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牙齿矫正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牙体解剖中,牙齿从中间往侧边数,分类为前牙、前磨牙、磨牙,前牙包括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前磨牙包括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磨牙分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更广义地分类为:牙齿包括前牙和后牙,前牙指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后牙指前磨牙和磨牙。
[0003]无托槽隐形矫治中,前磨牙拔除病例的牙列排齐整平后,在关闭前磨牙拔牙间隙过程中常常因对抗内收前牙时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后牙近中倾斜移动导致的后牙咬合不贴,支抗后牙前移,拔牙间隙被后牙占领,前牙无法充分内收,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拔牙病例中,急需设计一种能有效加强对后牙的支抗控制的正畸矫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同时使用磨牙牙科膜片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磨牙牙科膜片将后牙局部包裹将后牙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式,提供一种更加可靠,支抗控制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牙牙科膜片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体使用步骤为:(1)前磨牙拔除后,戴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列进行排齐整平;(2)待牙列排齐整平后,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去掉,给后牙戴上磨牙牙科膜片后继续戴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直至关闭前磨牙拔牙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磨牙牙科膜片将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或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包裹连接作为一个整体支抗,采用磨牙牙科膜片局部包裹拔牙间隙远中后牙牙冠的近远中面、颊舌面及牙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磨牙牙科膜片的龈缘位于后牙牙颈部距牙龈2
‑
3mm处;磨牙牙科膜片紧密贴合邻面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牙牙科膜片为透明牙科膜片,该膜片厚度分布均匀,采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同强度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用于在关闭前磨牙拔牙间隙期间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降低前磨牙拔除病例发生后牙近中倾斜的风险。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的后牙支抗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用磨牙牙科膜片将第二前磨牙近中面和颊舌面,第一磨牙颊舌面及第二磨牙颊舌面、远中面及合面以紧密贴合的形式全包裹;或采用磨牙牙科膜片将第一磨牙颊舌面及第二磨牙颊舌面、远中面及合面以紧密贴合的形式全包裹;(2)采用CBCT机对拔除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患者颌骨及牙列进行扫描,扫描数据通过Mimics、Solidworks、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拔除前磨牙的上颌骨
‑
上颌牙列
‑
牙周膜
‑
磨牙牙科膜片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模型;(3)通过Abaqus软件组装后生成装配体,分析牙齿位移、牙周膜应力分布;(4)在步骤(3)的基础上分析该后牙包裹的正畸矫治装置控制支抗预防磨牙近中倾斜的能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畸矫治装置的后牙支抗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Sp1获取患者颌骨及牙列扫描数据:调整CBCT机的长轴和扫描基线使其分别与患者的正中矢状面和眶耳平面相重合,上下颌牙咬合于牙尖交错位置,采用CBCT机对患者颌骨及牙列进行扫描,获取完整扫描数据并保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增强后牙支抗控制能力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光丽,江恒华,张珍,王蓓克,常茂琳,付海迪,刘小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