的(7)脚、(8)脚、(9)脚、(10)脚和公共端(V0),稳压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D6)、稳压二极管(D7)和稳压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公共端(V0),电容器(C3)的另一端、电容器(C4)的另一端、电容器(C5)的另一端、电容器(C6)的另一端和电容器(C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端(V0),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正电源(+4V),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公共端(V0),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4G模块(Q3)的(57)脚,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正电源(+4V),三极管(BG2)的发射极连接公共端(V0),三极管(BG2)的基极连接4G模块(Q3)的(58)脚,4G模块(Q3)的(5)9脚和4G模块(Q3)的(60)脚连接正电源(+4V),4G模块(Q3)的(61)脚和4G模块(Q3)的(62)脚连接公共端(V0),故障停机自锁按钮插座电路是4G模块(Q3)的(27)脚连接双二极管(Q1)正负极、电容器(C17)、电阻(R38和电阻(R39),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插座(CH)一端,插座(CH)另一端连接正电源(+12V),双二极管(Q1)正负极、电容器(C17)的另一端和电阻(R38)的另一端连接计量电路公共端(VL),4G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连接双二极管(Q1)负极,4G模块(Q3)的(14)脚连接烧结接口(USB),4G模块(Q3)的(15)脚连接电阻(R3)、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和烧结接口(USB),4G模块(Q3)的(16)脚连接电阻(R4)、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和烧结接口(USB)。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4G模块与电平转换是电平转换芯片当4G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的数字电路与工作在电平转换正电源(+3.3V)的模拟电路进行通信时,需要首先解决两种电平的转换问题,这时就需要电平转换器,4G模块与电平转换有关的电路结构是电平转换器(Q6)的(1)脚连接4G模块(Q3)的(35)脚,电平转换器(Q6)的(3)脚连接4G模块(Q3)的(36)脚,电平转换器(Q6)的(4)脚连接4G模块(Q3)的(49)脚,电平转换器(Q6)的(6)脚连接4G模块(Q3)的(3)脚,电平转换器(Q6)的(7)脚连接4G模块(Q3)的(4)脚,电平转换器(Q6)的(8)脚连接4G模块(Q3)的(90)脚,电平转换器(Q6)的(2)脚连接电容器(C14)和4G模块(Q3)的(65)脚的(4G)正电源(+1.8Vg),电平转换
器(Q6)的(19)脚连接电容器(C15)和电平转换正电源(+3.3V),电平转换器(Q6)的(10)脚连接电容器(C14)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电平转换器(Q6)的(11)脚连接电容器(C15)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电平转换器(Q6)的(12)脚连接光耦隔离器(Q7)的集电极、电容器(C16)和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光耦隔离器(Q7)的发射极连接电容器(C16)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光耦隔离器(Q7)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电阻(R23),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计量电路公共端(VL),光耦隔离器(Q7)的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三极管(BG3)的发射极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k),三极管(BG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计量芯片(Q4)的(15)脚,电平转换器(Q6)的(13)脚连接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4)的基极,三极管(BG4)的发射极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三极管(BG4)的集电极连接光耦隔离器(Q8)的发光二极管正极,光耦隔离器(Q8)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电阻(R26),电阻(R26)的另一端和公共端(V0),光耦隔离器(Q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5)和计量芯片(Q4)的(14)脚,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光耦隔离器(Q8)的的发射极连接计量电路公共端(VL),电平转换器(Q7)的(14)脚和(15)脚连接蓝牙模块(Q13),4G模块(Q3)的(30)脚连接存储器(Q5)的(5)脚和电阻(R20),存储器(Q5)的(4)脚连接电阻(R20)另一端和电平转换正电源(+3.3V)及电容器(C13),4G模块(Q3)的(31)脚连接存储器(Q5)的(3)脚和电阻(R19),4G模块(Q3)的(32)脚连接存储器(Q5)的(1)脚和电阻(R18),电容器(C13)另一端连接存储器(Q5)的(2)脚和公共端(V0),电阻(R18)另一端和电阻(R19)另一端连接电平转换正电源(+3.3V)。3.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计量芯片及检测采样由电压采样、电流采样、漏电检测、温度检测和计量芯片组成,耗电计量是分别处理计算充电终端耗电功率,对读取的功率以每秒为分辨率叠加积分,求出一个总的用电,电量,计量芯片通过采集充电线路上的电流,电压波形通过数字乘法,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器、增益和偏差校准、防潜动判断及平均处理后获得功率信号,然后通过光耦与4G/2G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甫寒张朝凯张霄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工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