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5419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以无机硫化物(硫化钾、硫化铵)为硫化剂,硫化剂与活性组份共同浸渍载体制备催化剂,不需要高温处理,不需要氢气还原或惰性气体保护,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活性高等显著特点,可满足CO耐硫变换催化剂预硫化的要求。本申请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安全:整个制备过程没有高温,不涉及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和氢气,安全性有保证;本申请的制备方法环保:制备过程没有有机溶剂排放,环境友好;本申请的硫化剂廉价易得,制造成本低廉。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换催化剂
,尤其涉及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国情是“富煤贫油”,由此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现代煤化工:即以煤为原料通过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最终生产出我们需要的各种原料和产品。例如,合成氨、化肥、城市煤气、甲醇、乙醇、乙二醇、天然气、燃料油、烯烃、芳烃等。而要得到以上这些产品或原料,首先是将煤气化(得到主要为CO等合成气)经水煤汽变换反应后得到氢气,而通过变换反应制氢气就要用CO耐硫变换催化剂。
[0003]工业成品Co

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以氧化态形式存在的,其本身没有活性,使用前必须将其转化成硫化态才具有变换活性,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催化剂硫化。通常催化剂的硫化是在用户工业生产装置内进行,一般称为器内硫化。
[0004]所谓的预硫化是指在CO耐硫变换催化剂出厂以前,在催化剂生产装置中用适当的硫化剂进行硫化处理,预先使催化剂从氧化态转变为硫化态的过程,也称为器外硫化。随着工厂大型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器内预硫化由于使用不便,开车过程不经济、不环保等显著缺点,逐渐会被器外预硫化所取代。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接受和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0005]预硫化的概念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利用专门的预硫化装置,利用硫化氢、二硫化碳或其他易分解的有机硫化物,在氢气存在条件下,通过程序升温完成催化剂的预硫化,然后经钝化处理,最终得到常温条件下不自燃的预硫化型的加氢催化剂;(二)采用升华、熔融或有机溶剂浸渍的方式,将由元素硫、有机硫、有机溶剂以及硫化促进剂组成的硫化剂混合物引入氧化态的加氢催化剂孔隙中,然后在惰性气体存在条件下经升温处理使催化剂部分预硫化,然后将催化剂装入加氢反应器中,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经程序升温完成催化剂的预硫化。
[0006]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硫化工艺,该工艺利用专用预硫化反应器,采用硫化氢为硫化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催化剂由氧化态转化为硫化态,然后用含氧气体或空气进行钝化,使用时装入反应器直接开工,该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并且在钝化过程中会生成硫酸根,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方法:先用含元素硫、含烯烃的有机溶剂在100~120℃处理催化剂,然后在100~300℃用惰性气体处理。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采用含烯烃的溶剂油、植物油、有机硫化物、元素硫等组成硫化剂混合物。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在含烯烃的溶剂油、植物油、有机硫化物、元素硫等组成的硫化剂混合物中添加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缓解硫化过程中热量集中释放的问题。中国专利85107953采用石油溶剂溶解和稀释元素硫、多硫化物得到硫化剂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于50~100℃条件下浸渍到加氢催化剂上,然后在无氢气气氛中、低于275℃条件下将活性金属进行硫化,再在高于275℃条件下进行活化。中国专利
91101805.7采用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硫化物得到硫化剂混合物,浸渍到加氢催化剂孔隙中,然后在高于250℃、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硫化处理。现有技术公开了先将含烯烃的组分、元素硫和助剂混合,在100~220℃条件下加热30min以上,然后加入催化剂进行浸渍,再于100~300℃条件下用惰性气体处理60min以上。以上均为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技术,关于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究目前仍然很少。现有技术公开报道了一种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硫化剂和活性组分一起加入催化剂前驱物粉体中,经挤条成型,然后经2次焙烧:第一次焙烧在含1~15%氢气的氮气、温度250~350℃条件下焙烧1~8h;第二次焙烧在纯氮气、温度400~600℃条件下焙烧1~6h;将焙烧好的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降温至室温,再用含1~15%氧气的氮气进行钝化,最终得到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
[0007]综上所述,目前报道的预硫化技术普遍需要采用有机物作溶剂、有机硫作为硫化剂的来源,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催化剂制备成氧化态,然后浸渍硫化剂,经氢气升温硫化,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冷却,还需要钝化处理,存在工艺流程复杂、有机溶剂排放、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缺点,而且在钝化过程中会生成硫酸根,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0008]因此开发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含有机溶剂、不用易燃易爆的氢气、无需钝化处理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无机硫化物和活性组分;
[0011]其中,所述载体包括γ

氧化铝、多孔铝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2]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氧化钴和氧化钼。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所述无机硫化物包括硫化钾、硫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钼源、无机硫化物混合后,加入氨水,搅拌得到第一溶液;
[0016]向钴源中加入氨水,搅拌得到第二溶液;
[0017]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混合后搅拌,然后加入载体,继续搅拌后于60~110℃下干燥2~12h,即得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
[0018]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钼源包括钼酸铵、氧化钼、钼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钴源包括碳酸钴、乙酸钴、硝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钼源、无机硫化物混合后,再加入碳酸钾、氨水、水,搅拌得到第一溶液。
[0021]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钼源、无机硫化物、
碳酸钾、氨水、水的质量体积比为(7~11)g:(7~11)g:(0~10)g:(15~25)mL:(15~25)mL;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0~30%。
[0022]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向钴源中加入氨水,搅拌得到第二溶液的步骤中,所述钴源、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g:(10~20)mL;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0~30%。
[0023]优选的是,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钼源与所述载体的质量比为(7~8):(81~85)。
[002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或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无机硫化物和活性组分;其中,所述载体包括γ

氧化铝、多孔铝酸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氧化钴和氧化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硫化物包括硫化钾、硫化铵中的至少一种。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钼源、无机硫化物混合后,加入氨水,搅拌得到第一溶液;向钴源中加入氨水,搅拌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混合后搅拌,然后加入载体,继续搅拌后于60~110℃下干燥2~12h,即得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钼源包括钼酸铵、氧化钼、钼酸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硫化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包括碳酸钴、乙酸钴、硝酸钴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馨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禾谷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