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07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拱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该收放装置安装在上转盘上,包括固定环、收放轮、电机和牵引索,钢绞线锚固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收放轮;所述收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转盘的两侧,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收放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次竖转提升后进行平转时,钢绞线缠绕在收放轮的限位槽,不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干扰,且能有效保护钢绞线,避免钢绞线出现损伤,更好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固定环可以起到排线的作用,通过固定环可以使整束钢绞线编排顺畅,在收放过程中不会引起钢绞线的相互缠绕,避免了在二次竖转下放时千斤顶无法正常工作,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进程。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进程。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拱桥施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拱桥施工过程中,拱肋需要进行竖转+平转+竖转的组合转体过程,具体是,首先,拱肋进行一次竖转,然后进行拼装,最后进行二次竖转下放,在一次竖转过程中,随着拱肋的竖转提升,扣索张拉千斤顶尾部钢绞线会逐步伸出,在二次竖转下放过程中,随着拱肋的竖转下放,扣索张拉千斤顶尾部钢绞线会逐步收紧,在两次竖转过程中存在平转工序,平转过程中尾部钢绞线会随之进行平转。施工时,由于转盘尾部的空间有限,在一次竖转后进行平转时,容易引起钢绞线编排混乱,在收放过程中钢绞线相互缠绕,造成对钢绞线的损伤,引起安全风险,并且在进行二次竖转时,钢绞线收紧千斤顶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施工进程。
[0003]公开号为CN10832849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缆载吊机的多根钢绞线同步收放排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有卷扬机,底座的一端设一支架,支架两侧分别通过一竖向连接杆与底座上固定连接,在两竖向连接杆之间连接一导线器,导线器上设有数量不少于缆载吊机提升钢绞线数量的导线孔;支架设有拱形顶部,沿拱形顶部固定设置多个与卷扬机滚筒轴心平行的排线器,每个排线器上设有一排数量不小于缆载吊机提升钢绞线数量的导线槽;每根缆载吊机提升钢绞线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所述卷扬机滚筒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线器上的一个导线孔以及每个排线器上的一个导线槽,然后绕过所述支架的拱形顶部后下垂,与缆载吊机的吊具连接。由于千斤顶需要对多根钢绞线进行收放,因此该专利设置了导线器和排线器,解决了钢绞线的收放问题,但是该专利结构相对复杂,在拱桥施工过程中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旨在解决拱肋施工过程中扣索尾部钢绞线容易出现损伤和编排混乱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该收放装置安装在上转盘上,包括固定环、收放轮、电机和牵引索,钢绞线锚固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收放轮;所述收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转盘的两侧,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收放轮转动。
[0007]进一步,所述固定环包括锚环和若干个夹片,所述锚环上开设有若干个排线孔,所述夹片呈楔形结构,钢绞线的各个线束分别穿过各个排线孔并且通过夹片锚固。
[0008]进一步,所述上转盘上还设置有导向支撑装置,所述导向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上转盘的两侧,并且导向支撑装置上开设有缺口,用于对钢绞线进行支撑和导向。
[0009]进一步,所述导向支撑装置包括固定部分和导向支撑部分,其中,固定部分锚固在上转盘的两侧,导向支撑部分采用槽钢。
[0010]进一步,所述收放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转盘的两侧,所述收放轮内设置有齿轮,该齿轮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连接的齿轮配合,收放轮的轮辐外侧设置有限位槽,该限位槽用于钢绞线的收放。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电机带动安装在上转盘上的收放轮转动,可以快捷完成钢绞线的收放。
[0013]2、本技术在一次竖转提升后进行平转时,钢绞线缠绕在收放轮的限位槽,不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干扰,且能有效保护钢绞线,避免钢绞线出现损伤,更好的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固定环可以起到排线的作用,通过固定环可以使整束钢绞线编排顺畅,在收放过程中不会引起钢绞线的相互缠绕,避免了在二次竖转下放时千斤顶无法正常工作,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进程。
[00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拱肋在扣索的作用下转动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收放装置在开始收紧阶段的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收放装置在收紧完成阶段的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收放轮的主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收放轮安装在上转盘上的侧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固定环的结构图。
[0022]附图标记:1为拱肋,2为扣索,3为上转盘,4为收放轮,5为电机,6为钢绞线,7为固定环,8为牵引索,9为导向支撑装置,41为齿轮,42为转轴,43为轮辐,44为限位槽,71为锚环,72为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
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5]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该收放装置安装在上转盘3上;收放装置包括固定环7、收放轮4、电机5和牵引索8,扣索2尾部的钢绞线6锚固在固定环7上,牵引索8的一端连接固定环7,牵引索8的另一端连接收放轮4;收放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转盘3的两侧,电机5用于驱动收放轮4转动。在拱肋1的一次竖转过程中,随着拱肋1的竖转提升,扣索2尾部的钢绞线6会逐步伸出,此时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收放轮4转动,收放轮4通过牵引索8将钢绞线6缠绕在收放轮4上;在拱肋1的二次竖转下放过程中,随着拱肋1的竖转下放,扣索2尾部的钢绞线6会逐步收紧,此时,反向驱动电机5,收放轮4上缠绕的钢绞线6进行下放。
[0026]由于钢绞线6由若干根线束组合而成,因此在收放过程中需要进行排线,防止钢绞线6的线束之间相互缠绕,本实施例的固定环7包括锚环71和12夹片72,锚环71上开设有12个排线孔(排线孔的数量取决于钢绞线的线束数量),夹片72呈楔形结构,钢绞线6的各个线束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放装置安装在上转盘上,包括固定环、收放轮、电机和牵引索,钢绞线锚固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收放轮;所述收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转盘的两侧,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收放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锚环和若干个夹片,所述锚环上开设有若干个排线孔,所述夹片呈楔形结构,钢绞线的各个线束分别穿过各个排线孔并且通过夹片锚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肋组合转体扣索尾部钢绞线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李鸣刘治宏周飞杰王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