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91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包括:导热带;通过转动件与星体舱板的边沿可转动连接的辐射散热板;导热带自辐射散热板经过星体舱板的上表面延伸至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辐射散热板包括:展开状态和非展开状态;当辐射散热板处于非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贴合在星体的侧壁外侧;当辐射散热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与星体的侧壁外侧分离,以通过导热带将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的热量传导至辐射散热板。该装置通过柔性导热带将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产生的热量高效传输至辐射散热板上,通过辐射散热板将热量排出至外界,实现高密度热流的快速转移和排散,提升了星体的散热能力,且构造简单、质量轻、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散热
,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向着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其高器件集成度、高功能密度将带来星上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难题。对于电子器件来说,工作温度在70~80℃时,温度每增加一度,其可靠性就降低25%。
[0003]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卫星在轨寿命及可靠性,使用环路热管、单相流体回路和两相流体回路等技术,快速收集热流并将其从高热耗设备上移走,同时配合使用空间辐射器将废热排散到空间中去。整个换热及传热过程依靠毛细芯的抽吸作用驱动,存在毛细力不足或流阻过大的问题。基于单相流体循环回路、两相流体循环回路的空间辐射散热装置区别主要在于回路中的工质在换热过程中是否发生相态变化,相较于基于环路热管的空间散热装置,这两者流体回路内工质的循环主要依靠泵组件的驱动,泵组件为运动部件,有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而且基于单向流体循环回路、两相流体循环回路的空间辐射散热装置的设计比较复杂,为降低温度变化回路压力变化的影响,还需要设置补偿器,因此整个散热装置重量难以实现轻量化。
[0004]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个,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包括:
[0008]导热带;
[0009]通过转动件与星体舱板的边沿可转动连接的辐射散热板;
[0010]所述导热带自辐射散热板经过星体舱板的上表面延伸至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
[0011]所述辐射散热板包括:展开状态和非展开状态;
[0012]当所述辐射散热板处于非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贴合在星体的侧壁外侧;
[0013]当所述辐射散热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与星体的侧壁外侧分离,以通过导热带将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辐射散热板。
[0014]可选地,所述导热带包括:设置于所述辐射散热板上的导出部;
[0015]设置于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的接收部;
[0016]用以连接导出部和接收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星体舱板的上表面。
[0017]可选地,所述辐射散热板为中空结构;
[0018]所述导热带的导出部环绕设置于所述辐射散热板的边缘。
[0019]可选地,所述接收部位于待散热设备的底部,且自靠近所述辐射散热板的一侧延伸至远离所述辐射散热板的一侧。
[0020]可选地,所述接收部自待散热设备靠近辐射散热板的一侧表面延伸至散热设备远离辐射散热板的一侧。
[0021]可选地,所述导热带包括有导热填料;
[0022]所述导热带通过导热填料设置于辐射散热板、星体舱板的上表面以及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上。
[0023]可选地,所述导热填料为导热硅脂。
[0024]可选地,所述导热带的材质为石墨。
[002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除了星体自身的散热外,通过柔性导热带将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产生的热量高效传输至辐射散热板上,通过辐射散热板将热量排出至外界,实现高密度热流的快速转移和排散,进一步提升了星体的极限散热能力,而且构造简单、质量轻、设计简单、且与星体的机械接口少、安全性高、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辐射散热装置的辐射散热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辐射散热装置的辐射散热板处于非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辐射散热装置的导热带与待散热设备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一。
[0031]图4示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辐射散热装置的导热带与待散热设备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4]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导热带1,该导热带1为柔性导热带1;通过转动件2与星体舱板3的边沿可转动连接的辐射散热板4;辐射散热板4可以根据星体7包络、散热需求以及轨道特点进行尺寸及安装形式的设计,能够达到与星体7的适配效果。所述导热带1自辐射散热板4经过星体舱板3的上表面延伸至星体7上的待散热设备6中;所述辐射散热板4包括:展开状态和非展开状态;如图2所示,当所述辐射散热板4处于非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4贴合在星体7的侧壁外侧;如图1所示,当所述辐射散热板4处于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4与星体7的侧壁外侧分离,以通过导热带1将星体7上的待散热设备6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辐射散热板4。
[0036]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除了星体7自身的散热外,通过柔性导热带1将星体7上的待散热设备6中产生的热量高效传输至辐射散热板4上,通过辐射散热板4将热量排出至外界,实现高密度热流的快速转移和排散,进一步提升了星体7的极限散热能力,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造卫星的辐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带;通过转动件与星体舱板的边沿可转动连接的辐射散热板;所述导热带自辐射散热板经过星体舱板的上表面延伸至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所述辐射散热板包括:展开状态和非展开状态;当所述辐射散热板处于非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贴合在星体的侧壁外侧;当所述辐射散热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辐射散热板与星体的侧壁外侧分离,以通过导热带将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辐射散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带包括:设置于所述辐射散热板上的导出部;设置于星体上的待散热设备中的接收部;用以连接导出部和接收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星体舱板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愿愿张楠王珏李子轩雷亚珂高铭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