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输血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输血装置是一种建立血液与静脉之间通路的输液器械,由插瓶针,进气针或进气孔(可不带,含空气过滤装置),针头护帽,Y型三通管路(可不带,管路上的软管还有止流夹),滴管(滴管内含血滤网),管路,加药口(可不带)、流量调节器,注射件(可不带),7号(23G)以上的静脉针或注射针(可不带)组成。输血带为软袋,药液是通过袋外气压压迫液袋而实现重力输液的。
[0003]实际输血中,通常情况下,输血速度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般在4小时内输完,在输血前15分钟一定要慢,因为要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没有什么特殊反应,之后可以把滴速放的稍微快一些,放快滴速是由于病人处于缺血状态,越早的将足量的血输入患者体内,可越早的助于患者康复,前提是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而现有的操作方式,在要求严格的条件下,多为医护人员在输血前15分钟左右放慢滴速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当情况稳定后,医护人员调节流量调节器,并适当放开流速,一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血器,包括插瓶针(1)、第一软管(2)、滴斗(3)、流量调节器(4)、三通阀(5)、第二软管(6)、第一圆环(7)和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瓶针(1)固连在第一软管(2)一端且相互连通,所述滴斗(3)和流量调节器(4)均连通在第一软管(2)上,且所述滴斗(3)和流量调节器(4)固连在第一软管(2)上,所述第一软管(2)另一端固连在三通阀(5)的进液口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软管(6)连通在三通阀(5)一侧的出液端口且两者之间固连,所述第一圆环(7)固连在第二软管(6)的另一端且两者连通,所述注射机构可螺纹连接在第一圆环(7)内并与第二软管(6)连通;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通在三通阀(5)的另一出液端口,所述注射机构可螺纹连接在调节机构上并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构包括螺纹管(8)、第三软管(9)和静脉针(10),所述第三软管(9)一端与螺纹管(8)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软管(9)另一端与静脉针(10)固连且相互连通,所述螺纹管(8)可螺纹连接在第一圆环(7)内且相互连通,所述螺纹管(8)可螺纹连接在调节机构上并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软管(11),所述连接软管(11)一端固连在三通阀(5)的另一出液端口且两者之间固连,所述连接软管(11)另一端设有盒体(12),所述连接软管(11)连通在盒体(12)的顶部且之间固连,所述盒体(12)底部连通有第四软管(13),所述第四软管(13)固连在盒体(12)底部,所述第四软管(13)一端连通有第二圆环(14),所述第二圆环(14)固连在第四软管(13)端部,所述螺纹管(8)可螺纹连接在第二圆环(14)内并相互连通;所述盒体(12)内设有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端部分别可转动安装在盒体(12)内侧,且所述第一转轴(15)一端贯穿盒体(12),所述第一转轴(15)上固定安装有多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叶片(16),多块所述叶片(16)均位于盒体(12)内,所述盒体(12)内下端设置有圆锥体(17),所述圆锥体(17)可伸入第四软管(13)与盒体(12)之间的连通口内,还包括联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分别与第一转轴(15)和圆锥体(17)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15)转动可通过联动组件带动圆锥体(17)移动,所述支撑组件连接在盒体(12)外底部且可支撑盒体(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条形板(18),所述条形板(18)位于盒体(12)内且端部分别固连在盒体(12)内侧,所述圆锥体(17)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顶端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杆(20),所述矩形杆(20)上端贯穿条形板(18),所述矩形杆(20)顶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所述矩形杆(20)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限位块(44);还包括第二转轴(22),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