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电气设备冷却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系统不断的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大批特高压和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和投运。换流站是特高压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相互能量转换的部位,也是直流输电的中心环节。换流阀和调相机作为换流站重要组成部分,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内冷却水系统带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其通常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内冷水水质要求十分严格以防止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引起设备故障,如换流阀电导率要小于0.5μs/cm、调相机定子和转子内冷水系统分别小于2μs/cm和5μs/cm,且要求内冷水中无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低以防止系统腐蚀。
[0003]目前,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通常采用旁路离子交换树脂法来净化内冷水水质,该法主要存在使用寿命短、运维费用高且无法有效去除内冷水中固体态腐蚀产物、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采用EDI和反渗透膜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中的内冷水先通过脱气膜以去除内冷水中溶解的游离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去除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内冷水通过纳滤膜,得到淡水和浓水,所述淡水为去除固态腐蚀产物和二价及二价以上离子的内冷水,将所述淡水返送至冷却水系统中,将所述浓水通过离子交换器(4)以去除剩余离子态杂质,所得净化后的内冷水返送至冷却水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膜为大通量气液分离膜,所述大通量气液分离膜的水处理流量范围为0~10m3/h,O2和CO2去除率大于99.99%;所述内冷水经脱气膜处理后,O2和CO2含量小于5pp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为高效选择性离子过滤膜,所述高效选择性离子过滤膜满足过滤所有颗粒物质、二价离子去除率大于95%、一价离子去除率大于40%的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器(4)为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混床,所述离子交换器(4)的出水电导率小于0.05μs/cm;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换流阀内冷却水系统时,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比为2~4∶1~3;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定子内冷却水系统时,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比为1.5~3∶1~2;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转子内冷却水系统时,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比为2~8∶1~3。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换流阀内冷却水系统时,内冷水的流量范围控制在5m3/h~6m3/h;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定子内冷却水系统时,内冷水的流量范围控制在2m3/h~3m3/h;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转子内冷却水系统时,内冷水的流量范围控制在3m3/h~6m3/h。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换流阀内冷却水系统时,主回路内冷水的电导率控制在0.1μs/cm以下;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定子内冷却水系统时,主回路内冷水的电导率控制在2.0μs/cm以下;当所述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为调相机转子内冷却水系统时,主回路内冷水的电导率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加强,王笑,龚尚昆,查方林,刘凯,万涛,吴俊杰,徐松,刘奕奕,周挺,吴水峰,张超峰,毛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