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76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频冷凝机组运行热氟化霜模式时,压缩机的驱动板存在产生凝露的安全隐患,以及化霜后期,机组可能出现停机保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基于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可使压缩机的驱动板正常散热,避免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同时也可避免蒸发器中的冷媒量过多而导致机组停机保护。机组停机保护。机组停机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频冷凝机组通常使用液冷板管路给压缩机的驱动板散热,以确保变频压缩机的可靠运行。图1示出了现有变频冷凝机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变频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储液器3、干燥过滤器4、液冷板管路5、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7、气液分离器8和第一四通阀9,压缩机1的出气口、第一四通阀9的D1C1接口、冷凝器2、储液器3、干燥过滤器4、液冷板管路5、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7、第一四通阀9的E1S1接口、气液分离器8以及压缩机1的回气口依次连接并组成冷媒循环回路。具体的,液冷板管路5为铜管,液冷板管路5与压缩机1的驱动板贴合,流经液冷板管路5的高压侧液态冷媒温度为10~60℃,而压缩机1的驱动板的温度可达100℃,利用流经液冷板管路5的冷媒与压缩机1的驱动板换热,通过冷媒带走驱动板的热量,可降低压缩机1的驱动板温度,从而确保压缩机1的可靠运行。
[0003]再次参见图1,当变频冷凝机组运行制冷模式时,液冷板管路5位于电子膨胀阀6前方,流经液冷板管路5的冷媒温度为10~60℃,液冷板管路5可正常对压缩机1的驱动板进行散热;但是,当变频冷凝机组运行热氟化霜模式时,第一四通阀9的D1和E1接口连通,C1和S1接口连通,经压缩机1的出气口流出的冷媒换向,冷媒逆循环,此时液冷板管路5位于电子膨胀阀6后方,经电子膨胀阀6节流后的冷媒温度降至﹣30℃左右,若利用如此低温的冷媒对压缩机1的驱动板散热,驱动板存在产生凝露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电器安全。
[0004]另一方面,当变频冷凝机组运行制冷模式时,冷凝器2与储液器3连接,在变频冷凝机组运行冷媒循环量较少时,不参与制冷循环的冷媒可储存于储液器3中,避免机组出现停机保护;但是,当变频冷凝机组运行热氟化霜模式时,冷媒逆循环,压缩机1流出的冷媒先流经蒸发器7,此时储液器3位于电子膨胀阀6后方,储液器3不与蒸发器7相连,在化霜后期,机组所需冷媒循环量较少时,不参与循环的大量冷媒将留在蒸发器7中,机组可能出现停机保护,从而影响机组的化霜效果。
[0005]因此,为了提高机组化霜模式下运行的可靠性,对现有变频冷凝机组的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频冷凝机组运行热氟化霜模式时,压缩机的驱动板存在产生凝露的安全隐患,以及化霜后期,机组可能出现停机保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0010]基于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所述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所述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C1接口和D1接口连通,E1接口和S1接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C2接口和D2接口连通,E2接口和S2接口连通。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的C1接口和S1接口连通,D1接口和E1接口连通,并且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当前化霜所用时长来控制第二四通换向阀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当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化霜时间满足:T≤T
k
、t≤t2或T>T
k
、t≤t1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C2接口和D2接口连通,E2接口和S2接口连通,控制电子膨胀阀按照最大步数运行;当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化霜时间满足:T≤T
k
、t>t2或T>T
k
、t>t1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C2接口和S2接口连通,D2接口和E2接口连通,控制电子膨胀阀按照预设步数运行;其中,T为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T
k
为预设温度;t为当前化霜所用时长,t1为第一预设时长,t2为第二预设时长,并且t1<t2。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基于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的步骤,一方面可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制冷模式,以为室内提供冷气;另一方面,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通过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可使压缩机的驱动板正常散热,避免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从而保证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的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蒸发器中的冷媒量过多而导致机组停机保护,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的可靠性。即本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频冷凝机组运行热氟化霜模式时,压缩机的驱动板存在产生凝露的安全隐患,以及化霜后期,机组可能出现停机保护的技术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所述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所述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的作用,一方面可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制冷模式,以为室内提供冷气;另一方面,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可使压缩机的驱动板正常散热,避免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从而保证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的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蒸发器中的冷媒量过多而导致机组停机
保护,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的可靠性。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
[0021]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出气口、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液冷板管路、电子膨胀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回气口依次连接形成的冷媒回路,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设置于压缩机的出气口处,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设置于储液器的入口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基于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9)和第二四通换向阀(10)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所述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1)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所述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9)的C1接口和D1接口连通,E1接口和S1接口连通,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10)的C2接口和D2接口连通,E2接口和S2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化霜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9)的C1接口和S1接口连通,D1接口和E1接口连通,并且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当前化霜所用时长来控制第二四通换向阀(10)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和电子膨胀阀(6)的开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化霜时间满足:T≤T
k
、t≤t2或T>T
k
、t≤t1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10)的C2接口和D2接口连通,E2接口和S2接口连通,控制电子膨胀阀(6)按照最大步数运行;当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以及化霜时间满足:T≤T
k
、t>t2或T>T
k
、t>t1时,控制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10)的C2接口和S2接口连通,D2接口和E2接口连通,控制电子膨胀阀(6)按照预设步数运行;其中,T为化霜前所述制冷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期间的库温,T
k
为预设温度;t为当前化霜所用时长,t1为第一预设时长,t2为第二预设时长,并且t1<t2。5.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100)和控制模块(200),其中,所述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述控制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换向阀(9)和第二四通换向阀(10)中各接口的连通状态,并使所述制冷系统在化霜期间,压缩机(1)的驱动板处于非凝露状态以及所述制冷系统处于非保护停机状态。6.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压缩机(1)出气口、冷凝器(2)、储液器(3)、干燥过滤器(4)、液冷板管路(5)、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7)、气液分离器(8)和压缩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豪姚亚明卫广穹谢斌斌姚书荣李冠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