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08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材地漏,属于地漏领域,其包括地漏基座,地漏基座包括第一储水筒,第一储水筒的顶端开口设置,第一储水筒的上半部分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第一储水筒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套设有第二储水筒,第二储水筒的上端与出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且相互密封配合设置,且第二储水筒的内侧壁与排水管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储水筒的上端还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下端位于出水管的下端的上方,排水口的下端与第二储水筒的底部之间形成水封区域,水封区域内容纳有用于封堵出水管的下端开口的浮球;第一储水筒位于连接管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安装段,第一储水筒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地漏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长久保持防臭效果。防臭效果。防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材地漏


[0001]本技术涉及地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材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为了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的臭气散发至室内,地漏都会设置有防臭结构,公告号为CN21181681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地漏防臭阀,其包括套筒和筒芯,所述筒芯是在管段一端带有连接部,筒芯的管段部置于套筒内,通过连接部与套筒连接;所述套筒一端为封闭底边,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与筒芯连接部配合卡接,在套筒壁上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底边缘与套筒封闭底边间形成防臭水封区域,由筒芯管段内流入的废水,经套筒出水口排出,在防臭水封区域内留存有水形成水封,水封的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臭气经过地漏散发至室内,但是,其水封区域为开放结构,位于水封区域内的水容易蒸发掉,若较长时间没有水补充至水封结构,则会使水封区域失效,从而会导致防臭结构失效。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水封结构中的水蒸发,以长久保持防臭效果的地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石材地漏,包括地漏基座,所述地漏基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储水筒,所述第一储水筒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上半部分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朝下竖直设置,所述出水管上套设有第二储水筒,所述第二储水筒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且相互密封配合设置,且所述第二储水筒的内侧壁与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储水筒的上端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端的上方,所述排水口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储水筒的底部之间形成水封区域,所述水封区域内容纳有用于封堵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开口的浮球;所述第一储水筒位于所述连接管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安装段,所述第一储水筒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地漏盖。
[0004]本技术中,第一储水筒的安装段用作地漏基座的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在地面的排水预留孔处,从而将地漏基座安装在楼层之间,地漏基座上的排水口用于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从而使得经由地漏流走的水能进入到排水管道系统。
[000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地面的水穿过地漏盖流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待第一储水筒中的水位上升至连接管处时,第一储水筒中的水经过连接管和出水管进入到第二储水筒中,待第二储水筒中的水位上升至排水口后,第二储水筒中的水自排水口流出至排水管道系统。
[0006]本技术中,位于水封区域的浮球在水封区域存在水时,会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抵紧在出水管的下端开口处,此时,浮球会堵住出水管,将水封区域转换为一个封闭结构,能有效阻止水封区域内的水蒸发,因此,本技术在较长时间没有水流至水封区域时,依然能保持水封区域的水量足够,从而可以长久保持地漏的防臭效果。
[0007]另外,由于地面的水会先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再在第一储水筒中的水位上升至连接管处后进入到第二储水筒,因此,水中混合的较小的杂物经过地漏盖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后,会在第一储水筒中沉淀,而不会经过连接管和出水管进入到第二储水筒,因此,本技术还能避免杂物进入到水封区域对浮球的封闭效果造成影响,以保证浮球能顺利地封闭出水管,确保本技术的防臭效果能长久保持。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由开设有若干透过孔的石板制成,所述地漏盖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上端,所述地漏盖的下表面可拆卸地设置有金属网筒,所述金属网筒插设于所述第一储水筒,所述金属网筒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储水筒的内侧壁设置,且所述金属网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储水筒的底部相抵。
[0009]本技术中,通过将地漏盖上的金属网筒插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即可将地漏盖安装在金属网筒上,使得地漏盖盖合在金属网筒上。其中,由于金属网筒的存在,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的杂物会被限制在金属网筒中,因此,在第一储水筒中的杂物积聚到一定的数量后,通过将金属网筒从第一储水筒中提出,即可方便地清理掉第一储水筒中的杂物。其中,在将第一储水筒的安装段安装在地面的预留排水孔中时,需要使得安装段的上端与地面之间留有一个地漏盖的高度的间隙,以使得地漏盖装在第一储水筒上后能平齐地面。
[0010]本技术中,地漏盖由石板制成,可以使得本技术露出在地面的部分的材质为石材,相对于金属或者塑料等其他材质,其与地面瓷砖的一致性更高,能有效提升美观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筒上对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筒的连通处开设有开窗。
[0012]本技术中,开设在金属网筒上的开窗连通连接管设置,可以使得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的水能顺利地进入到连接管中,以避免地漏排水不畅。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上端设置有一凸块,所述地漏盖对应所述凸块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用于容纳所述凸块的容纳槽。
[0014]本技术中,凸块和容纳槽的相互配合结构可以对金属网筒起到定位作用,在将金属网筒插入到第一储水筒中的过程中,通过使得容纳槽套在凸块上,即可使得金属网筒上的开窗对其连接管,以方便金属网筒以及地漏盖的安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地漏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筒,所述金属网筒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筒。
[0016]本技术中,通过在安装筒的外侧壁和金属网筒的内侧壁分别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即可使得安装筒和金属网筒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0017]其中,地漏盖上的透过孔位于安装筒的内侧。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
[0019]本技术中,排水管用作排水口和排水管道系统的连接结构,用以连接排水管和排水管道系统。
[0020]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0021]本技术中,位于水封区域的浮球在水封区域存在水时,会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抵紧在出水管的下端开口处,此时,浮球会堵住出水管,将水封区域转换为一个封闭结构,能有效阻止水封区域内的水蒸发,因此,本技术在较长时间没有水流至水封区域
时,依然能保持水封区域的水量足够,从而可以长久保持地漏的防臭效果。
[0022]另外,由于地面的水会先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再在第一储水筒中的水位上升至连接管处后进入到第二储水筒,因此,水中混合的较小的杂物经过地漏盖进入到第一储水筒中后,会在第一储水筒中沉淀,而不会经过连接管和出水管进入到第二储水筒,因此,本技术还能避免杂物进入到水封区域对浮球的封闭效果造成影响,以保证浮球能顺利地封闭出水管,确保本技术的防臭效果能长久保持。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石材地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地漏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第一储水筒,11

凸块,2

连接管,3

出水管,4

第二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材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基座,所述地漏基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储水筒,所述第一储水筒的顶端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上半部分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储水筒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朝下竖直设置,所述出水管上套设有第二储水筒,所述第二储水筒的上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且相互密封配合设置,且所述第二储水筒的内侧壁与排水管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储水筒的上端还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端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下端的上方,所述排水口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储水筒的底部之间形成水封区域,所述水封区域内容纳有用于封堵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开口的浮球;所述第一储水筒位于所述连接管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安装段,所述第一储水筒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地漏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材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由开设有若干透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斌姬少龙张高峰焦河舞秦富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康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