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47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其包括左底板、右底板、领面定组件、领里定组件、左盖板以及右盖板;在左、右底板侧设置缝合线通槽和挡条,在缝合线通槽下部竖向设置暗线缝合通槽;缝合线通槽和挡条,沿暗线缝合通槽在托领面与托领里下部缝合暗线后,右底板与左底板扣合后,托领里与托领面对应重合,右缝合线通槽和左缝合线通槽重合,沿右缝合线通槽进行托领外口缝合,缝合的线迹规整,顺直;防滑板条A和防滑板条B均为砂纸或砂布条,防止裁片移位,圆形磁铁相吸合夹紧裁片。圆形磁铁相吸合夹紧裁片。圆形磁铁相吸合夹紧裁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属于服装工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某种套头式作训服的制作中,为了方便穿脱,需要缝制托领,托领由托领面和托领里构成,托领面和托领里均为左、右对称的两片,需将其缝合在作训服领口的左、右两侧,在制作之前需要分别画托领面左、右周圈净印,托领里左、右周圈净印,先缝合左、右托领面下部暗线,左、右托领里下部暗线,再缝合托领面、里外口暗线,此操作极为繁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缝合时线迹跑偏或托领面、里移位,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工序、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包括透明的左底板、柔性连接在左底板一侧的右底板、柔性连接在左底板上的领面定组件、柔性连接在右底板上的领里定组件、柔性设置在领面定组件上方的左盖板以及柔性设置在领里定组件上方的右盖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两侧及下侧设置扣合后相重合的缝合线通槽,在左底板和右底板左上方分别设置与领口形状匹配的挡条,缝合线通槽与挡条围合的形状与托领形状相匹配;在左底板、右底板、左盖板和右盖板下部竖向设置暗线缝合通槽;所述领面定组件和领里定组件对称设置且扣合后均位于对应的缝合线通槽内侧。
[0006]本技术所述领面定组件包括与左底板上方柔性连接的左领面压板、与左领面压板右侧柔性连接的右领面翻折压板、与左领面压板下侧柔性连接的左下翻板A以及与右领面翻折压板下侧柔性连接的右下翻板A;所述左领面压板和右领面翻折压板对称设置,左下翻板A和右下翻板A之间的间隙与暗线缝合通槽重合;所述左盖板上侧边与左底板上侧顶面柔性连接;左盖板向下翻折与左领面压板或右领面翻折压板扣合;所述领里定组件包括与右底板上方柔性连接的左领里压板、与左领里压板右侧柔性连接的右领里翻折压板、与左领里压板下侧柔性连接的左下翻板B以及与右领里翻折压板下侧柔性连接的右下翻板B;所述左领里压板和右领里翻折压板对称设置,左下翻板B和右下翻板B对称设置;所述右盖板上侧边与右底板上侧顶面柔性连接;右盖板向下翻折与左领里压板或右领里翻折压板扣合。
[0007]本技术右领面翻折压板翻折扣合在左领面压板上后,在右领面翻折压板顶面上侧柔性连接防止领面移位的右领面限位板;右领里翻折压板翻折扣合在左领里压板上后,在右领里翻折压板顶面上侧柔性连接防止领里移位的右领里限位板。
[0008]本技术所述缝合线通槽与暗线缝合通槽呈十字交叉设置;缝合线通槽缝合线通槽为两侧边相等且向外倾斜的U形,缝合线通槽包括设置在左底板上的左缝合线通槽和
设置在右底板上的右缝合线通槽。
[0009]本技术所述暗线缝合通槽包括设置在左缝合线通槽区域下部的左暗线缝合通槽A、设置在右缝合线通槽区域下部的右暗线缝合通槽A、设置在左盖板下部的左暗线缝合通槽B以及设置在右盖板下部的右暗线缝合通槽B;左盖板扣合后,左暗线缝合通槽B与左暗线缝合通槽A重合;右盖板扣合后,右暗线缝合通槽B与右暗线缝合通槽A重合。
[0010]本技术所述挡条包括设置在左底板上的左海绵挡条A、设置在右领面翻折压板上的左海绵挡条B、设置在右底板上的右海绵挡条A以及设置在右领里翻折压板上的右海绵挡条B;所述左海绵挡条A位于左缝合线通槽左端内侧,右海绵挡条A位于右缝合线通槽左端内侧;右领面翻折压板翻折扣合在左领面压板上后,所述左海绵挡条B位于右领面翻折压板顶面;右领里翻折压板翻折扣合在左领里压板上后,所述右海绵挡条B位于右领里翻折压板顶面。
[0011]本技术在左缝合线通槽和右缝合线通槽的扣合面的内侧和外侧设置防滑板条A,左缝合线通槽和右缝合线通槽中心位置对称设置长度相同的防滑板条B,所述防滑板条A和防滑板条B对应设置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
[0012]本技术在左底板、领面定组件、左盖板、右底板、领里定组件和右盖板上均对应设置圆形磁铁嵌入孔,在圆形磁铁嵌入孔内嵌置相匹配的圆形磁铁,相应的左底板、领面定组件、左盖板、右底板、领里定组件、右盖板扣合后,对应的圆形磁铁相吸合。
[0013]本技术所述柔性连接为胶布或透明胶带连接。
[0014]本技术所述防滑板条A和防滑板条均为砂纸或砂布。
[0015]本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缝合线通槽与挡条围合的形状与托领形状相匹配,便于确定托领的摆放位置;左领面压板和右领面翻折压板对称设置,左下翻板A和右下翻板A之间的间隙与暗线缝合通槽重合,右下翻板A位于左下翻板A上时,其右侧边不遮挡暗线缝合通槽;左下翻板B和右下翻板B对称设置,左下翻板B和右下翻板B之间的间隙与暗线缝合通槽重合,右下翻板B位于左下翻板B上时,其右侧边不遮挡暗线缝合通槽;右领面限位板的长度小于右领面翻折压板的长度;右领里限位板的长度小于右领里翻折压板的长度;在工作时,右领面限位板和右领里限位板均不会遮托领面、里暗线的缝合;左领面压板和右领面翻折压板扣合或展开后均位于左缝合线通槽内侧,工作时不遮挡左缝合线通槽,左领里压板和右领里翻折压板扣合或展开均位于右缝合线通槽内侧,工作时不遮挡右缝合线通槽;右底板与左底板扣合后,托领里与托领面对应重合,右缝合线通槽和左缝合线通槽重合,沿右缝合线通槽进行托领外口缝合,完成托领面、里的缝合,缝合的线迹规整,顺直;防滑板条A和防滑板条B均为砂纸或砂布条,防止裁片移位,圆形磁铁相吸合夹紧裁片。
[0016]本技术各层板均为厚度0.5mm和1.5mm的PVC胶板制作,可清楚观察托领面、托领里在摆放时是否平整、移位等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使用本技术模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托领面、里的缝制,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扣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为本技术左底板和右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的进行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与自动运模机机针临近的方位为上,远离机针方位为下。
[0021]本技术所述托领包括两侧及底部相缝合的托领面和托领里,托领面和托领里均为左、右对称的两片。
[0022]如附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模具包括透明的左底板1、柔性连接在左底板1一侧的右底板2、柔性连接在左底板1上的领面定组件、柔性连接在右底板2上的领里定组件、柔性设置在领面定组件上方的左盖板3以及柔性设置在领里定组件上方的右盖板4;所述左底板1和右底板2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两侧及下侧设置扣合后相重合的缝合线通槽,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左上方分别设置与领口形状匹配的挡条,缝合线通槽与挡条围合的形状与托领形状相匹配;在左底板1、右底板2、左盖板3和右盖板4下部竖向设置暗线缝合通槽,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的左底板(1)、柔性连接在左底板(1)一侧的右底板(2)、柔性连接在左底板(1)上的领面定组件、柔性连接在右底板(2)上的领里定组件、柔性设置在领面定组件上方的左盖板(3)以及柔性设置在领里定组件上方的右盖板(4);所述左底板(1)和右底板(2)结构相同且相对称;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两侧及下侧设置扣合后相重合的缝合线通槽,在左底板(1)和右底板(2)左上方分别设置与领口形状匹配的挡条,缝合线通槽与挡条围合的形状与托领形状相匹配;在左底板(1)、右底板(2)、左盖板(3)和右盖板(4)下部竖向设置暗线缝合通槽;所述领面定组件和领里定组件对称设置且扣合后均位于对应的缝合线通槽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领面定组件包括与左底板(1)上方柔性连接的左领面压板(51)、与左领面压板(51)右侧柔性连接的右领面翻折压板(61)、与左领面压板(51)下侧柔性连接的左下翻板A(71)以及与右领面翻折压板(61)下侧柔性连接的右下翻板A(81);所述左领面压板(51)和右领面翻折压板(61)对称设置,左下翻板A(71)和右下翻板A(81)之间的间隙与暗线缝合通槽重合;所述左盖板(3)上侧边与左底板(1)上侧顶面柔性连接;左盖板(3)向下翻折与左领面压板(51)或右领面翻折压板(61)扣合;所述领里定组件包括与右底板(2)上方柔性连接的左领里压板(52)、与左领里压板(52)右侧柔性连接的右领里翻折压板(62)、与左领里压板(52)下侧柔性连接的左下翻板B(72)以及与右领里翻折压板(62)下侧柔性连接的右下翻板B(82);所述左领里压板(52)和右领里翻折压板(62)对称设置,左下翻板B(72)和右下翻板B(82)对称设置;所述右盖板(4)上侧边与右底板(2)上侧顶面柔性连接;右盖板(4)向下翻折与左领里压板(52)或右领里翻折压板(62)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右领面翻折压板(61)翻折扣合在左领面压板(51)上后,在右领面翻折压板(61)顶面上侧柔性连接防止领面移位的右领面限位板(63);右领里翻折压板(62)翻折扣合在左领里压板(52)上后,在右领里翻折压板(62)顶面上侧柔性连接防止领里移位的右领里限位板(6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托领缝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通槽与暗线缝合通槽呈十字交叉设置;缝合线通槽缝合线通槽为两侧边相等且向外倾斜的U形,缝合线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红李景亮张晓箐刘云张喆杨增凯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