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441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移动手持终端、无源UHF存储单元、站场数据服务器;软件部分包括移动手持终端APP,后台服务端和通信网络。系统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接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电缆走向、线缆线芯对应关系、查看电缆图纸,无需担心维护人员更换、天气等因素的干扰导致维护困难。在帮助维护人员进行智能电缆巡线管理的同时,也提供了每个设备详细参数查看,附件资料,维修记录等功能,方便对设备设施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管理。针对维护人员的定期巡检,也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巡检方案,即根据每个设备的巡检周期和上次巡检时间,创建更加严谨的巡检计划,防止某个设备的巡检遗漏。综上所述,本系统旨在实现电子化、可视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为设备维护单位节支降耗、减员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技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线缆过轨巡查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铁路信号系统室内外设备信息传输的重要介质,是车站设备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信号电缆横穿钢轨时采用过轨管的方式进行防护,电缆贯通后,掩埋于地下深度约0.7米处。当电缆被埋入地下后,想要知道电缆位置、电缆布局走向、电缆参数等信息时需要查阅大量图纸,耗时又费力,雨天更是诸多不便。此外因维护人员的更换、线路的改造、电缆施工图纸的丢失和损坏等给电缆维护造成极大的困难。另外,信号电缆需要在过轨位置加钢管护套进行保护,钢管护套两端需要进行封堵,现有的封堵手段采用的是冷封胶,简单粗暴,时间长容易风干,非常不方便电缆的维护,二次封堵需要再次采购材料,造成浪费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图通过建立一种智能线缆巡查系统,通过射频设备(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移动应用等信息化技术,实现电缆过轨管封堵和定位,实现线缆过轨点位置、走向、菜单等数据信息化管理,对各种信号机、转辙机、分线盒等附属设备设施也进行数据信息化管理,并且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线缆和设备查找方式帮助快速定位设备和线缆,快速解决出现的故障问题;另外还添加根据设备的巡检周期和上次巡检时间来智能创建巡检计划,设备维修记录等功能进行辅助维护人员。
[0004]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包括:
[0005]移动客户端:实现工作位置在室外或需要不断移动的客户与系统交互功能;
[0006]后台管理端:实现工作位置在室内进行后台管理与系统交互功能;
[0007]后台服务端:实现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应用计算服务、外部系统接口服务;
[0008]通信网络:实现系统后台、前台设备、后台管理的通信交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服务端包括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外部接口服务;
[0010]所述数据服务由一到多台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组成,负责提供系统数据,文件存储,检索服务功能;
[0011]所述应用服务由一到多台应用服务器组成,负责提供所需数据提取、计算和保存等功能;
[0012]所述外部接口服务由一到多台接口服务器组成,负责与移动客户端和后台管理端进行数据连接,实现设备数据更新和数据采集的提交;以及信息共享和交互功能;
[0014]所述后台管理端通过浏览器访问和管理后台数据。
[0013]所述移动客户端包括一到多台移动客户机和连接至移动客户机的读码器。
[0015]所述连接至移动客户机读码器可以是独立设备,也可以是嵌入到计算机的设备;
主要实现系统中设备编码自动识别与设备数据便捷检索与提交功能。
[0016]所述移动客户端主要通过系统对设备编码自动识别,来快速编辑检索线缆和设备,调取线缆和设备的信息数据,进行线路计算。
[0017]所述通信网络应为满足国家安保二级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组成,主要实现系统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
[0018]所述通信网络还包含USB数据通信,即移动客户机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 USB数据线进行Socket通信。
[0019]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系统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接入系统,结合后台服务端实现对铁路线缆巡检,线缆日常资料检索查找,设备的检索查找。日常巡检计划执行;日常设备维修记录维护及生成;
[0020]系统用户通过后台管理接入系统,结合后台服务器实现移动客户端账号权限管理,实现铁路线缆设备等数据的导入,实现设备检索查找,实现日常巡检计划创建及查看过往巡检计划,实现按照月/季度/年来生成报表以供分析日常巡检状态;
[0021]本专利技术使用便捷,能够显著提高维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人员更换、线路改造电缆维护困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3]图1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组成图。
[0024]图2通信网络说明图
[0025]图3移动客户端线缆图使用说明图
[0026]图4巡检使用流程图
[0027]图5后台管理端车站/区间资料导入说明图具体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后台管理端、后台服务端和通信网络,以下详细介绍系统工作原理。
[0029]如图2所示,通信网络是通过国家安保二级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或者 USB数据通信(仅供移动客户端),将用户账户信息、车站、设备等信息同步/返回至移动客户端或者后台管理端。进行数据通信
[0030]如图3所示,移动客户端所指的线缆图使用指:某个车站/区间站的线缆图查看,查看设备或线缆的基本资料,设备附件资料,线缆分线盒数据。设备导航等功能。
[0031]如图4所示,所指巡检是指,移动客户端执行后台管理端创建巡检计划,巡检对象为一组设备,执行巡检计划时,走到某个需要巡检的设备附件时提交这个设备的状态即为完成此设备的巡检。当所有设备完成时,即为整个巡检计划的完成。巡检计划的提交为自动提交。
[0032]如图5所示,所致资料导入是指,后台管理端导入某个车站/区间的线缆图、线缆、设备、设备附件等数据。导入之后,保存至后台服务器中,然后同步给移动客户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台服务器:实现数据存储和检索服务,应用计算服务,外部系统接口服务;移动客户端:实现工作位置在室或需不断移动的客户与系统交互功能;后台管理端:实现在浏览器中访问和管理后台服务器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线缆过轨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端包括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外部接口服务;所述数据服务由一到多台数据服务器组成,负责提供系统数据、文件的存储,备份、检索服务功能;所述应用服务由一到多台应用服务器组成,负责提供用户所需数据的提取、计算、下发,接收等服务功能;所述外部接口服务由一到多台接口服务器组成,负责与移动客户端和后台管理端进行数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邦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