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11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光电感应组件、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和输液管阻断组件;输液管阻断组件设置在滴斗下方,用于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当微处理器计算到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时,微处理器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通过设置光电感应组件实时监控滴斗中液滴滴落速度,并由微处理器处理液滴信号判断输液是否结束,当判断输液结束时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滴斗下方的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从而避免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的疏忽未能及时拔出或阻断输液管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便于患者安心休息。便于患者安心休息。便于患者安心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为临床医学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静脉输液管理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一旦医护人员监控不及时导致在输液结束时没有及时停止输液,会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医院使用的输液装置都需要依靠医护人员或患者监控输液状态,并调整输液速度,当输液快要结束时需人工呼叫医护人员,让医护人员将输液针从患者身体上拔出或阻断输液管以停止输液。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难以全程关注输液状况,需要由患者自身或陪护家属来关注静脉输液过程,病人不能安心休息,陪护家属也疲惫不堪。
[0003]然而,当输液快要结束时,若看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没有在患者身边,且患者专注于手机不能察觉输液状况或者处于不清醒状态,则容易导致延误患者治疗的状况发生,或者会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输液装置需要依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监控输液状态,劳力伤神,容易出现人为疏忽,影响医护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和监控平台;所述监控装置设有适配输液滴斗的检测容腔,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光电感应组件、微处理器、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光电感应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容腔内,用于检测滴斗内液滴滴落速度并发送液滴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用于显示液滴滴落速度;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设置在滴斗下方,用于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当微处理器计算到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预警信号到监控平台,所述微处理器发送驱动信号到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
[0006]上述输液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光电感应组件实时监控滴斗中液滴滴落速度,并由微处理器处理液滴信号判断输液是否结束,当判断输液结束时发送驱动信号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滴斗下方的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从而避免因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的疏忽未能及时拔出或阻断输液管造成回血或鼓针的状况,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免于分神关注输液状况,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便于患者安心休息。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设有连接端和顶压端,所述连接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顶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顶压杆与输液管呈锐角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压杆沿所述顶压杆的轴向方向移动。
[0008]进一步地,监控装置包括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RFID感应器;输液瓶上设有RFID
标签,所述RFID感应器识别RFID标签并发送输液瓶信息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液滴信号并计算当前输液瓶输液剩余时间,并将输液剩余时间显示在所述显示模块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滴速检测组和液位检测组;所述滴速检测组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滴斗的空气存储部分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发射第一红外信号到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上,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一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液位检测组包括用于发射第二红外信号的第二红外发射管和适配的第二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设置在滴斗上方输液管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二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平台设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设有声光报警电路,所述声光报警电路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所述系统还包括便携设备,所述监控平台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控平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便携设备通信连接,当所述监控装置检测到输液完后,将生成的输液结束的检测信号同时传输给所述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接通所述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动作并同时发送通信信号到便携设备,所述便携设备生成相应的报警信号来对输液者或医护人员进行提醒;所述便携设备为智能终端或佩戴铭牌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换药点滴架,所述换药点滴架包括固定支架、旋转组件和针头拔插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座、旋转架和旋转电机;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所述旋转架上设有多个液瓶夹持口,所述液瓶夹持口用于夹置输液瓶;所述针头拔插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齿条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输液管的插液针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组带动所述夹持件上的插液针头上下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贴片,所述检测贴片包括衬底、天线线圈和芯片;所述天线线圈和芯片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芯片与所述天线线圈电连接,所述芯片包括电容传感器和与所述电容传感器电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于将监测到的患者静脉输液处的位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送至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传送至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用于转发数字信号到监控装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包括RFID电路,所述RFID电路用于储存患者信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天线线圈电性连接的心跳感应电路和温度感应电路;
[0015]所述心跳感应电路用于获得患者的实时心跳信息,通过所述温度感应电路获得患者的实时体温信息。
附图说明
[0016]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和输液管阻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监控装置、2

光电感应组件、3

输液管阻断组件;
[0022]21

滴速检测组、22

液位检测组;
[0023]31

驱动件、32

顶压杆、33

定位面;
[0024]321

连接端、322

顶压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装置和监控平台;所述监控装置设有适配输液滴斗的检测容腔,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光电感应组件、微处理器、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光电感应组件设置在所述检测容腔内,用于检测滴斗内液滴滴落速度并发送液滴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用于显示液滴滴落速度;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设置在滴斗下方,用于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当微处理器计算到液滴滴落速度为零时,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预警信号到所述监控平台,所述微处理器发送驱动信号到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截停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阻断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设有连接端和顶压端,所述连接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顶压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滚轮,所述顶压杆与输液管呈锐角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压杆沿所述顶压杆的轴向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装置包括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RFID感应器;输液瓶上设有RFID标签,所述RFID感应器识别RFID标签并发送输液瓶信息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液滴信号并计算当前输液瓶输液剩余时间,并将输液剩余时间显示在所述显示模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组件包括滴速检测组和液位检测组;所述滴速检测组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和第一红外接收管设置在滴斗的空气存储部分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管发射第一红外信号到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上,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一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所述液位检测组包括用于发射第二红外信号的第二红外发射管和适配的第二红外接收管;所述第二红外发射管和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分别设置在滴斗上方输液管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管发送第二光电信号到微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鑫梁嘉聪卢锦俊李桂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