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87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3
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圆柱状的筛筒一的筒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筒口内侧设有内螺纹与导流槽,筛筒一的外螺纹与筛筒二的内螺纹连接,筛筒二的外螺纹与筛筒三的内螺纹连接;在筛筒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卡套;筛筒一、筛筒二、筛筒三底部筛网孔径不同。解决了筛筒使用过程中无法相互固定、同时分离多种浮游生物、深度较浅、分离完成后难以充分收集的问题。分离完成后难以充分收集的问题。分离完成后难以充分收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生态学及水质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

技术介绍

[0002]浮游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种群变化能够直接并快速地反应水环境的动态变化。为充分收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以对其种类组成和密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现有技术中采集浮游生物都是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大量水体进行过滤收集的;即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去分离研究水体中不同个体大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常用到的筛网孔径有64 μm,125μm,250μm和500μm,可将浮游生物依次分离为粒径<64 μm的浮游植物,粒径为64~125μm的浮游植物,粒径为125~250μm的浮游动物,粒径为 250~500μm的浮游动物。
[0003]市场上常见的筛网类似于蒸笼,直径较大,约15cm以上,深度较浅,约4.5cm,通常单独使用,而在实际工作中,想要一次性地将湖水中的多种粒径的浮游动植物分开并收集起来,就需要将这些孔径不同的筛子叠起来,但是这些筛子无法很好的契合,容易散开,往往需要人力来固定筛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由于现有筛子高度与直径的比率较小,因而难以利用采样瓶将筛分后的浮游生物进行充分收集,这将导致无法收集到充足的样品进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筛网的基础上增加深度及螺纹固定,同时缩小筛筒的直径,使不同孔径的筛筒能够有效牢固地叠放或拆开,可进行多种组合分离得到目标粒径的浮游生物,在筛筒内设有导流槽,使浮游生物更加容易且充分地收集进采样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用于解决以上采集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好投入到水环境生态学研究及水质管理应用中。
[0005]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圆柱状的筛筒一的筒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6、筒口内侧设有内螺纹4与导流槽5,筛筒一的外螺纹6与筛筒二的内螺纹4连接,筛筒二的外螺纹6与筛筒三的内螺纹4连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依次连接四个或更多的筛筒。
[0006]为加强筛筒与筛筒之间固定效果,在筛筒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卡套7。
[0007]为满足不同筛选要求,筛筒一、筛筒二、筛筒三底部筛网孔径不同。
[0008]为增加筛筒立体性及简便效果:筛筒一、筛筒二、筛筒三为PVC材料制成。
[0009]为便于握持,筛筒的外径尺寸为10厘米,高度为12厘米。
[0010]为方便冲刷和收集浮游生物,导流槽5的位置起自筛筒内壁二分之一处,延伸至筛筒口。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解决了筛筒使用过程中无法固定、同时分离多种粒径浮游生物、分离完成后难以充分收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连接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各筛筒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筛筒一,2

筛筒二,3

筛筒三,4

内螺纹,5

导流槽,6

外螺纹,7

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阅附图1,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圆柱状的筛筒一的筒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6、筒口内侧设有内螺纹4与导流槽5,筛筒一的外螺纹6与筛筒二的内螺纹4连接,筛筒二的外螺纹6与筛筒三的内螺纹4连接。在筛筒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卡套7,以加强筛筒之间固定效果;筛筒一、筛筒二、筛筒三底部筛网孔径不同,以满足不同筛选要求;筛筒采用PVC或塑胶制成;为便于握持,筛筒的外径尺寸为10或12厘米,筛筒的高度宜大于或等于外径的尺寸;为方便收集筛筒内的浮游生物,筛筒内壁设置有导流槽5,导流槽5的位置起自筛筒内壁二分之一处,延伸至筛筒口。
[0018]本技术的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工作时,常采用直径为10厘米、高度为12厘米的筛筒,根据筛选浮游生物的种类选择恰当孔径及数量的筛筒进行组合。常用的是,将4个上述规格、筛网孔径分别为500微米、250微米、125微米和64微米的筛筒,从上至下依次进行首尾螺纹连接;在进行两个筛筒连接的同时将卡套7套接在螺纹连接处,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手持组装好的筛筒组,从最顶部的筛筒口不断灌入水体进行浮游生物的分离筛选;筛选完成后逐一旋转筛筒同时取下卡套,逐一利用纯净水冲洗每个筛筒底部筛网上收集到的浮游生物,将浮游生物冲刷进采样瓶内,冲刷时,先将浮游生物从筛网冲刷到导流槽5内,再使导流槽5的外端口与采样瓶瓶口接触,使之便于被冲刷进离心管,完成浮游生物的筛选与收集工作。
[0019]如图2所示,各筛筒具有不同孔径的筛网,以便于收集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其特征在于:圆柱状的筛筒一(1)的筒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6)、筒口内侧设有内螺纹(4)与导流槽(5),筛筒一(1)的外螺纹(6)与筛筒二(2)的内螺纹(4)连接,筛筒二(2)的外螺纹(6)与筛筒三(3)的内螺纹(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其特征在于:在筛筒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卡套(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水体浮游生物的筛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敏陈茜莹杨沁媛陶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