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调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67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包括零点检测模块、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检测电源端、MCU模块的MCU电源端与电源模块连接;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与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连接;其中,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交流电的零点数据并传输至所述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点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端组之间的通断时间,以此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尖峰电流的影响且能将LED灯完全关断的可控硅调光装置方案。控硅调光装置方案。控硅调光装置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硅调光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可控硅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可控硅控制LED灯的方案在对AC交流电进行斩波的时候,可控硅关断瞬间容易产生一个尖峰电流,为了保护可控硅不被损坏,通常会在可控硅两端加入一个RC吸收电路,但是交流电会从该吸收电路流过,又因LED灯需要的供电电压很低,导致LED灯不能完全关断。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尖峰电流的影响且能将LED灯完全关断的相关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尖峰电流的影响且能将LED灯完全关断的相关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的可控硅控制LED灯的方案因通过RC吸收电路降低尖峰电流的影响而导致的LED灯不能完全关断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包括零点检测模块、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
[0006]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交流电输入端组、零点信号输出端、零点检测电源端;
[0007]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交流电输出端组;
[0008]所述MCU模块包括信号控制输出端组、零点信号输入端、MCU电源端;
[0009]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0]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检测电源端、所述MCU模块的MCU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11]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与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连接;
[0012]其中,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交流电的零点数据并传输至所述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点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端组之间的通断时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整流桥、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0014]所述第一整流桥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输入端连接;
[0015]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C级输出端依次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
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E极输出端接地连接;
[0016]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N路可控硅电路;
[0018]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信号控制输入端、交流电输出端;
[0019]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包括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
[0020]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之间连接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
[0021]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一对一连接;
[0022]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输出端组合构成交流电输出端组;
[0023]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
[0025]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26]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
[0027]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并作为交流电输出端;
[0028]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0029]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阳极作为信号控制输入端;
[0030]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0031]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0032]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3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为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耦合器。
[0034]进一步的,N等于3。
[0035]进一步的,所述MCU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六电阻;
[0036]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第一信号控制数据端、第二信号控制数据端、第三信号控制数据端、零点信号数据端、芯片电源端、复位数据端;
[0037]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共3路可控硅电路;
[0038]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
[0039]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
[0040]所述第三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三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
[0041]所述零点信号数据端与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连接;
[0042]所述芯片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0043]所述复位数据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
[0044]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0045]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46]进一步的,还包括蓝牙模块;
[0047]所述蓝牙模块包括蓝牙芯片、第四电容、第七电阻;
[0048]所述蓝牙芯片包括蓝牙芯片接地端、蓝牙芯片电源端、蓝牙芯片复位端、蓝牙信号接收端、蓝牙信号发送端;
[0049]所述主控芯片还包括蓝牙接收数据端、蓝牙发送数据端;
[0050]所述蓝牙芯片接地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并接地;
[0051]所述蓝牙芯片电源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52]所述蓝牙芯片复位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
[0053]所述蓝牙信号接收端与所述蓝牙发送数据端连接;
[0054]所述蓝牙信号发送端与所述蓝牙接收数据端连接;
[0055]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5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双向TVS二极管、X电容、第二整流桥、电感、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一EC电容、第二EC电容、第三EC电容、第四EC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电源管理芯片、Y电容、变压器、降压芯片;
[0057]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启动电压端、电源芯片电源端、反馈端、电流补偿端、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第三接地端;
[0058]所述变压器包括一次侧第一线圈第一端、一次侧第一线圈第二端、一次侧第二线圈第一端、一次侧第二线圈第二端、二次侧第一端、二次侧第二端;
[0059]所述降压芯片包括电压输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点检测模块、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交流电输入端组、零点信号输出端、零点检测电源端;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交流电输出端组;所述MCU模块包括信号控制输出端组、零点信号输入端、MCU电源端;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检测电源端、所述MCU模块的MCU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入端组与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连接;其中,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交流电的零点数据并传输至所述MCU模块,所述MCU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零点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交流电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出端组之间的通断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点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整流桥、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整流桥的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负极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C级输出端依次与所述MCU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E极输出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N路可控硅电路;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信号控制输入端、交流电输出端;所述MCU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出端组包括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火线输入端之间连接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组;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信号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N个信号控制输出端一对一连接;所述N路可控硅电路中的交流电输出端组合构成交流电输出端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路包括双向可控硅、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一主电极作为交流电火线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的第二主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并作为交流电输出端;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阳极作为信号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阴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为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耦合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N等于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硅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六电阻;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第一信号控制数据端、第二信号控制数据端、第三信号控制数据端、零点信号数据端、芯片电源端、复位数据端;所述可控硅电压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共3路可控硅电路;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控制数据端与所述第三可控硅电路的信号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点信号数据端与所述零点检测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数据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百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圣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