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5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设置在剪力墙上,包括:自所述剪力墙内部延伸至所述剪力墙外部的若干原砼梁纵筋,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原砼梁纵筋之间形成节点区;设置在所述节点区内部的型钢梁组件;焊接在所述型钢梁组件上下翼缘处的连接钢筋,且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原砼梁纵筋焊接在一起;填充在所述节点区的填充浆料,降低施工耗费的时间,节省了劳动力,解决了在提升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新旧结构连接节点的快速、便捷、高效处理,以确保连接节点的整体性。以确保连接节点的整体性。以确保连接节点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件,特别是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城镇中一些建造年代较早的既有建筑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新需求,这是很多城市在城市化发展中都面临的问题,但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允许无限度地铺摊子占用大量耕地搞建设。同时,国家亦在提倡避免对老、旧建筑广为使用“大拆大建”,在秉持“不拆除原有建筑、保持原有建筑立面元素、适当调整平面布局及功能、替换建筑构件需保留原有效果”的原则下对建筑本身的功能提升与改造,这也是实现了绿色、低碳化改造的发展目标。因此,对既有建筑的提升改造和拓展应用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之一。
[0003]在结构加固和改造领域,型钢以良好的结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将型钢以不同的锚固结构或者锚固节点固定在建筑混凝土上,采用型钢来加固混凝土的结构已经成为旧建筑改造中的常用手段。
[0004]传统的连接方式,钢梁与主体结构墙、柱的连接,采用植筋连接钢梁的锚板方式,该方式存在植筋量大,主体结构损伤大,植筋较难避开原构件钢筋,施工困难,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在既有建筑提升改造过程中,在原结构墙梁节点处使用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以确保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快速、便捷、高效的对新旧结构交接处进行连接处理,以满足改造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设置在剪力墙上,包括:
[0009]自所述剪力墙内部延伸至所述剪力墙外部的若干原砼梁纵筋,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原砼梁纵筋之间形成节点区;
[0010]设置在所述节点区内部的型钢梁组件;
[0011]焊接在所述型钢梁组件上下翼缘处的连接钢筋,且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原砼梁纵筋焊接在一起;
[0012]填充在所述节点区的填充浆料。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连接钢筋、原砼梁纵筋的外部绑扎有若干开口箍筋。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钢梁组件包括型钢梁,固接在所述型钢梁靠近所述节
点区一侧的节点板,焊接在所述节点板上的若干型钢梁锚筋,所述型钢梁锚筋指向所述剪力墙。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钢梁锚筋在所述型钢梁端部的横向上设置有三排,在所述型钢梁端部的纵向上设置有四排,所述型钢梁锚筋共设置有十二个。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钢梁组件还包括焊接在所述型钢梁上的抗剪键,所述剪力墙往所述原砼梁纵筋设置的方向延伸设置有一预留砼牛腿,所述抗剪键安设在所述预留砼牛腿的上方。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预留砼牛腿上方的型钢梁锚筋的长度大于对应所述预留砼牛腿侧向上的型钢梁锚筋的长度。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填充浆料为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通过保留原主体结构纵筋,利用的是原混凝土主体中存在的筋条,无需在施工期间打入新的筋条,避免了大量植筋对原主体结构的损伤,再将原主体结构纵筋与型钢梁组件焊接再固定,形成无需植筋也可让型钢梁与混凝土结合的目的,同时无需植筋过程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耗费的时间,节省了劳动力,解决了在提升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新旧结构连接节点的快速、便捷、高效处理,以确保连接节点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未安装型钢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与型钢梁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
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采用型钢梁对旧有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的方式存在于现有的很多加固结构当中,而为了提高二者的连接强调,在二者之间设置锚固节点也是必须的,传统的连接方式在型钢梁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墙、柱的连接过程中,采用植筋连接钢梁的锚板方式,该方式存在植筋量大,主体结构损伤大,植筋较难避开原构件钢筋,施工困难,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案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0028]参照图1

3所示,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设置在剪力墙1上,包括:自所述剪力墙1内部延伸至所述剪力墙1外部的若干原砼梁纵筋3,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原砼梁纵筋3之间形成节点区;设置在所述节点区内部的型钢梁组件4;焊接在所述型钢梁组件4上下翼缘处的连接钢筋5,且所述连接钢筋5与所述原砼梁纵筋3焊接在一起;填充在所述节点区的填充浆料。
[0029]进一步的,所述剪力墙1往所述原砼梁纵筋3设置的方向延伸设置有一预留砼牛腿2。
[0030]首先,在墙梁节点,距离剪力墙1约500mm处,通过划线定位的方式,确定需保留的范围,然后对原结构主梁进行切割,切割掉不需要的混凝土结构,随后,对保留的原结构梁梁头节点采取人工电锤的方式进行打凿精修,在结构梁底部预留200mm长250mm高的预留砼牛腿2,作为新建钢梁梁头抗剪键的支撑点,而在上述的打凿过程中,会保留住原砼梁纵筋3,原结构梁头打凿及预留砼牛腿2剔凿完成后,在型钢梁组件4安装前,对原结构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剪力墙(1)上,包括:自所述剪力墙(1)内部延伸至所述剪力墙(1)外部的若干原砼梁纵筋(3),两个上下对应的所述原砼梁纵筋(3)之间形成节点区;设置在所述节点区内部的型钢梁组件(4);焊接在所述型钢梁组件(4)上下翼缘处的连接钢筋(5),且所述连接钢筋(5)与所述原砼梁纵筋(3)焊接在一起;填充在所述节点区的填充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5)、原砼梁纵筋(3)的外部绑扎有若干开口箍筋(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梁与混凝土墙梁节点锚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梁组件(4)包括型钢梁(41),固接在所述型钢梁(41)靠近所述节点区一侧的节点板(42),焊接在所述节点板(42)上的若干型钢梁锚筋(43),所述型钢梁锚筋(43)指向所述剪力墙(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东颖卢杨益王金伟钟泳彭期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