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
‑
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2
‑
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是表皮生长因子(EGF)细胞增殖和信号传导的受体。EGFR属于ErbB受体家族之一,EGFR也被称作HERl、ErbBl。EGFR是一种糖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型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跨膜受体,分子量为170KDa。EGFR通过与配体EGF和TGF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结合来激活,进而激活细胞内的激酶通路,引起下游MAPK、Akt以及JNK通路的磷酸化,诱导细胞增殖。
[0003]多种癌症都有EGFR过度表达的现象,如肾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头颈癌等。EGFR过度表达引起下游信号的异常激活,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
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为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立体异构体、前药或溶剂化合物:其中,n=0或1;当n=1时,U为CH,V为CH或N,W为CH或N;当n=0时,U为N,V为N;X选自O或NH;A选自OR2、SR2、NR2R3、未取代或取代的C6‑
10
的芳基、杂原子数为1
‑
4个的5~10元杂芳基或杂环烷基;且当n=1时,A不为杂原子数为1
‑
4个的5~10元的杂环烷基;R2选自
‑
NR2‑3R2‑4、C3‑
10
环烷基、取代的C1‑6烷基、未取代或R2‑3取代的C6‑
10
芳基、杂环烷基或杂芳基;R2‑3和R2‑4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6烷基、羟基、氨基、
‑
NR2‑3‑1R2‑3‑2、
‑
(C=O)R2‑3‑3、
‑
(C=O)NR2‑3‑4R2‑3‑5、
‑
NR2‑3‑6(C=O)R2‑3‑7、
‑
(C=O)OR2‑3‑8、
‑
O(C=O)R2‑3‑9、
‑
S(=O)2NR2‑3‑
10
R2‑3‑
11
、
‑
NR2‑3‑
12
S(=O)2R2‑3‑
13
、
‑
S(=O)2R2‑3‑
14
或
‑
P(=O)R2‑3‑
15
R2‑3‑
16
;R2‑3‑1~R2‑3‑
16
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C3‑
10
环烷基或C3‑
10
环烷基
‑
(C1‑6烷基)
‑
;所述杂原子为N、O或S;R3选自氢或C1‑4烷基;R4选自氢、未取代或取代的C1‑6烷基、C3‑
10
环烷基或C3‑
10
环烷基
‑
(C1‑6烷基)
‑
;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甲基或乙基;R7选自氢、未取代或取代的C1‑6烷基、C3‑
10
环烷基或C3‑
10
杂环烷基;R8选自氢、未取代或取代的C1‑6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
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A为取代的C6‑
10
的芳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羟基、氰基、卤素、硝基、C1‑6的烷基、C2‑8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6‑
10
芳基氧基、杂芳基氧基、(C3‑
10
环烷基)
‑
氧基、卤代(C1‑6烷基)、羟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C1‑6烷胺基
‑
C1‑6烷氧基
‑
、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
(C1‑6烷基)
‑
、C3‑
10
环烷基
‑
(C1‑6烷氧基)、
‑
NR1‑4R1‑5、
‑
(C=O)R1‑6、
‑
(C=O)NR1‑7R1‑8、
‑
NR1‑9(C=O)R1‑
10
、
‑
(C=O)OR1‑
11
、
‑
O(C=O)R1‑
12
、
‑
S(=O)2NR1‑
13
R1‑
14
、
‑
NR1‑
15
S(=O)2R1‑
16
、
‑
S(=O)2R1‑
17
或
‑
P(=O)R1‑
18
R1‑
19
、未取代或R1‑1取代的C6‑
10
芳基、C6‑
10
芳基
‑
(C1‑6烷基)
‑
、未取代或R1‑2取代的C6‑
10
芳基
‑
(C1‑6烷氧基)
‑
、杂环烷基、杂环烷基
‑
(C1‑6烷基)
‑
、未取代或R1‑3取代的杂芳基、杂芳基
‑
(C1‑6烷基)
‑
或杂芳基
‑
(C1‑6烷氧基)
‑
;所述杂环烷基为杂原子数为1
‑
4个的3
‑
10元杂环烷基;所述杂芳基为杂原子数为1
‑
3个的5
‑
10元杂芳基;R1‑1、R1‑2和R1‑3独立地选自C1‑4烷基、羟基(C1‑4烷基)
‑
、卤素、氰基、羟基、C1‑4烷胺基、C1‑4烷氧基或卤代(C1‑4烷基)
‑
;R1‑4~R1‑
19
独立地选自氢、C1‑4烷基、C3‑
10
环烷基或C3‑
10
环烷基
‑
(C1‑6烷基)
‑
;
当R2为取代的C1‑6烷基时,所述取代基为羟基、氨基、C1‑6烷氧基、R2‑1S(=O)2‑
、R2‑2(C=O)
‑
、C3‑
10
环烷基、C6‑
10
芳基、杂原子数为1
‑
4个的3
‑
10元杂环烷基或杂原子数为1
‑
3个的5
‑
10元杂芳基;R2‑1选自氢、C1‑6烷基、C3‑6环烷基或C3‑6环烷基
‑
(C1‑6烷基)
‑
;R2‑2选自氢、氨基、羟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4烷胺基、R2‑2‑1取代的杂环烷基或杂环烷基
‑
(C1‑6烷基);R2‑2‑1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氰基,羟基、C1‑3烷基或C1‑3烷氧基;当R4为取代的C1‑6烷基、C3‑
10
环烷基、C3‑
10
环烷基
‑
(C1‑6烷基)
‑
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NR4‑1R4‑2或氰基;R4‑1和R4‑2独立地选自氢或C1‑6烷基;当R7为取代的C1‑6烷基、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晟,肖易倍,叶科,王天雨,张阔军,章翔宇,郑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