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39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负压引流敷料技术领域。该抗菌水凝胶按重量份计包括: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负压引流敷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然而,大面积暴露于外界的特点,使得皮肤很容易受到烧伤、机械伤等外来伤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在伤口上繁殖,则容易导致伤口感染,感染的伤口不易愈合,容易造成体液流失并引起各种并发症,传统医疗方法是使用纱布、止血布等材料进行包扎,由于该类材料防护性能差,且易与伤口粘合,换药过程患者痛苦不堪,因此,研发出凝胶敷料,在凝胶中添加少量抗菌药物来达到抗菌的效果,如中国专利CN111494702B公开了一种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水凝胶中加入负载纳米银的海藻酸钠微球,实现缓释抗菌的效果。
[0003]为了便于对伤口的清理,现有技术中研发出可负压引流的敷料,在凝胶基体的表面设置负压源,通过导管向凝胶敷料中通入药物和清洗液,对伤口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凝胶敷料浸泡后的强度不高,在负压清洗时易变形,影响敷料与伤口的贴合度,且现有的敷料抗菌材料与凝胶基体易分离,冲洗后抗菌效果下降,一般清创和给药后需要更换新的凝胶敷料,易对创伤造成二次伤害,并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包括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40

55份、羧甲基壳聚糖1

5份、抗菌剂3

6份和SAP微粉1

8份;
[0007]所述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由以下步骤制备:
[0008]步骤A1: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醇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之后滴加氨水调节溶解液的pH值为8.2

8.7,制成混合液a;
[0009]步骤A2:取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用乙醇溶液搅拌稀释,制成混合液b;
[0010]步骤A3:将混合液a搅拌水浴升温至38

45℃,保持搅拌缓慢滴加混合液b,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在碱性环境下先进行水解成硅醇,之后再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反应,将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接枝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分子上,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上引入氨基,控制反应时间为20

40min,生成凝胶状物质,之后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取下层凝胶,得到预制凝胶;
[0011]步骤A4:取预制凝胶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4h,之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
碎,制成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
[0012]进一步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用量质量比为1:0.06

0.1。
[0013]进一步地,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的粒径为0.2

1mm。
[0014]所述抗菌剂由如下步骤制备:
[0015]步骤B1:取七叶皂苷钠和乙醇溶液搅拌溶解,滴加醋酸调节溶解液的pH值为5,加入海藻酸钠调节溶解液室温下的粘度为500

800cP,之后在紫外辐照下缓慢向混合液中通入臭氧,七叶皂苷钠上的羟甲基在臭氧的氧化作用下氧化成醛基,制得氧化液;
[0016]步骤B2:将氧化液用氨水调节pH值为7,之后减压旋蒸去除部分溶剂,之后冷冻干燥,制成抗菌剂。
[0017]进一步地,紫外辐照的紫外线波长为100

300nm,臭氧的通入速率0.18

0.25vvm,通入时间为60

80min。
[0018]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S1:取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羧甲基壳聚糖、抗菌剂和SAP微粉放入混分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乙醇溶液搅拌均匀,之后在58

65℃下水浴保温20

30min,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遇水软化成凝胶,表面的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与抗菌剂上的醛基反应,将氨基化的纤维素凝胶与羧甲基壳聚糖和抗菌剂结合在一起,过滤得到凝胶基体;
[0020]步骤S2:将凝胶基体装入模具中平铺,之后连同模具转入减压蒸馏釜中,脱除部分水和乙醇,并且对凝胶基体脱气泡,之后转出辊压成型,再进行打孔,得到凝胶片;
[0021]步骤S3:对凝胶片进行裁剪,之后放入PBS缓冲液中浸泡软化,得到医用抗菌水凝胶。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的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在碱性醇水环境下,将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水解反应接枝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分子上,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分子上引入活性较高的氨基,同时引入的硅氧烷水解,提高凝胶的交联度,提高凝胶的基体强度,提高凝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以及抵抗外力作用下变形的能力,使得凝胶适用于体外引流敷料。
[0024]2.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剂以七叶皂苷钠为原料,利用臭氧配合紫外辐照,将七叶皂苷钠上的羟甲基氧化成醛基,在制备凝胶的过程中,醛基和氨基化纤维素凝胶分子上引入的氨基反应,将七叶皂苷钠固定在氨基化纤维素的分子上,避免七叶皂苷钠随引流液进入伤口,贴敷在伤口的表面,可对伤口消炎,七叶皂苷钠以接枝的方式与凝胶结合,不易流失,可以起到长效抗菌的作用,应用在负压引流敷料中,通过负压引入清洗液清洁,可以进行长时间使用。
[0025]3.本专利技术采用细小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和抗菌剂以及羧甲基壳聚糖混合,通过水浴保温继续水解,制成凝胶基体,再将凝胶基体减压旋蒸、辊压成型凝胶片,提高凝胶的密度,根据凝胶的使用环境进行裁剪浸泡即可使用,换药操作更叫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9]第一步、制备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
[0030]A1.取3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于搅拌器中升温至40℃,称取200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乙醇溶液中搅拌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40

55份、羧甲基壳聚糖1

5份、抗菌剂3

6份和SAP微粉1

8份;所述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由以下步骤制备:步骤A1: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乙醇溶液,滴加氨水调节溶解液的pH值为8.2

8.7,制成混合液a;步骤A2:取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用乙醇溶液稀释,制成混合液b;步骤A3:将混合液a搅拌水浴升温至38

45℃,保持搅拌滴加混合液b,控制反应时间为20

40min,对反应液进行离心,取下层凝胶,得到预制凝胶;步骤A4:取预制凝胶冷冻干燥24h,取出粉碎,制成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3

(2

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用量质量比为1:0.06

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抗菌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氨基化纤维素凝胶颗粒的粒径为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蔡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始耳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