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67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塔以及连接在过滤塔出水端的若干蒸发塔,所述过滤塔连接一海水进水管,各所述蒸发塔的出水端连接一汇集管,所述汇集管上设置有冷凝器,所述汇集管的出水端连接一储水箱,各所述蒸发塔均包括塔体以及塔盖,所述塔体的侧壁设置均布加热管,所述塔盖呈上凸的弧形透明盖体结构,所述塔盖上设有与所述汇集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塔盖的内壁上设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凸线,各所述导流凸线的自由端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能耗高的问题。的海水淡化装置能耗高的问题。的海水淡化装置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是指将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得到淡水的工序。现有的海水淡化处理设备多为大型设备,如中国专利CN 212731714 U所示,一种海水淡化设备,所述海水淡化设备包括:高压泵,用于与海水存储装置连接;海水反渗透装置,所述海水反渗透装置的第一输入口通过第一海水管道与所述高压泵连接,所述海水反渗透装置的第一输出口用于与淡水存储装置连接;能量回收装置,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二输入口通过第二海水管道与所述海水反渗透装置的第二输出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三输出口通过第三海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海水管道连通,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第三输入口用于通过第四海水管道与所述海水存储装置连接;进水电动阀,安装在所述第二海水管道上;第一浓海水排放管道,所述第一浓海水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海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浓海水排放管道的另一端与浓海水排放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浓海水排放管道连接在所述海水反渗透装置和所述进水电动阀之间。
[0003]其结构尺寸过于庞大,耗能高,显然不适用于船用这一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海水淡化装置,解决了其能耗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塔以及连接在过滤塔出水端的若干蒸发塔,所述过滤塔连接一海水进水管,各所述蒸发塔的出水端连接一汇集管,所述汇集管上设置有冷凝器,所述汇集管的出水端连接一储水箱,各所述蒸发塔均包括塔体以及塔盖,所述塔体的侧壁设置均布加热管,所述塔盖呈上凸的弧形透明盖体结构,所述塔盖上设有与所述汇集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塔盖的内壁上设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凸线,各所述导流凸线的自由端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塔内设置有若干层叠设置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材料为石英砂、无烟煤或活性炭。
[0008]优选的,各所述蒸发塔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09]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观察水位的观察口。
[0010]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及出水阀。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方案采用多个小型蒸发塔的结构,塔体与塔盖密闭,并采用透明塔盖的形式,在船用时,既能够通过透明塔盖使蒸发塔内部的海水自然蒸发并收集利用,又能通过塔体上的加热管对蒸发塔内部的海水进行主动加热,蒸馏出的淡化蒸汽通过汇集管收集并由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储水箱内,其具有主动及无耗能的被动淡化的效果,能够大大的降低使
用的能耗,具有良好的可持续使用性;在蒸发塔前端设置过滤塔,能够对海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保证了蒸馏的效果,降低蒸发塔的清洁周期,提高蒸发塔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塔盖的内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塔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过滤塔;11、海水进水管;12、石英砂层;13、活性炭层;14、无烟煤层;2、蒸发塔;21、塔体;211、加热管;212、隔热层;22、塔盖;221、导流凸线;222、集水盘;23、排污口;3、汇集管;31、冷凝器;4、储水箱;41、出水管;42、出水阀;43、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8]实施例
[0019]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塔1以及连接在过滤塔1出水端的三个蒸发塔2,所述过滤塔1连接一海水进水管11,具体的,所述过滤塔1内设置有三层层叠设置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材料为依次为大颗粒的石英砂层12、活性炭层13以及无烟煤层14,海水进水管11设于过滤塔1的上端,海水进入后依次经过三层过滤层;
[0020]各所述蒸发塔2的出水端连接一汇集管3,所述汇集管3上设置有冷凝器31,所述汇集管3的出水端连接一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上设置有出水管41及出水阀42;
[0021]各所述蒸发塔2均包括塔体21以及塔盖22,所述塔体21的侧壁设置均布加热管211,所述塔盖22呈上凸的弧形透明盖体结构,所述塔盖22上设有与所述汇集管3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塔盖22的内壁上设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凸线221,各所述导流凸线221的自由端设置有集水盘222,所述集水盘222与所述储水箱4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加热管211沿塔体21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均匀分布,加热管211外的所述塔体21外包裹隔热层212以保证蒸馏效果,具体的,所述加热管211可通过船上的发电机供电,也可以设置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可持续的功能方式,以保证能源充足;
[0022]本技术方案采用多个小型蒸发塔2的结构,塔体21与塔盖22密闭,并采用透明塔盖22的形式,在船用时,既能够通过透明塔盖22使蒸发塔2内部的海水自然蒸发并收集利用,又能通过塔体21上的加热管211对蒸发塔2内部的海水进行主动加热,蒸馏出的淡化蒸汽通过汇集管3收集并由冷凝器31冷凝后进入储水箱4内,其具有主动及无耗能的被动淡化的效果,能够大大的降低使用的能耗,具有良好的可持续使用性;在蒸发塔2前端设置过滤塔1,能够对海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保证了蒸馏的效果,降低蒸发塔2的清洁周期,提高蒸发塔2利用率;
[0023]本实施例中,各所述蒸发塔2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3,设置排污口23能便于蒸发塔2的清洁;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4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观察水位的观察口43。设置观察口43,能够便于水位的监测,在水位较低时能及时通过加热管211针对性的补水。
[0025]须知的是,本技术方案未对各管路之间的供水方式进行陈述,可采用相应的水泵等结构,在此不多做赘述。
[0026]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塔(1)以及连接在过滤塔(1)出水端的若干蒸发塔(2),所述过滤塔(1)连接一海水进水管(11),各所述蒸发塔(2)的出水端连接一汇集管(3),所述汇集管(3)上设置有冷凝器(31),所述汇集管(3)的出水端连接一储水箱(4),各所述蒸发塔(2)均包括塔体(21)以及塔盖(22),所述塔体(21)的侧壁设置均布加热管(211),所述塔盖(22)呈上凸的弧形透明盖体结构,所述塔盖(22)上设有与所述汇集管(3)连通的连通管,所述塔盖(22)的内壁上设有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凸线(221),各所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秀陈候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