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定位仪及椎体序列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5336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体序列定位仪及椎体序列匹配方法,所述椎体序列匹配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MRI矢状位图像和CT矢状位图像;利用定位仪分别从MRI矢状位图像和CT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定位椎体;根据定位椎体进行椎体序列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常规脊椎的CT矢状位图像和MRI矢状位图像上特征性点和特征性观察层的确定,从而实现了CT矢状位图像和MRI矢状位图像上椎体序列匹配。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可在胸椎CT和MRI矢状位图像上制定一个新的在腹腔干根部的定位标记并完成两种图像的椎体序列匹配,相比于常规的以骶骨或枢椎作为定位标记的椎体序列匹配方法,不需要扩大CT扫描范围或加做磁共振颈椎或者腰椎矢状位定位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且简单易行。且简单易行。且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体定位仪及椎体序列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椎序列匹配
,具体涉及一种椎体定位仪及椎体序列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柱疾病诊治过程中,常需同时使用磁共振和CT影像检查来明确病变性质。在根据两种图像进行临床诊断时,必须进行准确的椎体序列匹配,否则将导致两种影像的信息错位,进而影响疾病性质的判断。若由此制定了错误的手术节段,将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脊柱为头尾侧纵向结构,在矢状位脊柱影像上才能直观、准确地观察椎体序列或病变的头尾侧边界。且在CT和磁共振矢状位图像上进行椎体序列匹配时,必须借助两种影像上都可见的同一标记进行定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以脊柱最头端的枢椎或者最尾侧的骶椎作为标记,因为二者具有容易辨识的特殊形态。
[0003]胸部CT成为入院常规检查,虽然包括了胸椎的影像信息,但由于扫描范围未包括上述常规定位标记,无法和磁共振之间准确进行椎体序列匹配,常需要再加做更大扫描范围的CT检查。同时,目前常规的胸椎 MRI扫描范围不包括最头端的枢椎和最尾侧的骶椎,必须加做颈椎或者腰椎的矢状位定位图像才能保证常规定位方法的准确性。
[0004]综上,目前在常规扫描范围下的胸椎MRI和CT矢状位图像上,椎体序列匹配缺乏定位标记,必须同时扩大CT扫描范围并加做磁共振颈椎或者腰椎矢状位定位图像,才能保证胸椎CT和磁共振矢状位图像间椎体序列匹配的准确性,而这会增加检查费用和辐射剂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体定位仪及椎体序列匹配方法。
[0006]第一方面,一种椎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定位仪为透明状;所述椎体定位仪包括若干以焦点为中心辐射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包括基准刻度线,所述椎体定位仪还包括若干与所述基准刻度线垂直的定位线。
[0007]优选地,各个刻度线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0
°

[0008]优选地,各个定位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
[0009]优选地,所述椎体定位仪为扇形,所述椎体定位仪包括0
°‑
90
°
的刻度线,所述基准刻度线为0
°

[0010]第二方面,一种椎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A1:获取脊椎的目标矢状位图像,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
[0012]步骤A2,根据所述定位仪、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确定出定位椎体。
[0013]优选地,步骤A1中,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包括:
[0014]A11,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所述目标血管、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形成“Π”形结构,第
一分支血管在第二分支血管上方;
[0015]A12,根据所述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确定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
[0016]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根据所述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确定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的方法包括:
[0017]A121,从可见分支血管的层面中确定出第一观察层,从“Π”形结构中确定出标记点,其中,所述第一观察层为第一分支血管或第二分支血管根部最宽的层面,所述标记点为目标血管的前侧缘和第一分支血管或第二分支血管的上缘或下缘夹角的顶点;
[0018]A122,判断所述第一观察层面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将所述第一观察层作为目标观察层,若否,记录第一观察层面上标记点在视窗内的相对位置,保持放大倍率和视窗中心位置不变,观察其他脊椎正中附近的矢状位图像,从脊椎正中附近的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最靠左且满足预设条件的层面作为目标观察层,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标记点视窗位置后方椎体的棘突部分或全部可见。
[0019]优选地,步骤A2,根据所述定位仪、目标观察层以及标记点确定出定位椎体的方法包括:
[0020]A21,在目标观察层,连接相邻椎体的椎体前缘上的点形成椎体前缘线段,将定位仪的焦点与标记点视窗位置重合,以焦点为轴心旋转调整定位仪位置,使定位仪上的定位线与所述前缘线段重合或者平行;获取基准刻度线与所述前缘线段的垂直交点,在所述的所有椎体前缘线段产生的垂直交点为一个时,确定所述交点为定位标志;
[0021]A22,若所述定位标志在椎体前壁中点附近,则定义该椎体为定位椎体;若所述定位标志在椎间盘附近,则定义该椎间盘的头侧椎体为定位椎体。
[0022]第三方面,一种椎体序列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3]B1,获取目标对象的MRI矢状位图像和CT矢状位图像;
[0024]B2,利用定位仪分别从MRI矢状位图像和CT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定位椎体;
[0025]B3,根据定位椎体进行椎体序列匹配。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体序列匹配方法,与椎体定位仪配合,实现了常规脊椎的CT矢状位图像和MRI矢状位图像上特征性点和特征性观察层的确定,从而分别定位出CT矢状位图像和MRI矢状位图像上特征性椎体和特征性定位标志,进行实现了CT矢状位图像和MRI矢状位图像上椎体序列匹配。采用本申请的方案,不需要加做扩大CT扫描范围并加做磁共振颈椎或者腰椎矢状位定位图像,就可以识别出两种图像上的同一定位标志并完成两种图像的椎体序列匹配。本专利技术成本低,且简单易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椎体定位仪及椎体定位方法。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中步骤A1的流程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中步骤A2的流程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椎体序列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CT矢状位图像上鼠标光标尖部与标记点重合时的鼠标光标位置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CT矢状位图像上通过定位仪确定定位标志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CT矢状位图像上的观察结果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CT矢状位图像上的标记点视窗后方棘突部分可见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MRI矢状位图像上鼠标光标尖部与标记点重合时的鼠标光标位置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MRI矢状位图像上通过定位仪确定定位标志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定位仪为透明状;所述椎体定位仪包括若干以焦点为中心辐射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包括基准刻度线,所述椎体定位仪还包括若干与所述基准刻度线垂直的定位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序列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各个刻度线之间的间隔角度为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序列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各个定位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椎体序列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定位仪为扇形,所述椎体定位仪包括0
°‑
90
°
的刻度线,所述基准刻度线为0
°
。5.一种椎体定位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一种椎体序列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获取脊椎的目标矢状位图像,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标记点和目标观察层;步骤A2,根据所述定位仪、标记点的视窗内位置和目标观察层确定出定位椎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包括:A11,从目标矢状位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所述目标血管、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形成“Π”形结构,第一分支血管在第二分支血管上方;A12,根据所述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确定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椎体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2,根据所述目标血管及其对应的第一可见分支血管和第二可见分支血管确定目标观察层和标记点的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