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及其定子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44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马达及其定子罩。所述马达包含定子及定子罩,该定子罩具有外筒体、结合部及容置空间,该外筒体具有内侧壁,该定子罩用以罩盖该定子,并以该结合部接触该定子,使该定子罩与该定子结合成一体,且当该定子及该定子罩设置于基座时,可防止水气及盐雾破坏该定子。该定子。该定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及其定子罩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马达及其定子罩,特别是一种防止水气及盐雾损害定子的马达及其定子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习知的散热风扇是以马达驱动扇轮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当该散热风扇被装设于具有盐雾或潮湿的环境中时,盐雾及水气会侵蚀该马达的定子,而造成该定子损坏无法驱动该扇轮。
[0003]为克服盐雾及水气侵蚀该定子问题,会使用模封技术,先将该定子设置于模具中,再将流体封胶材灌注于该模具中,使该流体封胶材包覆该定子,并固化该流体封胶材,使该定子被封装于该流体封胶材中。
[0004]然而,由于该模封技术需使用大量的封胶材,且在该流体封胶材固化后需进行脱模及修边程序,因而增加制造成本,此外,固化该流体封胶材的时间冗长,相对地影响该散热风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马达及其定子罩,其可防止水气及盐雾破坏该马达的定子,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增加生产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一种马达包含定子及定子罩,该定子罩具有外筒体、结合部及容置空间,该外筒体具有内侧壁,该外筒体与该结合部一体形成,该结合部凸设于该内侧壁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定子罩罩盖该定子,该定子罩以该结合部接触该定子。
[0007]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凸肋,该第一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第一凸肋抵触该定子的磁极面,使该磁极面与该外筒体的该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0008]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定子具有多个靴部,相邻的各该靴部间具有槽开口,该第二凸肋嵌入于该槽开口中,且该第二凸肋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
[0009]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定子具有多个靴部,相邻的各该靴部间具有槽开口,该第二凸肋嵌入于该槽开口中,该第二凸肋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
[0010]较佳地,该第一凸肋及该第二凸肋间隔排列于该内侧壁。
[0011]较佳地,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一凸肋的厚度小于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二凸肋的厚度。
[0012]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多个第一凸肋及/或多个第二凸肋时,所述第一凸肋对称地凸设于该内侧壁,所述第二凸肋对称地凸设于该内侧壁。
[0013]较佳地,另包含轴管,该定子套设于该轴管,该定子罩具有内筒体及顶盖,该顶盖的二端分别连接该外筒体及该内筒体,该定子罩以该内筒体抵触该轴管。
[0014]较佳地,另包含基座,该轴管设置于该基座,该定子罩以该外筒体抵触该基座,使套设于该轴管的该定子被限制于该轴管、该定子罩及该基座之间。
[0015]较佳地,该轴管、该定子罩及该基座之间构成的气密空间,该定子被密闭于气密空间中。
[0016]较佳地,该基座具有环凸缘,该环凸缘位于该轴管外侧,该定子罩以该外筒体抵触该环凸缘,使该轴管、该定子罩及该基座构成的该气密空间。
[0017]较佳地,另包含电路板及密封体,该基座具有容置槽,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槽中并与该定子电性连接,该密封体填充于容置槽中并包覆该电路板。
[0018]较佳地,另包含挡止件,该挡止件设置于该轴管中,该密封体覆盖该挡止件。
[0019]较佳地,另包含封胶,该封胶设置于该内筒体与该轴管之间的接触缘,并密封该接触缘。
[0020]本技术的一种马达的定子罩,其具有外筒体、结合部及容置空间,该外筒体具有内侧壁,其特征在于:该外筒体与该结合部一体形成,该结合部凸设于该内侧壁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定子罩用以罩盖定子,并使该结合部接触该定子。
[0021]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凸肋,该第一凸肋用以抵触该定子的磁极面,使该磁极面与该外筒体的该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0022]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用以设置于该定子的多个靴部之间的槽开口中,并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
[0023]较佳地,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用以设置于该定子的多个靴部之间的槽开口中,并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
[0024]较佳地,具有内筒体及顶盖,该顶盖的二端分别连接该外筒体及该内筒体,该定子罩以该内筒体抵触用以供该定子套设的轴管。
[0025]较佳地,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一凸肋的厚度小于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二凸肋的厚度。
[0026]本技术借由该定子罩该结合部接触该定子,使该定子罩与该定子结合成一体,且借由该定子罩罩盖该定子以防止水气及盐雾破坏该定子,并可降低制造成本及增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本技术的马达的立体图。
[0028]图2:本技术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3:本技术的马达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4:本技术的定子罩的立体图。
[0031]图5:本技术的定子罩的剖视图。
[0032]图6:本技术的马达的剖视图。
[0033]图7:本技术的马达的剖视图。
[0034]图8:本技术的马达的剖视图。
[00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6]100:马达
ꢀꢀꢀꢀꢀꢀꢀꢀꢀꢀꢀꢀꢀꢀꢀꢀꢀꢀꢀꢀꢀꢀꢀꢀꢀꢀꢀ
110:轴管
[0037]120:定子
ꢀꢀꢀꢀꢀꢀꢀꢀꢀꢀꢀꢀꢀꢀꢀꢀꢀꢀꢀꢀꢀꢀꢀꢀꢀꢀꢀ
121:磁极面
[0038]122:靴部
ꢀꢀꢀꢀꢀꢀꢀꢀꢀꢀꢀꢀꢀꢀꢀꢀꢀꢀꢀꢀꢀꢀꢀꢀꢀꢀꢀ
123:槽开口
[0039]130:定子罩
ꢀꢀꢀꢀꢀꢀꢀꢀꢀꢀꢀꢀꢀꢀꢀꢀꢀꢀꢀꢀꢀꢀꢀꢀꢀ
131:外筒体
[0040]131a:内侧壁
ꢀꢀꢀꢀꢀꢀꢀꢀꢀꢀꢀꢀꢀꢀꢀꢀꢀꢀꢀꢀꢀꢀꢀꢀ
132:内筒体
[0041]133:顶盖
ꢀꢀꢀꢀꢀꢀꢀꢀꢀꢀꢀꢀꢀꢀꢀꢀꢀꢀꢀꢀꢀꢀꢀꢀꢀꢀꢀ
134:结合部
[0042]134a:第一凸肋
ꢀꢀꢀꢀꢀꢀꢀꢀꢀꢀꢀꢀꢀꢀꢀꢀꢀꢀꢀꢀꢀꢀ
134b:第二凸肋
[0043]135:容置空间
ꢀꢀꢀꢀꢀꢀꢀꢀꢀꢀꢀꢀꢀꢀꢀꢀꢀꢀꢀꢀꢀꢀꢀ
140:基座
[0044]141:环凸缘
ꢀꢀꢀꢀꢀꢀꢀꢀꢀꢀꢀꢀꢀꢀꢀꢀꢀꢀꢀꢀꢀꢀꢀꢀꢀ
142:容置槽
[0045]150:电路板
ꢀꢀꢀꢀꢀꢀꢀꢀꢀꢀꢀꢀꢀꢀꢀꢀꢀꢀꢀꢀꢀꢀꢀꢀꢀ
160:密封体
[0046]170:挡止件
ꢀꢀꢀꢀꢀꢀꢀꢀꢀꢀꢀꢀꢀꢀꢀꢀꢀꢀꢀꢀꢀꢀꢀꢀꢀ
180:封胶
[0047]190:轴承
ꢀꢀꢀꢀꢀꢀꢀꢀꢀꢀꢀꢀꢀꢀꢀꢀꢀꢀꢀꢀꢀꢀꢀꢀꢀꢀꢀ
G:间隙
[0048]W:接触缘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含:定子;以及定子罩,具有外筒体、结合部及容置空间,该外筒体具有内侧壁,该外筒体与该结合部一体形成,该结合部凸设于该内侧壁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定子罩罩盖该定子,该定子罩以该结合部接触该定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凸肋,该第一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第一凸肋抵触该定子的磁极面,使该磁极面与该外筒体的该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定子具有多个靴部,相邻的各该靴部间具有槽开口,该第二凸肋嵌入于该槽开口中,且该第二凸肋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凸肋,该第二凸肋,凸出于该内侧壁,该定子具有多个靴部,相邻的各该靴部间具有槽开口,该第二凸肋嵌入于该槽开口中,该第二凸肋抵触位于该槽开口二侧的各该靴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肋及该第二凸肋间隔排列于该内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一凸肋的厚度小于凸出于该内侧壁的该第二凸肋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包含多个第一凸肋及/或多个第二凸肋时,所述第一凸肋对称地凸设于该内侧壁,所述第二凸肋对称地凸设于该内侧壁。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另包含轴管,该定子套设于该轴管,该定子罩具有内筒体及顶盖,该顶盖的二端分别连接该外筒体及该内筒体,该定子罩以该内筒体抵触该轴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另包含基座,该轴管设置于该基座,该定子罩以该外筒体抵触该基座,使套设于该轴管的该定子被限制于该轴管、该定子罩及该基座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该定子罩及该基座之间构成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咏盛林哲安萧铉桦
申请(专利权)人:欣瑞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