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君专利>正文

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65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样测量装置,涉及采油地质检测相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取样杆,取样杆的表侧开设有储存口,储存口沿着取样杆呈环形阶梯式均布设置有四个;取样杆的下侧固定有驱动螺旋钻头,所述驱动螺旋钻头由电机和钻头组成;储存口内部的靠外侧部位均设置有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四边侧与对应的储存口四侧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个高度不同的储存口,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提高取样测量的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的弧形挡板,能够有效防止不同深度的土壤进入到储存口的内部,以此保证土壤测量的数值准确。以此保证土壤测量的数值准确。以此保证土壤测量的数值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采油地质检测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样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油工程的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井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井和原油采收率,为了能够保证采油工程的准确性,一般会对油田周边的地质进行勘查,因此就需使用到相应的取样测量装置,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采油地质取样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其不具备对各层地质的土壤进行采集,因此在需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时,需要进行多次取样,此种方式会降低取样测量的工作效率;
[0004]2、在使用地质取样测量装置时,土壤取样后会导致不同深度的土壤出现混合的情况,从而导致取样测量的数值不准确。
[0005]因此,现有的取样测量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样测量装置,通过四个高度不同的储存口,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提高取样测量的工作效率,同时设置的弧形挡板,能够有效防止不同深度的土壤进入到储存口的内部,以此保证土壤测量的数值准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包括取样杆,取样杆的表侧开设有储存口,储存口沿着取样杆呈环形阶梯式均布设置有四个;
[0009]取样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旋钻头,所述驱动螺旋钻头由电机和钻头组成;
[0010]储存口内部的靠外侧部位均设置有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四边侧与对应的储存口四侧面相贴合。
[0011]进一步地,储存口的上侧对应弧形挡板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弧形口,且弧形口的高度与弧形挡板的高度一致。
[0012]进一步地,储存口上方的取样杆表侧均开设有条形凹口,每个储存口上侧的条形凹口上端面位于取样杆表侧的高度位置一致。
[0013]进一步地,取样杆的表侧套设有移动环板,移动环板的内侧对应条形凹口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条形板,且条形板的下端穿过条形板与弧形挡板的上侧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移动环板上方的取样杆表侧固定有安装环,移动环板与条形凹口上端面的距离与储存口的高度一致,安装环与移动环板之间固定有弹簧。
[0015]进一步地,取样杆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表侧固定有递进板。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四个高度不同的储存口,当驱动螺旋组头带动取样杆旋转钻入地下后,会使用取样杆表侧的储存口也会位于不同深度的地下位置,进而当取样杆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后,移动环板与地面相接,此时取样杆会继续向下移动,因此移动环板会向安装板的方向移动,进而移动环板带动弧形挡板移动到弧形口的内部,此时储存口打开,使土壤进入到储存口的内部,从而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提高取样测量的工作效率。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弧形挡板,当取样杆在地下移动时,取样杆会向上移动,进而地面不在对移动环板推挤,由此移动环板复位,并使弧形挡板在弧形口的内部重新移动到储存口的位置,且将储存口挡住,以此防止土壤的滑落,同时弧形挡板将储存口挡住,有效防止不同深度的土壤进入到储存口的内部,以此保证土壤测量的数值准确。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取样杆的结构图;
[0022]图3为移动环板和弧形挡板的结构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取样杆;101、安装环;102、弧形口;103、储存口;104、条形凹口;2、移动环板;201、条形板;3、安装板;301、递进板;4、弧形挡板;5、驱动螺旋钻头;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包括取样杆1,取样杆1的表侧开设有储存口103,储存口103沿着取样杆1呈环形阶梯式均布设置有四个;取样杆1的下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旋钻头5;驱动螺旋钻头5由电机和钻头组成,储存口103内部的靠外侧部位均设置有弧形挡板4,且弧形挡板4的四边侧与对应的储存口103四侧面相贴合,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需要对采油地质进行土壤取样时,首先将取样杆1与外部丝杠连接,并由外部丝杠带动取样杆1上下移动,同时控制驱动螺旋钻头5旋转,因此驱动螺旋钻头5会钻入地下,并会带动取样杆1钻入到地下,由此当移动环板2与地面相接后,此时取样杆1会继续向下移动,因此移动环板2会向安装板3的方向移动,进而移动环板2带动弧形挡板4移动到弧形口102的内部,此时储存口103打开,当时四个不同的储存口103位于不同深度的地下位置,并使土壤进入到储存口103的内部,因此在将取样杆1移动后,取样杆1向上移动,进而地面不在对移动环板2推挤,由此移动环板2复位,并使弧形挡板4在弧形口102的内部重新移动到储存口103的位置,且将储存口103挡住,以此防止土壤的滑落。
[0027]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储存口103的上侧对应弧形挡板4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弧形口
102,且弧形口102的高度与弧形挡板4的高度一致,储存口103上方的取样杆1表侧均开设有条形凹口104,每个储存口103上侧的条形凹口104上端面位于取样杆1表侧的高度位置一致,取样杆1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表侧固定有递进板301,在与外部丝杠连接时,可通过递进板301与外部丝杠上的滚珠座连接,由此外部丝杠带动递进板301移动时,不会受到移动环板2和安装板3的妨碍。
[0028]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取样杆1的表侧套设有移动环板2,移动环板2的内侧对应条形凹口104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条形板201,且条形板201的下端穿过条形板201与弧形挡板4的上侧固定连接,当移动环板2在移动时,移动环板2会带动条形板201在条形凹口104的内部移动,移动环板2上方的取样杆1表侧固定有安装环101,移动环板2与条形凹口104上端面的距离与储存口103的高度一致,安装环101与移动环板2之间固定有弹簧6,当移动环板2向安装板3的方向移动时,移动环板2会对弹簧6进行挤压,由此在移动环板2复位后,弹簧6也会对移动环板2进行推挤,以此使移动环板2在不受到外力推挤时,移动环板2的位置不会轻易的上下移动。
[002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包括取样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杆(1)的表侧开设有储存口(103),所述储存口(103)沿着所述取样杆(1)呈环形阶梯式均布设置有四个;所述取样杆(1)的下侧转动连接有驱动螺旋钻头(5),所述驱动螺旋钻头(5)由电机和钻头组成;所述储存口(103)内部的靠外侧部位均设置有弧形挡板(4),且所述弧形挡板(4)的四边侧与对应的所述储存口(103)四侧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口(103)的上侧对应所述弧形挡板(4)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弧形口(102),且所述弧形口(102)的高度与所述弧形挡板(4)的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口(103)上方的所述取样杆(1)表侧均开设有条形凹口(104),每个所述储存口(103)上侧的所述条形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君杨旭龙杨华孙兴军刘霁漩刘洪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