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2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6
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导流单元,所述一级导流单元设置在脱硝塔顶端且与进气道连接,其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脱硝塔顶板内侧的下方,与顶板之间形成导流腔,混合气体能够从进气道进入到导流腔中,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上端伸入导流腔,其下端伸出导流腔并朝向脱硝塔中的催化剂,所述导风筒以脱硝塔的中线为界分为第一导风筒组和第二导风筒组,靠近所述进气道一侧的导风筒为第一导风筒组,远离所述进气道一侧的导风筒为第二导风筒组,转动连接的第一导风筒组和第二导风筒组能够针对高速混合气体和低速混合气体做出不同反应,使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的混合气体都能够均匀的与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剂进行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SCR脱硝
,具体涉及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的排放,而有机物和硝酸盐是PM2.5的最主要成分,因此必须大力削减氮氧化物排放。
[0003]随着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包括水泥生产厂家在内的化工厂及发电厂的氮氧化物浓度排放降低至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新标准要求脱硝效率必须大幅提升。
[0004]为了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各个氮氧化物废气产生较多工厂开始采用SCR脱硝反应器,来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氮氧化物与充入的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以使排出的废气符合国家新出台的环保标准。
[0005]目前的SCR脱硝反应器,氨气与氮氧化物废气的混合气体是从其脱硝塔顶端的一侧排入脱硝塔内的,为了使混合气体能够与脱硝塔内的催化剂均匀充分的接触,具体参见图1展示的专利214764550U(对比文件1)公开一种SCR脱硝系统的内部结构,其脱硝塔内部的顶端或顶端连接的管道中设置有固定的导流格栅和导流板对混合烟气进行导流,一般传统SCR脱硝反应器的内部导流格栅和导流板结构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内容大致相同。
[0006]而工厂中氮氧化物废气的产生速度并不是固定的,氮氧化物废气的产生速度会随着工厂的工作效率变化而变化,因此也会使混合气体进入脱硝塔内的速度也产生变化,氮氧化物废气产出的多了,混合气体的速度会变快,大部分的混合气体会被冲向远离进入口的一侧,与脱硝塔该侧的催化剂进行反应,氮氧化物废气产出的少了,混合气体的速度会变慢,大部分的混合气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与脱硝塔中靠近进入口一侧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固定的导流格栅和导流板只能对混合气体的流向进行大致的改变,无法针对混合气体的速度变化进行调整,速度不断变化的混合气体最终会导致催化剂磨损消耗不均匀,使催化剂容易堵塞或者坍塌,影响SCR脱硝反应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包括一级导流单元,所述一级导流单元设置在脱硝塔顶端且与进气道连接,其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脱硝塔顶板内侧的下方,与顶板之间形成导流腔,混合气体能够从进气道进入到导流腔中,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上端伸入导流腔,其下端伸出导流腔并朝向脱硝塔中的催化剂,所述导风筒以脱硝塔的中线为界分为第一导风筒组和第二导风筒组,靠近所述进气道一侧
的导风筒为第一导风筒组,远离所述进气道一侧的导风筒为第二导风筒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筒远离进风道一侧的筒壁高度高于相对侧筒壁的高度,使所述导风筒更容易被从进气道吹入导流腔中的混合气体带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筒组的导风筒初始状态下被设置为上端朝向进气道一侧,下端斜向下朝向远离进气道一侧,其上端能够在高速气流吹动下朝向远离进气道方向进行摆动,对进入第一导风筒组导风筒的低速混合气体进行导向分流,避免低速的混合气体长期与靠近进气道一侧的催化剂反应导致该侧催化剂磨损老化速度加快;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风筒组的导风筒初始状态下被设置为上下端呈竖直布置,其上端能够在高速气流吹动下朝向远离进气道方向进行摆动,对进入第二导风筒组导风筒的高速混合气体进行导向分流,避免高速的混合气体长期与远离进气道一侧的催化剂反应导致该侧催化剂磨损老化速度加快。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所述脱硝塔的顶板远离进气道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隔离板平行于脱硝塔的顶板设置,从而使导流腔形成与脱硝塔顶板之间能够形成等高的空间,让进入到隔离腔中的混合空气能够均匀的吹动隔离板上转动连接的转动筒。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所述导风筒中设置有螺旋导风模块,所述螺旋导风模块包括固定轴和螺旋叶片,所述固定轴竖直设置在导风筒中间位置,所述螺旋叶片围绕固定轴设置在固定轴与导风筒的内壁之间,所述固定轴能够为螺旋叶片设置提供支撑,所述螺旋叶片与导风筒之间形成螺旋风道,混合气体在经过螺旋风道之后能够被进行充分引导,使其只能沿导风筒的朝向喷出。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所述隔离板在导风筒穿过的位置设置有风筒孔,所述导风筒侧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风筒孔内侧,所述第一导风筒组的导风筒摆动角为角a,角a的角度为10

30度,所述第二导风筒组的导风筒摆动角为角b,角b的角度为5

15度,所述风筒孔的倾斜设置能够限制其中穿过的导风筒的朝向,从而实现对经过导风筒的混合气体的精准流向控制。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筒靠近进气道一侧的筒壁厚度大于对侧筒壁的厚度,其靠近进气道一侧的重量大于对侧筒壁的重量,所述风筒孔的俯视投影形状与导风筒俯视截面的外圈形状相同,在风筒孔的限位下,使第一导风筒组的导风筒在混合气体流速较高时保持竖直状态,并使第二导风筒组的导风筒在混合气体流速较低时能够保持竖直状态。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导风筒的最小长度不小于40cm,确保混合气体在进入所述导风筒之后能够进行充分导流。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在所述脱硝塔中一级导流单元的下方设置有二级整流单元,所述二级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设置有若干整流孔,所述整流孔相对一级导流单元的导风筒交错布置,从而使经过一级导流单元导流的混合气体在穿过二级整流单元时,能够进行整流,使与催化剂进行接触的混合气体的流动更加稳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孔中设置有整流旋板,所述整流旋板的形状包括螺旋形,所述整流旋板的设置能够增加二级整流单元的整流效果。
[0020]作为优选的,所述整流孔中的整流旋板采用无主轴设计,满足整流需求的同时,可以减轻二级整流单元的整体重量。
[0021]一种脱硝反应器,含有如上所述的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所述一级导流单元的导风筒可根据进入脱硝塔内的混合气体的流速进行有针对性的导流方向变化,防止混合气体的流速过快或过慢使其一直冲刷某个位置的催化剂,使不同流速的混合气体都能够得到有效且稳定的正确导流,使其皆能够在脱硝塔内,与催化剂进行充分均匀的催化反应,避免催化剂因磨损消耗不均匀,而出现堵塞或崩塌;
[0024]2.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脱硝反应器,所述导风筒中的螺旋叶片和整流孔中的整流旋板能够利用螺旋的方式对经过的混合气体进行螺旋导流和螺旋整流,能够完全扭转混合气体的流动方向,相比传统旋流板,更稳定,整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导流单元(3),所述一级导流单元(3)设置在脱硝塔(1)顶端且与进气道(2)连接,其包括隔离板(31),所述隔离板(31)设置在脱硝塔(1)顶板内侧的下方,与顶板之间形成导流腔(32),所述隔离板(31)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上端伸入导流腔(32),其下端伸出导流腔(32)并朝向脱硝塔(1)中的催化剂(5),若干导风筒以脱硝塔(1)的中线为界分为第一导风筒组(33)和第二导风筒组(34),靠近所述进气道(2)一侧的为第一导风筒组(33),远离所述进气道(2)一侧的为第二导风筒组(34);所述导风筒远离进风道一侧的筒壁高度均高于相对侧筒壁的高度;所述第一导风筒组(33)的导风筒初始状态下被设置为上端朝向进气道(2)一侧,下端斜向下朝向远离进气道(2)一侧,其上端能够在高速气流吹动下朝向远离进气道(2)方向进行摆动;所述第二导风筒组(34)的导风筒初始状态下被设置为上下端呈竖直布置,其上端能够在高速气流吹动下朝向远离进气道(2)方向进行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塔(1)的顶板远离进气道(2)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隔离板(31)平行于脱硝塔(1)的顶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式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中设置有螺旋导风模块(35),所述螺旋导风模块(35)包括固定轴(36)和螺旋叶片(37),所述固定轴(36)竖直设置在导风筒中间位置,所述螺旋叶片(37)围绕固定轴(36)设置在固定轴(36)与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光武阳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