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73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其中,机体和机盖构成的第一内腔内设有集水盘和离心腔;集水盘包括底座、槽型件、电源模块和控制器;槽型件的第二内腔中设有水位传感器和超声波振荡雾化器;离心腔位于集水盘上方且具有与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三内腔;第三内腔设有离心电机和温度传感器,底部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和加热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擦拭即可解决冷冻离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冷凝水:一方面在离心机工作的时候,启动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将集水盘中收集到的冷凝水雾化后再经风扇排出;另一方面在离心机停止工作后,启动加热装置,升温离心腔,促使离心腔壁附着的冷凝水珠挥发。挥发。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冷冻离心机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离心机是一种用于对血液样本进行前处理的设备,其转子旋转产生离心力利用不同血液成分的浮力密度差异,从血浆中分离出血清,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临床检验医学等领域。离心机按功能分为冷冻型和非冷冻型。冷冻型离心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温差导致离心腔壁会附着一定量的冷凝水,当积聚一定量后将会影响机器工作,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专利申请号201922165925.2公布了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排水机构,该排水机构可以实现对医用冷冻离心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但该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通过设置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和加热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擦拭即可解决冷冻离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冷凝水:1)在离心机工作的时候,启动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将集水盘中收集到的冷凝水雾化后再经风扇排出;2)在离心机停止工作后,启动加热装置,升温离心腔,促使离心腔壁附着的冷凝水珠直接挥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和加热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擦拭即可解决冷冻离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冷凝水:1)在离心机工作的时候,启动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将集水盘中收集到的冷凝水雾化后再经风扇排出;2)在离心机停止工作后,启动加热装置,升温离心腔,促使离心腔壁附着的冷凝水珠直接挥发。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机体、集水盘和离心腔;所述机体为壳体结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有机盖,机体和机盖之间构成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内设有集水盘和离心腔;所述集水盘包括底座和槽型件;底座固定于第一内腔底部,其上设有电源模块、控制器和槽型件;槽型件的第二内腔中设有水位传感器和超声波振荡雾化器,水位传感器能通过电线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能控制超声波振荡雾化器的启闭;邻近槽型件的机体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排出第二内腔中雾化冷凝水的风扇;所述离心腔位于集水盘上方,其中部向下凹陷并形成用于离心的第三内腔,第三内腔通过排水管与第二内腔连通;第三内腔底部外侧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第三内腔中设有离心电机和温度传感器,离心电机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与电源模块和控制器相连。
[0005]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盘顶部设有与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一凸台,离心腔底部设有与第三内腔连通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用于将第三内腔内的冷凝水输送至第二内腔。
[0006]作为优选,所述机体为顶部敞口的方形壳体结构。
[0007]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的风扇外侧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防尘罩。
[0008]作为优选,所述槽型件上开设用于收集第二内腔冷凝水的第一孔洞,离心腔底部开设与用于将冷凝水输送至第二内腔中的第二孔洞。
[0009]作为优选,所述机体正前方开设用于安装数显控制面板的第一窗口;数显控制面板与电源模块和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温度值和输入指令。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分别位于机体不同的侧面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对称设置于机体的两个侧壁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离心腔的主体为顶部敞口的桶状结构,主体顶部周向向外延伸并形成用于架设在机体顶部的搭设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机盖盖设于离心腔的顶部敞口处。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和加热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擦拭即可解决冷冻离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冷凝水:1)在离心机工作的时候,启动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将集水盘中收集到的冷凝水雾化后再经风扇排出;2)在离心机停止工作后,启动加热装置,升温离心腔,促使离心腔壁附着的冷凝水珠直接挥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集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a)为图1中离心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b)为图1中离心腔的前视图;
[0022]图5(c)为图1中离心腔的下视图。
[0023]图中:1、机体;101、第一内腔;102、第一窗口;103、第二窗口;104、第三窗口;2、集水盘;201、底座;202、第二内腔;203、第一凸台;204、第一孔洞;3、水位传感器;4、超声波振荡雾化器;5、排水管;6、离心腔;601、第三内腔;602、第二凸台;603、第二孔洞;604、第三孔洞;605、第四孔洞; 7、加热装置;8、温度传感器;9、离心电机;10、电源模块;11、控制器;12、数显控制面板;13、机盖;14、风扇;15、防尘罩;1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25]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机体1、集水盘2和离心腔6。下面将对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26]如图3所示,机体1为壳体结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有机盖13,机体1和机盖13之间共同构成第一内腔101。第一内腔101中设有集水盘2和离心腔6,其中,集水盘2位于第一内
腔101的底部,离心腔6位于第一内腔101的上部。
[0027]在实际应用时,机体1可以设置为顶部敞口的方形壳体结构。
[0028]如图4所示,集水盘2包括底座201和槽型件。底座201固定于第一内腔 101的底部,其上设有电源模块10、控制器11和槽型件,电源模块10用于给控制器11和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槽型件的第二内腔202中设有水位传感器3和超声波振荡雾化器4,水位传感器3能通过电线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1,控制器 11能控制超声波振荡雾化器4的启闭。邻近槽型件的机体1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103和第三窗口104,第二窗口103和第三窗口104处分别设有用于排出第二内腔202中雾化冷凝水的风扇14,用于散热和散水蒸气。在本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器3将水位情况通过电线传输给控制器11,当冷凝水积累到一定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后,控制器11启动超声波振荡雾化器,将冷凝水雾化,并经由风扇14排出。
[0029]在实际应用时,位于第二窗口103和第三窗口104的风扇14外侧分别通过螺丝16固定安装有防尘罩15,以防污染风扇14。槽型件上开设用于收集第二内腔202冷凝水的第一孔洞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集水盘(2)和离心腔(6);所述机体(1)为壳体结构,顶部可拆卸式固定有机盖(13),机体(1)和机盖(13)之间构成第一内腔(101),第一内腔(101)内设有集水盘(2)和离心腔(6);所述集水盘(2)包括底座(201)和槽型件;底座(201)固定于第一内腔(101)底部,其上设有电源模块(10)、控制器(11)和槽型件;槽型件的第二内腔(202)中设有水位传感器(3)和超声波振荡雾化器(4),水位传感器(3)能通过电线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能控制超声波振荡雾化器(4)的启闭;邻近槽型件的机体(1)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窗口(103)和第三窗口(104),第二窗口(103)和第三窗口(104)处分别设有用于排出第二内腔(202)中雾化冷凝水的风扇(14);所述离心腔(6)位于集水盘(2)上方,其中部向下凹陷并形成用于离心的第三内腔(601),第三内腔(601)通过排水管(5)与第二内腔(202)连通;第三内腔(601)底部外侧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7),第三内腔(601)中设有离心电机(9)和温度传感器(8),离心电机(9)和温度传感器(8)分别通过第三孔洞(604)和第四孔洞(605)与电源模块(10)和控制器(1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冷冻离心机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2)顶部设有与第二内腔(202)连通的第一凸台(203),离心腔(6)底部设有与第三内腔(601)连通的第二凸台(602);第一凸台(203)和第二凸台(602)之间通过排水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如意王永胜孙静张倩冯靖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