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552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本方法通过将石油沥青的酸值、沥青质、胶质、芳香分、饱和分等宏观物性和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建立关联模型,实现对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的准确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准确的确定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降低了人为误差,使得准确性大幅提升。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粘附在集料中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是构成沥青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粘附性极大的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进而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和抗剥落、抗水损坏等路用性能。因此,沥青的粘附性是沥青实际应用中的本质属性,在不同等级道路的沥青应用中,其粘附性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0003]近年来,各地学者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机理开展了研究。研究主要从沥青组分、化学反应理论、力学理论、分子定向理论、表面能理论等5个方面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影响进行解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宏观层面的沥青组分与微观层面的化学反应机理在解释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的影响关系中更容易被接受。其中,沥青组分理论认为沥青中的油分分子量小,且为非极性物质,因此与集料的粘附性有限,而胶质与沥青质在与集料的粘附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化学反应理论主要从沥青与集料间的酸碱性组成来解释其对粘附性的影响,认为沥青与集料发生化学反应是两者之间粘附性的主要来源。
[0004]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水煮法,是针对粒径为l3.2~19mm的矿料用高温度的水(95℃左右)及较短时间(3min)作为剥离裹覆在矿料上的沥青膜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依据人为判定的剥落率确定沥青与矿料的粘附等级。该方法的优点是试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观察集料表面沥青被沸水剥落的情况比较直观,可以快速确定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但由于其试验结果存在人为主观因素,缺乏定量指标,有时导致试验结果区分度不够明显,很难判定两种外观接近的试验试件其粘附性的优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评价方法,以至少克服上述的部分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对于每个石油沥青样品进行沥青化学四组分实验,分别得到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四种组分含量;
[0009]2)对于每个石油沥青样品进行沥青酸值测定实验,分别得到沥青的酸值;
[0010]3)将单种石油沥青的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酸值等特征指标带入数据关联模型,计算该种石油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关联模型表达式如下:
[0012][0013]其中Sc表示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等级,a表示粘附性等级相关系数L
·
g/(mL
·
mol),As表示沥青质含量,%,S表示饱和分含量%,Ar表示芳香分含量%,R表示沥青质含量%,A表示沥青酸值mL
·
mol/(L
·
g),b表示特征参数。
[0014]进一步的,关联模型表达式计算结果数值四舍五入取整后的数值。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方案结合基质沥青化学组分与酸值综合评价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从而实现对道路石油沥青的筛选评价,对工程实际应用起到指导性作用。该专利技术方法人为因素小,比原有试验方法的粘附性等级客观准确,同时降低了对人员的试验经验要求,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经改进或润饰的所有其它实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9]实施例1
[0020]选取品牌沥青A1,采用《T0618—1993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方法进行沥青四组分含量检测,采用《T 0626

2000沥青酸值测定方法》方法进行沥青的酸值检测,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石油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关联模型计算公式确定将该品牌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0021]对比例1
[002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选取的品牌沥青A1按照《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标准中T0616试验方法进行A1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评价。
[0023]实施例2
[0024]选取某品牌沥青A2,采用《T0618—1993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方法进行沥青四组分含量检测,采用《T 0626

2000沥青酸值测定方法》方法进行沥青的酸值检测,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石油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关联模型计算公式确定将该品牌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0025]对比例2
[0026]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选取的品牌沥青A2按照《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标准中T0616试验方法进行A2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评价。
[0027]实施例3
[0028]选取某品牌沥青A3,采用《T0618—1993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方法进行沥青四组分含量检测,采用《T 0626

2000沥青酸值测定方法》方法进行沥青的酸值检测,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石油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关联模型计算公式确定将该品牌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0029]对比例3
[0030]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选取的品牌沥青A3按照《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标准中T0616试验方法进行A3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评价。
[0031]实施例4
[0032]选取某品牌沥青A4,采用《T0618—1993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方法进行沥青四组分含量检测,采用《T 0626

2000沥青酸值测定方法》方法进行沥青的酸值检测,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石油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关联模型计算公式确定将该品牌沥青与碱性粗集料粘附性等级。
[0033]对比例4
[0034]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选取的品牌沥青A4按照《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标准中T0616试验方法进行A4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评价。
[0035]实施例5
[0036]选取某品牌沥青A5,采用《T0618—1993沥青化学组分试验(四组分法)》方法进行沥青四组分含量检测,采用《T 0626

2000沥青酸值测定方法》方法进行沥青的酸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于每个石油沥青样品进行沥青化学四组分实验,分别得到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四种组分含量;2)对于每个石油沥青样品进行沥青酸值测定实验,分别得到沥青的酸值;3)将单种石油沥青的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酸值等特征指标带入数据关联模型,计算该种石油沥青与碱性集料粘附性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酸值及四组分与碱性集料粘附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模型表达式如下:其中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祁聪张文慧魏伟王国庆李明刘娟刘建伟王耀伟栾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博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