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45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底架,两组底架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搅拌桶,底架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的顶端设置有加水结构,加水结构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动力箱的输出端与搅拌桶内的搅拌结构传动固定,加水结构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搅拌桶连通,控制面板与加水结构和动力箱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测温腔结构,提高保温效果,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启动加热管之后,配合内部的搅拌结构搅动混凝土,混凝土在其中均匀加热,而其中的温度和湿度被桶壁内的测温结构和测湿结构检测出,反应在裤子面板和测试仪表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比对数据进而选择温度和湿度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现场操作,扩大使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经常用到混凝土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
[0003]在中国专利CN202022392313.X中,介绍了一种持续进水的混凝土搅拌控制系统,其中通过安装口连接的扶梯进入到蓄水罐中,可将阀体从蓄水罐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非常方便,无需将阀体和进水管道一并从蓄水罐上拆除,省时省力,在完成安装或拆卸后,可将盖板盖上,以防工作人员踩空落入通过安装口掉落至蓄水罐中,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通过阀体可控制蓄水罐的水位高度,以满足混凝土搅拌需要的大量水量,然而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装置可以满足控制水面高度的效果,但是对于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若在恶劣天气,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被冻结,或者在搅拌后缺少保温结构,造成冻结的结果,不便于现场施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在使用时,不利于在恶劣天气下使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底架,两组所述底架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搅拌桶,所述底架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顶端设置有加水结构,所述加水结构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动力箱的输出端与搅拌桶内的搅拌结构传动固定,所述加水结构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搅拌桶连通,所述控制面板与加水结构和动力箱电性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桶内包括桶壁、喷头、加热管和若干测温腔,所述喷头、加热管和测温腔均开设于桶壁上,所述加热管为多组肋型结构,所述喷头开设于搅拌桶的末端,所述测温腔均开设于桶壁底端,所述测温腔内设置有测温结构和测湿结构,所述桶壁为双层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箱的输出端设置有有传动轴。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水结构内包括水箱、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和药品盒,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所述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垂直固定,所述药品盒设置于水箱内,所述水箱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加水口,两组加水口之间设置有水位表,所述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每组所述出水口内均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管的末端与喷头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筛板中筛网占第二筛板面积的一半,且所述第一筛板的两端分别与水箱和无筛网处第二筛板连接固定,且所述第二筛板的筛网直径小于第一筛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桶的外侧设置有多组测试仪表,每组所述测试仪表均通过控制面板与测温结构和测湿结构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测温腔结构,使用者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请情况,选择通过加热管对桶壁内部进行加热的方式,提高保温效果,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启动加热管之后,配合内部的搅拌结构搅动混凝土,混凝土在其中均匀加热,而其中的温度和湿度被桶壁内的测温结构和测湿结构检测出,反应在裤子面板和测试仪表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比对数据进而选择温度和湿度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现场操作,扩大使用范围。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加水结构,使用者在将液体加入水箱内之后,首先通过第一筛板的筛除,并配合药品盒的作用,对水体进行作用,提高水箱内的液体洁净度,再通过第二筛板,起到二次筛除的效果,最后通过水管和水泵降指定量的液体加压通入搅拌桶内,提高智能上水的效果。
[0015]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空心桶壁结构,在使用者操作加热管进行操作过程中,空心结构可以避免意外烫伤的作用,此外,使用者可以将搅拌桶的一端封口,对内部未使用的混凝土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起到延长存储时间的效果,避免混凝土分层离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加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搅拌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底架;2、搅拌桶;21、桶壁;22、喷头;23、加热管;24、测温腔;25、测温结构;26、测湿结构;27、测试仪表;3、动力箱;31、传动轴;4、加水结构;41、水箱;42、加水口;43、水位表;44、第一筛板; 45、第二筛板;46、药品盒;47、出水口;48、水管;5、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底架1,
两组底架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搅拌桶2,底架1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动力箱3,动力箱3的顶端设置有加水结构4,加水结构4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5,动力箱3的输出端与搅拌桶2内的搅拌结构传动固定,加水结构 4的一端通过水管48与搅拌桶2连通,控制面板5与加水结构4和动力箱3 电性连接。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搅拌桶2内包括桶壁21、喷头22、加热管23和若干测温腔24,喷头22、加热管23和测温腔24均开设于桶壁21上,加热管23 为多组肋型结构,喷头22开设于搅拌桶2的末端,测温腔24均开设于桶壁 21底端,测温腔24内设置有测温结构25和测湿结构26,桶壁21为双层结构。
[0025]通过设置的测温腔24结构,使用者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请情况,选择通过加热管23对桶壁21内部进行加热的方式,提高保温效果,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启动加热管23之后,配合内部的搅拌结构搅动混凝土,混凝土在其中均匀加热,而其中的温度和湿度被桶壁21内的测温结构25和测湿结构26检测出,反应在裤子面板和测试仪表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比对数据进而选择温度和湿度选择,方便了使用者的现场操作,扩大使用范围。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包括两组底架(1),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底架(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搅拌桶(2),所述底架(1)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动力箱(3),所述动力箱(3)的顶端设置有加水结构(4),所述加水结构(4)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5),所述动力箱(3)的输出端与搅拌桶(2)内的搅拌结构传动固定,所述加水结构(4)的一端通过水管(48)与搅拌桶(2)连通,所述控制面板(5)与加水结构(4)和动力箱(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内包括桶壁(21)、喷头(22)、加热管(23)和若干测温腔(24),所述喷头(22)、加热管(23)和测温腔(24)均开设于桶壁(21)上,所述加热管(23)为多组肋型结构,所述喷头(22)开设于搅拌桶(2)的末端,所述测温腔(24)均开设于桶壁(21)底端,所述测温腔(24)内设置有测温结构(25)和测湿结构(26),其中,所述桶壁(21)为双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3)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智能化搅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林路亦男吴竺铭于冰龚建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建设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