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82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绑定区沿弯折区弯折至显示区的非出光侧,且绑定区中设置有驱动芯片;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显示区与绑定区之间的垫层,垫层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垫层分部和第二垫层分部;第一垫层分部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与驱动芯片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垫层分部位于第一垫层分部靠近弯折区的一侧;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小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进而使与第一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的驱动芯片降沉,即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实现后续形成显示装置的轻薄化。续形成显示装置的轻薄化。续形成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是指可弯曲变形的显示面板,由于其高轻巧性、可挠曲性、可穿戴性与携带方便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柔性显示面板通过OLB(Outer Lead Bonding)弯折技术实现窄边框,但OLB弯折技术会增加下边框处的厚度,尤其是COP(Chip on Panel)弯折技术,驱动电路处厚度较厚,影响整机的厚度,随着市场对更轻更薄的消费品的追求,缩短下边框的同时,并降低此处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小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实现后续形成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沿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区的非出光侧,且所述绑定区中设置有驱动芯片;
[0006]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垫层,所述垫层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垫层分部和第二垫层分部;所述第一垫层分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芯片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垫层分部位于所述第一垫层分部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0007]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
[000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第一支撑膜;
[0009]所述第一支撑膜包括第一支撑分部、第二支撑分部和第三支撑分部,所述第二支撑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分部和所述第三支撑分部连接;
[0010]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分部与所述第一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三支撑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支撑分部与所述垫层错开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垫层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间距为L,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为D2;所述第二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
[0012]所述第一垫层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复合贴合精度为M;其中,L=(D1

D2)/tanα+M;
[0013]或者,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贴合精度为M1,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贴合精度为M2,L=(D1

D2)/tanα+M1+M2。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为20
°
≤α≤50
°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D1满足0.05mm≤D1≤0.2mm;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D2满足0.2mm≤D2≤0.3mm。
[001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二支撑膜;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膜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厚度相同。
[0017]可选的,所述弯折区的弯折半径为R,所述第一支撑膜的厚度为C1,所述第二支撑膜的厚度为C2,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为D2;其中R=(C1+C2+D2)/2。
[001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绑定区,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覆盖所述弯折区。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意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绑定区沿弯折区弯折至显示区的非出光侧,且绑定区中设置有驱动芯片;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显示区与弯折区之间的垫层,垫层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垫层分部和第二垫层分部;第一垫层分部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与驱动芯片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垫层分部位于第一垫层分部靠近弯折区的一侧;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小于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通过减小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进而使与第一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的驱动芯片降沉,即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进而实现后续形成显示装置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技术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AA、弯折区AB和绑定区AC,绑定区AC沿弯折区AB弯折至显示区AA的非出光侧,且
绑定区AC中设置有驱动芯片10;显示面板1还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显示区AA与绑定区AC之间的垫层20,垫层20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垫层分部21和第二垫层分部22;第一垫层分部21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与驱动芯片10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垫层分部22位于第一垫层分部21靠近弯折区AB的一侧;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第一垫层分部21的厚度小于第二垫层分部22的厚度。
[0028]具体的,显示面板1包括柔性衬底30,柔性衬底包括柔性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以选用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中的任意一种,以保证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弯折。
[0029]柔性衬底30可以包括显示区AA、弯折区AB和绑定区AC,其中显示区AA包括多个显示器件(图中未示出),绑定区AC包括连接显示区AA中的各类金属走线、各类接口和电路结构,例如VT测试端口、ESD防护结构、电源信号线。具体的,绑定区AC中设置有驱动芯片10,驱动芯片10可以设置于柔性衬底30靠近非出光侧的一侧,通过驱动芯片10可以对显示面板1的显示功能或者触控功能进行控制。进而通过柔性衬底30使绑定区AC沿弯折区AB弯折至显示区AA的非出光侧,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下台阶区或者扇出区的面积,进而降低非显示区的占比,提升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所述绑定区沿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区的非出光侧,且所述绑定区中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的垫层,所述垫层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垫层分部和第二垫层分部;所述第一垫层分部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芯片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垫层分部位于所述第一垫层分部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绑定区的第一支撑膜;所述第一支撑膜包括第一支撑分部、第二支撑分部和第三支撑分部,所述第二支撑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分部和所述第三支撑分部连接;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分部与所述第一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三支撑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支撑分部与所述垫层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层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间距为L,所述第一垫层分部的厚度为D1,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厚度为D2;所述第二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分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第一垫层分部与所述第二垫层分部的复合贴合精度为M;其中,L=(D1

D2)/tanα+M;或者,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