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6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不锈钢钢板制成的三维接骨板,它由不锈钢钢板冲压成半圆管状,并在钢板面上按一定高差和位置留置圆孔、钢板中段留有空槽、边筋、中筋凸起成弓形,利用圆孔方向,钢板的半圆管状和边、中筋的凸起,使接骨板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固定作用的三维接骨板,适应于粉碎性、螺旋形、斜形等难治性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人体骨折用的医用器材、具体地说是对人体长骨骨折能产生三维空间(立体)内固定的接骨板。治疗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材料种类很多,迄今常用的有“V”形髓内针、梅花形髓内针、弧形髓内针、加压髓内针;普通接骨板、加压接骨板、角翼接骨板等。这些内固定材料均属于单维或二维空间固定,能够对某些不复杂的单纯骨折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但不能满足长骨的生物力学要求,还存在很多缺点,其主要缺点是(1)髓内针破坏髓腔内血管网和骨内膜,影响骨折愈合;(2)髓内针可引起脂肪栓塞,危及病人生命;(3)髓内针易弯曲、折断,还可自行退出;(4)髓内针可引起进针部位疼痛;(5)普通接骨板和加压接骨板可发生断裂;(6)角翼接骨板、普通接骨板、加压接骨板及各种类型的髓内针均对粉碎骨折、斜形骨折和螺旋形骨折等不稳定骨折不能起到固定作用,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克服以上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四肢长骨骨折的接骨板,是骨科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符合四肢长骨的生物力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四肢长骨骨折,且固定牢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使骨折愈合快的三维空间(立体)内固定的新型接骨板。实现本技术目的是采用一块长形不锈钢钢板做为接骨板板材,在钢板上按一定比例、位置留置圆孔,将钢板按不同长度规格纵向冲压成半圆管形,用已有的镙钉拧入圆孔内,对长骨产生双十字交叉固定,即实现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固定作用的三维接骨板。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模式图。根据附图1、2所示的三维接骨板,它由一块长形的不锈钢钢板(9)冲压成半圆管形组成,钢板(9)的长度选择不等,钢板的厚度为2-3mm,可以满足各种年龄组或因个体差异长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需要。按照附图1、3所示的三维接骨板,钢板(9)的两端侧边缘为斜形凹凸弧面,呈花瓣形。按照附图1所示,钢板(9)面上留有8个圆孔,依照圆孔的位置由上至下分别标记为孔1、孔2、孔3、孔4……至孔8。其中孔2、孔6在钢板(9)的右侧,孔3、孔7在钢板(9)的左侧。孔1、孔4、孔5、孔8在钢板(9)的垂直正中线上。孔1间至孔2间的的高差a为4-6mm,孔2至孔3间的高差b为4-6mm,孔3至孔4间的高差c为4-6mm,孔5至孔6间的高差d为4-6mm,孔6至孔7间的高差e为4-6mm,孔7至孔8间的高差f为4-6mm。根据附图1、3所示的三维接骨板,其孔1、孔2、孔3、孔6、孔7、孔8位于钢板(9)边缘的距离为3mm。根据附图1、2、3所示的三维接骨板,在钢板(9)的中段留有左、右宽度为5-7mm、长度不等的左右两个梯形空槽(12),使钢板形成左右边筋(10)与1个中筋(11),将圆孔1至4分布在钢板(9)的上端,圆孔5至8分布在钢板(9)的下端。左右边筋(12)和中筋(11)向外凸起成弓状。通过钢板(9)冲压成半圆管形和边筋中筋的弓状凸起,使接骨板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接骨板。本技术的原理是将钢板纵向冲压成半圆管形和边筋、中筋的弓状凸起,构成三维空间,再通过钢板面上不同方位的圆孔,使螺钉对骨折的产生双十字交叉固定,形成三维空间(立体)固定作用,使骨折得以复位,采用三维接骨板内固定长骨骨折,其优点是(1)符合长骨的生物力学要求,固定牢靠,钢板不会断裂,而且不需外固定,便于早期功能锻炼。(2)适应于粉碎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等难治性骨折的固定,不受适用范围的限制。(3)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尤其对粉碎性骨折固定后,通过梯形空槽可观察到骨折复位及其密合和碎骨片的固定情况。(4)三维接骨板不接触骨折处的骨皮质,不损伤骨内膜和髓腔内血管网,有利于血管长入和骨痂形成。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接骨板,它由一块长形的不锈钢钢板冲压成半圆管状组成,它的特征在于钢板(9)的长度选择不等,钢板的厚度为2-3mm,钢板的两端侧边缘为斜形凹凸弧面,呈花瓣形,在钢板面上留有8个圆孔,钢板的中段留有宽度为5-7mm、长度不等的左右梯形空槽(12),使钢板形成左、右边筋(10)与1个中筋(11),圆孔1至圆孔4分布在钢板的上端,圆孔5至圆孔8分布在钢板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接骨板,其特征在于钢板(9)面上所留置的8个圆孔之间的高差分别是孔1至孔2间的高a为4-6mm,孔2至孔3间的高差b为4-6mm,孔3至孔4间的高差c为4-6mm,孔5至孔6间的高差d为4-6mm,孔7至孔8间的高差f为4-6mm,孔1、孔2、孔3、孔6、孔7、孔8位于钢板(9)边缘的距离为3mm,孔2、孔6位于钢板(9)的右侧,孔3、孔7位于钢板(9)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左右边筋(10)、中筋(11)向外凸起成弓状,通过钢板(9)为半圆管状,使接骨板具有三维立体空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不锈钢钢板制成的三维接骨板,它由不锈钢钢板冲压成半圆管状,并在钢板面上按一定高差和位置留置圆孔、钢板中段留有空槽、边筋、中筋凸起成弓形,利用圆孔方向,钢板的半圆管状和边、中筋的凸起,使接骨板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固定作用的三维接骨板,适应于粉碎性、螺旋形、斜形等难治性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文档编号A61B17/58GK2169386SQ93234618公开日1994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康华 申请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接骨板,它由一块长形的不锈钢钢板冲压成半圆管状组成,它的特征在于钢板(9)的长度选择不等,钢板的厚度为2-3mm,钢板的两端侧边缘为斜形凹凸弧面,呈花瓣形,在钢板面上留有8个圆孔,钢板的中段留有宽度为5-7mm、长度不等的左右梯形空槽(12),使钢板形成左、右边筋(10)与1个中筋(11),圆孔1至圆孔4分布在钢板的上端,圆孔5至圆孔8分布在钢板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