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559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保育中的软骨鱼类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野生亲鱼的获取、亲鱼驯化培养、亲鱼生殖调控、受精卵人工孵化、饵料强化,所述亲鱼生殖调控在亲鱼的产卵盛季,对亲鱼生殖调控,产卵期间水温应调整为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保育中的软骨鱼类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孔鳐(Okamejei kenojei M
ü
ller&Henle 1841),隶属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鳐目(Rajiformes)、鳐科(Rajidae)、瓮鳐属(Okamejei),俗称老板鱼,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西岸的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渤海等海域。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软骨鱼类。
[0003]由于软骨鱼类繁殖周期长、繁殖潜力低等特点,使得依靠野生种群的繁殖补充其资源量面临着诸多的限制。开展孔鳐人工保育工作日益迫切,如何开发出软骨鱼类苗种繁育技术成为保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简便的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野生亲鱼的获取、亲鱼驯化培养、亲鱼生殖调控、受精卵人工孵化、饵料强化,其特征在于:在亲鱼的产卵盛季,对亲鱼生殖调控,产卵期间水温应调整为17
±
2℃,光照强度为70

120 lux,每天光照时间0.5

1小时,并在亲鱼产卵期间正常投喂和保持水质稳定。
[0007]所述野生亲鱼的获取为于黄海海域收集野生孔鳐亲鱼,收集到的野生孔鳐亲鱼符合以下指标:亲鱼体表无外伤、吻端无出血;亲鱼体盘宽度应在30cm以上;体长40cm以上;雄性亲鱼的外生殖器无缺失、损伤。
[0008]将收集的野生亲鱼饲养在流水养殖池中,调整养殖光照强度控制在 70

120lux,整个驯化饲养期间饵料投喂标准为每天每尾亲鱼2

10g;同时,养殖池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约为养殖水体的50%。
[0009]所述驯化饲养期间投喂活饵(甲壳类为主),投喂次数为每天1

3次,投喂约6个月,以实现对亲鱼的驯化,而后以冰鲜鱼饵作为饵料,投饵次数为每天1

3次。
[0010]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饲养期间在投喂过程中,饵料的总投喂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减少活饵量,使其由冰鲜鱼饵补足,直至完全过渡至冰鲜鱼饵;其中,活饵递减量为每月减少10

20%。
[0011]所述亲鱼产卵后收集卵壳置于吊笼中孵化,吊笼通过吊线悬挂于流水孵化池中,孵化池的水位高度应满足吊笼完全浸没在水体中,在孵化过程中应保持流水以及水温等水化指标的恒定,进而使其正常发育;每天换水量应为孵化池水体的200%。
[0012]所述人工孵化获得孔鳐的初孵仔鱼转移至培育池中,保持培育池中水体洁净,培育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

25℃,初孵仔鱼饵料为糠虾或蜾蠃蜚,培育池中糠虾投喂密度应
为孔鳐仔鱼密度的5

10倍。
[0013]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
[0014]本专利技术建立孔鳐人工苗种繁育技术,该技术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各种养殖条件。该专利技术对于孔鳐野生种群的人工扩繁以及繁殖保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鳐受精卵孵化系统。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鳐受精卵孵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养殖个体较高的存活率的情况下实现人工高效扩繁;对软骨鱼类的保育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为:
[0019]1.收集野生优质亲鱼,通过购买或诱捕等手段,收集野生孔鳐亲鱼。
[0020]2、对野生亲鱼进行人工驯化,通过改变投饵方式,将收集到的野生亲鱼食性人工驯化。
[0021]3、通过光照等条件对亲鱼的繁殖进行调控,实现人工养殖条件下促熟。
[0022]4、对野生亲鱼所产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同时对孵化后的受精卵进行饵料强化,提高存活率。
[0023]5、将孔鳐的仔稚幼鱼在土池中进行培育。
[0024]下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均是按照现有鱼类常规的养殖方式进行。
[0025]实施例1
[0026]2020年在青岛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养殖鱼房实施
[0027]1、从市场上购买野生孔鳐亲鱼,收集到的孔鳐亲鱼应符合以下标准:亲鱼体表无外伤、吻端无出血;亲鱼体盘宽度应在30cm以上;体长40cm 以上;雄性亲鱼的外生殖器无缺失、损伤;雌型亲鱼腹部饱满,微隆,雌性5尾,雄性6尾。
[0028]2、将收集到的亲鱼饲养到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桶直径80cm;桶高 116cm,养殖系统保持24小时曝气。光照强度为100lux左右,从市场上购买鲜活磷虾、鼓虾等小型虾类对亲鱼进行投喂。每天投喂1次,并逐渐减少鲜活饵料的占比(每月减少饵料中15%甲壳类),直至完全过渡到冰鲜饵料。驯化期间的投喂标准为每天每尾亲鱼2

10g。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养殖水体的100%。
[0029]3、亲鱼繁殖期间应严格保持饵料投喂量以及水质的稳定。应保持水温应调整为17℃左右,避免水温剧烈变动。同时光照强度为100lux左右为宜,可适当使用遮光布等物理措施对养殖系统进行遮盖,避免强光直射引起亲鱼的应急反应。每天光照时间不超过1小时为宜,进而实现亲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促熟。
[0030]4、将亲鱼所产的受精卵进行收集,并对卵壳表面污物以及附着丝进行处理后置于塑料孵化筐中进行孵化,孵化筐的尺寸为36cm
×
27
㎝×
10cm。孵化过程中,孵化筐悬浮于养殖系统水体表面,同时将充气石置于筐内以增加曝气量。(如图1所示)
[0031]5、按照常规方式,从市场/养殖企业购买鲜活糠虾对初孵仔鱼进行投喂,直至所有
仔鱼内卵黄吸收完全,并可自由摄食。
[0032]6、按照常规方式,将培育后的仔稚幼鱼在海水土池中培育至成熟。土池应与天然海水相通,并含有一定数量的饵料生物。
[0033]通过此种方式,获得的孔鳐受精卵饱满,卵黄颜色鲜艳。受精卵孵化率达93%,霉变、死胚等情况低(2%)。获得的孔鳐幼鱼体色正常,摄食旺盛,运动能力强。2020年度共计获得孔鳐幼鱼89尾。
[0034]实施例2
[0035]2021年在威海市海和有限公司育苗场实施
[0036]1、利用钓捕的方式从我国黄海海域收集野生孔鳐亲鱼238尾,其中雌性142尾,雄性96尾。收集到的野生孔鳐亲鱼符合以下指标:亲鱼体表无外伤、吻端无出血;亲鱼体盘宽度应在30cm以上;体长40cm以上;雄性亲鱼的外生殖器无缺失、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野生亲鱼的获取、亲鱼驯化培养、亲鱼生殖调控、受精卵人工孵化、饵料强化,其特征在于:在亲鱼的产卵盛季,对亲鱼生殖调控,产卵期间水温应调整为17
±
2℃,光照强度为70

120lux,每天光照时间0.5

1小时,并在亲鱼产卵期间正常投喂和保持水质稳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亲鱼的获取为于黄海海域收集野生孔鳐亲鱼,收集到的野生孔鳐亲鱼符合以下指标:亲鱼体表无外伤、吻端无出血;亲鱼体盘宽度应在30cm以上;体长40cm以上;雄性亲鱼的外生殖器无缺失、损伤。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收集的野生亲鱼饲养在流水养殖池中,调整养殖光照强度控制在70

120lux,整个饲养期间饵料投喂标准为每天每尾亲鱼2

10g;同时,养殖池每天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约为养殖水体的50%。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繁殖孔鳐野生亲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驯化饲养期间投喂活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四页附图一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