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86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随输送线移动的载具板组件,所述输送线上方还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辅助定位组件,其中,所述载具板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治具,所述产品定位治具的中心设置有插入并穿过产品中心轴的圆棒;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可相对输送线上下移动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定位芯,所述辅助定位芯上设置有与产品零件安装槽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辅助定位芯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棒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定位孔。可用于零件辅助上料装置,满足生产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装配效率,降低设备成本。低设备成本。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属于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过程中,高精度的零件自动上料一直是个难题,目前针对于高精度零件上料,一般的厂商都是采用高像素的视觉系统进行抓取产品和上料位置的识别和矫正补偿,整个开发过程非常繁琐,设备投入成本过高,很多厂商无法承受。
[0003]而在更换不同型号产品时,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导致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视觉系统容易受到周围外界环境以及厂房的光源等影响,造成误判。
[0004]以拼块式转子铁芯装配磁瓦过程为例,目前一共有6种转子铁芯型号,每种铁芯上有8个磁瓦槽,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磁瓦无划伤,且准确地装配到磁瓦槽里,磁瓦槽与磁瓦单边0.05mm间隙,对设备要求非常高,需要使用两套高精度视觉系统辅助定位上料,投入成本过高。目前需要一种低成本的辅助定位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可以用于零件辅助上料装置,满足生产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装配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多个随输送线移动的载具板组件,所述输送线上方还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辅助定位组件,其中,
[0008]所述载具板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治具,所述产品定位治具的中心设置有插入并穿过产品中心轴的圆棒;r/>[0009]所述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可相对输送线上下移动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定位芯,所述辅助定位芯上设置有与产品零件安装槽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辅助定位芯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棒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定位孔。
[0010]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定位治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纵向插入至产品定位治具中的定位柱,且所述凹槽两侧设置有可横向插入至产品定位治具中的弹性定位销。
[0011]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产品平衡块的槽体,所述槽体内和产品定位治具表面均设置有用于插入至产品内的产品定位导柱。
[0012]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且所述圆棒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
[0013]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板两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板上下移动的气缸组件。
[0014]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板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
定位板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0015]前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芯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腰型定位槽。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兼容性强,通过简单的更换工装治具,就可以满足多种产品需求,有效节约设备投入;
[0018]2、节约换线时间,大大缩短换线时间;
[0019]3、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有效节约设备成本投入;
[0020]4、辅助定位精度高,降低装配难度,有效提升装配效率,排除人为影响因素,大大提升装配效率;
[0021]5、提升产品质量,有效保证产品装配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滞以及表面划伤,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的载具板组件和辅助定位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的载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所示,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线10,所述输送线10上设置有多个随输送线移动的载具板组件20,所述输送线10上方还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辅助定位组件30,其中,所述载具板组件20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板21,所述定位板21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治具23,所述产品定位治具23的中心设置有插入并穿过产品中心轴的圆棒233;所述辅助定位组件30包括可相对输送线10上下移动的支板32,所述支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23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定位芯33,所述辅助定位芯33上设置有与产品零件安装槽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安装孔331,所述辅助定位芯33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棒233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定位孔。
[0029]将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到载具板组件20上,完成对产品的初次定位,随输送线移动至辅助定位组件30处时,通过传感器感应移动到位后,控制输送线10停止移动,利用载具板组件20下方的驱动机构22将其托起,并控制支板32带动辅助定位芯33下移,通过将圆棒233插入至辅助定位芯33的定位孔中完成对产品的二次定位,使安装孔331的位置与产品零件安装槽位置完全对应,便于将零件从安装孔331中放入至产品对应的安装槽内。
[0030]所述定位板21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定位治具23的凹槽211,所述凹槽211内设置有可纵向插入至产品定位治具23中的定位柱212,且所述凹槽211两侧设置有可横向插入至产品定位治具23中的弹性定位销213。将产品定位治具23放入到凹槽211内,通过定位柱212完
成对其定位,并通过弹性定位销213将其固定,避免其发生移动,当需要更换不同的产品定位治具时,可以拉动两边的弹性定位销213即可方便的进行更换。
[0031]所述产品定位治具2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产品平衡块的槽体231,所述槽体231内和产品定位治具23表面均设置有用于插入至产品内的产品定位导柱232,通过槽体231和产品定位导柱可以方便的完成对产品的初次定位。
[0032]且所述圆棒233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在二次定位时,便于圆棒233插入至定位孔中。
[0033]所述辅助定位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板32两端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板32上下移动的气缸组件。所述辅助定位芯33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腰型定位槽332,在调试或者针对不同的产品加工时,可以利用腰型定位槽332方便的转动辅助定位芯33的安装角度,便于完成对零件的组装。
[003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通过对产品的两次定位,保证了辅助定位芯上的安装孔与产品零件的安装槽位置完全对准,方便机器人进行零件的装配,装配精度高,且不会对零件发生损伤。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0),所述输送线(10)上设置有多个随输送线移动的载具板组件(20),所述输送线(10)上方还设置有可相对其上下移动的辅助定位组件(30),其中,所述载具板组件(20)包括可上下移动的定位板(21),所述定位板(21)上设置有产品定位治具(23),所述产品定位治具(23)的中心设置有插入并穿过产品中心轴的圆棒(233);所述辅助定位组件(30)包括可相对输送线(10)上下移动的支板(32),所述支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产品定位治具(23)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定位芯(33),所述辅助定位芯(33)上设置有与产品零件安装槽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安装孔(331),所述辅助定位芯(33)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圆棒(233)位置、形状相对应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产品定位治具(23)的凹槽(211),所述凹槽(211)内设置有可纵向插入至产品定位治具(23)中的定位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高继良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智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