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5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组件及支撑件。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主体部的极耳,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端盖组件盖合于开口。支撑件位于壳体内,极耳绕着支撑件弯折。其中,支撑件连接于端盖组件,以固定支撑件。该电池单体内设置有支撑件,极耳绕着支撑件弯折,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支撑件能够支撑主体部,使得主体部的重力不易传递给极耳,不易造成极耳分叉内插,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另外,支撑件连接于端盖组件,使得支撑件不会在壳体内上下窜动,不会带动绕着支撑件弯折的极耳移动,有利于保持极耳的形态,避免极耳被带动时出现损坏。避免极耳被带动时出现损坏。避免极耳被带动时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然而,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电池单体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电池单体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组件及支撑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端盖组件盖合于所述开口;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支撑件弯折;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端盖组件,以固定所述支撑件。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电池单体内设置有支撑件,极耳绕着支撑件弯折,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支撑件能够支撑主体部,使得主体部的重力不易传递给极耳,不易造成极耳分叉内插,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另外,支撑件连接于端盖组件,使得支撑件不会在壳体内上下窜动,不会带动绕着支撑件弯折的极耳移动,有利于保持极耳的形态,避免极耳被带动时出现损坏。
[000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端盖组件。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端盖组件,便于对电池单体进行维修,以及在电池单体报废后回收利用支撑件。
[000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第一挂扣部,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挂扣部,所述第一挂扣部与所述第二挂扣部对应设置并挂扣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移动。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使端盖组件与支撑件挂扣配合,连接较为简单方便,且能够限制支撑件向靠近主体部的方向移动,也即限制了绕着支撑件弯折的极耳向靠近主体部的方向移动,避免了极耳向主体部内插而出现短路。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沿背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抵靠于所述端盖组件。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支撑件沿背离主体部的方向抵靠于端盖组件,限制了支撑件沿背离主体部的方向移动,保证支撑件能够稳定支撑主体部,使得主体部的重力不
易传递给极耳,不易造成极耳分叉内插。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本体部弯折;所述第二挂扣部包括延伸部和止挡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本体部向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止挡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所述止挡部用于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延伸部从本体部向背离电极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且止挡部连接于延伸部的背离电极组件的一端,延伸部能够在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时发生形变,从而允许第一挂扣部伸入到止挡部和本体部之间,使得止挡部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止挡部能够与第一挂扣部抵持,以限制支撑件向靠近主体部的方向移动。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第一方向,所述止挡部凸出于所述延伸部的尺寸为L1,满足:L1>0.6mm;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止挡部凸出于延伸部的尺寸超过0.6mm,使得止挡部具有足够的面积与第一挂扣部相抵持,从而提升第一挂扣部与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的稳定性。当L≤0.6mm时,止挡部与第一挂扣部相抵持的面积较小,支撑件在受到朝向主体部的外力时,止挡部容易与第一挂扣部分离,从而使支撑件脱离端盖组件。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设有通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止挡部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通孔内;或所述止挡部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延伸部,所述通孔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厚度方向两两垂直。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通孔,减弱本体部在第二挂扣部附近的强度,有利于本体部在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时发生形变,从而便于将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另外,通过设置通孔还能给减小应力集中,优化支撑件得到受力。当止挡部在本体部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通孔内时,还能够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在成型止挡部的同时成型出通孔,并且便于脱模。
[001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挂扣部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止挡部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斜面,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主体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主体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在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持,止挡部沿着第一斜面相对于第一挂扣部移动,在第一斜面的抵持作用下,延伸部逐渐发生形变,之后第二斜面脱离第一斜面,止挡部沿着背离电极组件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后,延伸部的形变恢复,止挡部抵持于第一挂扣部,第一挂扣部与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通过设置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互相配合起到引导作用,引导第二挂扣部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使得第二挂扣部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更为容易。
[00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具有第一面,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止挡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挂扣部抵接的第二面,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二面面向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距离为L2,满足,L2>1.5mm。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面与第二面沿厚度方向的距离大于1.5mm,使得延
伸部具有足够的长度,便于延伸部在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时发生形变,从而使第一挂扣部和第二挂扣部挂扣配合更为容易。若L2≤1.5mm,则延伸部不易发生形变,使得第二挂扣部在卡入第一挂扣部时较为困难。
[002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第一方向,所述本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挂扣部;所述第一方向垂于所述厚度方向。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本体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均设置第二挂扣部,与之相应地,端盖组件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挂扣部,多个位置的第二挂扣部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有利于提升支撑件连接于端盖组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支撑件不易与端盖组件分离,使得支撑件不会在壳体内上下窜动,有利于保持极耳的形态,避免极耳被带动时出现损坏。
[002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挂扣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端盖组件,盖合于所述开口;支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支撑件弯折;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端盖组件,以固定所述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端盖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第一挂扣部,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挂扣部,所述第一挂扣部与所述第二挂扣部对应设置并挂扣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沿背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抵靠于所述端盖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本体部弯折;所述第二挂扣部包括延伸部和止挡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本体部向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止挡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端,所述止挡部用于与第一挂扣部挂扣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止挡部凸出于所述延伸部的尺寸为L1,满足:L1>0.6mm;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设有通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止挡部在所述本体部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通孔内;或所述止挡部沿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延伸部,所述通孔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厚度方向两两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扣部的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止挡部的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斜面,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主体部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主体部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具有第一面,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所述止挡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挂扣部抵接的第二面,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二面面向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的距离为L2,满足,L2>1.5mm。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本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挂扣部;所述第一方向垂于所述厚度方向。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挂扣部,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挂扣部,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挂扣部的距离为D1,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林徐良帆张倩倩李全坤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