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25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所述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聚丙烯树脂30份~80份;第二聚丙烯树脂30份~80份;聚乙烯树脂10份~30份;有机硅粉0.5份~1.5份;光稳助剂0.3份~0.6份;工业加工油0.3份~0.5份;以及抗氧助剂0.3份~0.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聚丙烯材料熔融指数,提高聚丙烯材料熔体强度,使其能够用于吹塑成型,并保证吹塑成型均匀度,同时,聚丙烯材料还具有高透光率、高雾度和高扩散效率,可替代光扩散PC材料在LED领域中应用。代光扩散PC材料在LED领域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
,特别涉及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材料是四大通用塑料之一,其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家电、纺织器械、化工、航空航天、采矿冶金、农林渔业、食品加工等领域。但是常规的聚丙烯材料耐熔垂性差、收缩率大、在熔融状态下熔指受温度影响明显,因而不适合注塑后吹塑均匀成型,限制了聚丙烯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0003]随着很多产品的更新迭代,光扩散聚丙烯材料被考虑替代光扩散聚碳酸酯(PC)材料应用于LED行业中,这对聚丙烯材料的成型均匀、透光率、雾度和光扩散性能也提出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
[0007][0008][0009]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和第二聚丙烯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均聚聚丙烯树脂、嵌段聚丙烯树脂、无规聚丙烯树脂或超支化聚丙烯树脂,且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和第二聚丙烯树脂不同。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无规聚丙烯树脂。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无规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超支化聚丙烯树脂。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超支化聚丙烯树脂。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树脂选自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粉为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球状颗粒。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粉的粒径为0.5μm~5μm。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稳助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助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加工油为白油。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0020][002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0022]混合上述的第一聚丙烯树脂、第二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有机硅粉、光稳助剂、工业加工油和抗氧助剂,挤出成型。
[0023]与传统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种聚丙烯树脂的搭配使用,同时加入了聚乙烯树脂,实现降低聚丙烯材料熔融指数,提高聚丙烯材料熔体强度,使其能够用于吹塑成型,并保证吹塑成型均匀度,同时,通过配合加入有机硅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还具有高透光率、高雾度和高扩散效率,可替代光扩散PC材料在LED领域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术语
[0028]除非另外说明或存在矛盾之处,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或短语具有以下含义:
[0029]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和/或”、“或/和”、“及/或”的选择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项目,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用至少两个选自“和/或”、“或/和”、“及/或”的连词组合连接至少三个项目时,应当理解,该技术方案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还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比如,“A及/或B”包括A、B和A+B三种并列方案。又比如,“A,及/或,B,及/或,C,及/或,D”的技术方案,包括A、B、C、D中任一项(也即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也包括A、B、C、D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也即包括A、B、C、D中任两项或任三项的组合,还包括A、B、C、D的四项组合(也即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
[0030]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多个”、“多种”、“多次”、“多元”等,如无特别限定,指在数量上大于2或等于2。例如,“一种或多种”表示一种或大于等于两种。
[0031]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其组合”、“其任意组合”、“其任意组合方式”等中包括所列项目中任两个或任两个以上项目的所有合适的组合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合适的组合方式”、“合适的方式”、“任意合适的方式”等中所述“合适”,以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预期的技术效果为准。
[0033]本专利技术中,涉及“优选”、“更好”、“更佳”、“为宜”仅为描述效果更好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中,涉及“进一步”、“更进一步”、“特别”等用于描述目的,表示内容上的差异,但并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5]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可选地”、“可选的”、“可选”,指可有可无,也即指选自“有”或“无”两种并列方案中的任一种。如果一个技术方案中出现多处“可选”,如无特别说明,且无矛盾之处或相互制约关系,则每项“可选”各自独立。
[0036]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等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重要性或数量。而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起到非穷举式的列举描述目的,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数量的封闭式限定。
[0037]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38]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也即数值范围),如无特别说明,可选的数值分布在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数值端点(即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两个数值端点之间的每一个数值。如无特别说明,当数值区间仅仅指向该数值区间内的整数时,包括该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整数,以及两个端点之间的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和第二聚丙烯树脂分别独立地选自均聚聚丙烯树脂、嵌段聚丙烯树脂、无规聚丙烯树脂或超支化聚丙烯树脂,且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和第二聚丙烯树脂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无规聚丙烯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无规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超支化聚丙烯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丙烯树脂为超支化聚丙烯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聚丙烯吹塑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选自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飞陈勇葛洪柱何征吴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