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97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限位框架梁的内侧沿周向均匀固定有弹簧底座,活动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弹簧顶座,一个弹簧底座对应一个弹簧顶座及一个圆柱螺旋弹簧,其中,圆柱螺旋弹簧的一端位于对应弹簧底座内,圆柱螺旋弹簧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弹簧顶座内;活动梁沿周向依次分布,限位框架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活动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第一卡块与第一支座之间平面接触,第二卡块与第二支座之间为平面接触;活动梁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拉紧装置,该装置具有限位管夹与限位板间不发生卡死以及非限位方向摩擦力可控的特点。可控的特点。可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限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道是连接两个、多个设备之间运送介质的运输系统,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石油化工等能源行业领域。在服役过程中,为克服机械载荷、位移载荷、热载荷的作用,需要在管道上适当位置布置吊挂装置,以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常见的管道吊挂装置有:刚性吊挂装置、限位装置、弹簧吊挂装置等,其中限位装置为管道在设定方向提供“位移死点”,起到限制管道位移的作用,是管道吊挂系统中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当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管道会形成一定的热胀/冷缩位移量,管道的空间姿态及对端点设备的作用力也随之改变。为了控制管道的姿态、控制管道对端点设备的作用力,就需要在管道上布置限位装置。传统的管道限位装置由限位框架梁、限位管夹组成,限位框架梁与限位管夹间预留一定量的限位间隙,受设计及安装误差的影响,限位间隙预留过小时会导致管道限位管夹与限位框架梁间接触力过大,甚至发生卡死现象,严重影响管道在非约束方向的热位移,且易造成管道局部过应力,甚至可能会超出其管材许用应力,造成管道开裂、变形等现象发生。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合理有效的管道限位装置,其需具备以下功能:限位管夹与限位板间不发生卡死、非限位方向摩擦力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该装置具有限位管夹与限位板间不发生卡死以及非限位方向摩擦力可控的特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管夹、限位框架梁及活动梁;
[0007]限位框架梁的内侧沿周向均匀固定有弹簧底座,活动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弹簧顶座,一个弹簧底座对应一个弹簧顶座及一个圆柱螺旋弹簧,其中,圆柱螺旋弹簧的一端位于对应弹簧底座内,圆柱螺旋弹簧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弹簧顶座内;
[0008]活动梁沿周向依次分布,限位框架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活动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第一卡块与第一支座之间平面接触,第二卡块与第二支座之间为平面接触;
[0009]活动梁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的一端与活动梁的外侧面相连接,拉紧装置的另一端与限位框架梁的内侧相连接。
[0010]拉紧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销座焊接于活动梁侧面,拉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座焊接于限位框架梁的内侧面。
[0011]述拉紧装置包括第一环形耳子、双右拉杆、花兰螺丝、左右拉杆及第二环形耳子,
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之间依次装有第一环形耳子、双右拉杆、花兰螺丝、左右拉杆及第二环形耳子。
[0012]各活动梁的内侧面上焊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限位管夹之间预留有设计间隙Δl。
[0013]限位框架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
[0014]活动梁的顶面及底面分别焊接有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
[0015]弹簧底座与其对应弹簧顶座及圆柱螺旋弹簧同轴分布。
[0016]同时各弹簧底座沿周向分布。
[0017]限位框架梁的内侧沿周向均匀焊接有弹簧底座。
[0018]活动梁的外侧面上焊接有弹簧顶座。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在具体操作时,收紧拉紧装置,使各活动梁向外侧移动并压缩圆柱螺旋弹簧,通过控制拉紧装置的收紧量即可控制活动梁的位移量,进而控制圆柱螺旋弹簧对活动梁的支撑力Fs。当管道发生位移时,限位管夹向限位板接近直至消除限位间隙,限位管夹与限位板之间的作用力Fg由零逐渐增大,当Fg=Fs时,拉紧装置不再受力;当Fg>Fs时,圆柱螺旋弹簧被进一步压缩,活动梁向外侧发生位移Δw,Δw=(Fg

Fs)/2K。当限位点处管道允许最大位移量为Δw(max),则在非限位方向上的摩擦力最大值Fmax=μ[2KΔw(max)+Fs],故限位管夹与限位板之间不会发生卡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梁3受力分析图(Fg=0);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梁3受力分析图(Fg>Fs)。
[0026]其中,1为限位管夹、2为限位框架梁、21为第一卡块、22为第二卡块、25为弹簧底座、3为活动梁、31为第一支座、32为第二支座、35为弹簧顶座、4为限位板、5为圆柱螺旋弹簧、601为第一销座、602为第一环形耳子、603为双右拉杆、604为花兰螺丝、605为左右拉杆、606为第二环形耳子、607为第二销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
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9]参考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管夹1、限位框架梁2及活动梁3;
[0030]限位框架梁2的内侧沿周向均匀焊接有弹簧底座25,活动梁3的外侧面上焊接有弹簧顶座35,一个弹簧底座25对应一个弹簧顶座35及一个圆柱螺旋弹簧5,其中,圆柱螺旋弹簧5的一端位于对应弹簧底座25内,圆柱螺旋弹簧5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弹簧顶座35内,且弹簧底座25与其对应弹簧顶座35及圆柱螺旋弹簧5同轴分布;同时各弹簧底座25沿周向分布;
[0031]活动梁3沿周向依次分布,限位框架梁2的顶面及底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卡块21及第二卡块22,活动梁3的顶面及底面分别焊接有第一支座31及第二支座32,第一卡块21与第一支座31之间平面接触,第二卡块22与第二支座32之间为平面接触,通过第一卡块21、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2及第二卡块22形成局部限位,使活动梁3只能沿限位方向平动;
[0032]各活动梁3的内侧面上焊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与限位管夹1之间预留有设计间隙Δl;
[0033]活动梁3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管夹(1)、限位框架梁(2)及活动梁(3);限位框架梁(2)的内侧沿周向均匀固定有弹簧底座(25),活动梁(3)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弹簧顶座(35),一个弹簧底座(25)对应一个弹簧顶座(35)及一个圆柱螺旋弹簧(5),其中,圆柱螺旋弹簧(5)的一端位于对应弹簧底座(25)内,圆柱螺旋弹簧(5)的另一端插入于对应弹簧顶座(35)内;活动梁(3)沿周向依次分布,限位框架梁(2)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21)及第二卡块(22),活动梁(3)的顶面及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31)及第二支座(32),第一卡块(21)与第一支座(31)之间平面接触,第二卡块(22)与第二支座(32)之间为平面接触;活动梁(3)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的一端与活动梁的外侧面相连接,拉紧装置的另一端与限位框架梁(2)的内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紧装置的一端通过第一销座(601)焊接于活动梁(3)侧面,拉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座(607)焊接于限位框架梁(2)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卡死功能的管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述拉紧装置包括第一环形耳子(602)、双右拉杆(603)、花兰螺丝(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军贾若飞安付立程勇明张涛程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