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5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组件和支撑件。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主体部的极耳,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端盖组件封闭开口。支撑件位于端盖组件和主体部之间。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挂扣部,沿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支撑体具有面向端盖组件的第一表面和背离端盖组件的第二表面。挂扣部设置于支撑体,挂扣部与端盖组件挂扣配合。挂扣部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该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和主体部之间设置有支撑件,能够保护极耳,使极耳不易分叉内插,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并且,支撑件对端盖组件厚度方向上的体积的占用较小,有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的能量密度。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然而,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电池单体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电池单体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组件和支撑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端盖组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挂扣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体具有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挂扣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挂扣部与所述端盖组件挂扣配合,所述挂扣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和主体部之间设置有支撑件,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支撑体能对电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电极组件的主体部的重力不易传递给极耳,不易造成极耳分叉内插,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支撑体通过挂扣部连接于端盖组件,使得支撑件不会在壳体内上下窜动,不会砸向电极组件而导致电极组件损坏。将挂扣部设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减小了对端盖组件厚度方向上的体积的占用,有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再者,挂扣部未超出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在生产过程中,挂扣部不易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在堆料时,多个支撑件是层叠设置的,挂扣部未超出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使得一个支撑件的第一表面能够贴合于另一个支撑件的第二表面,这样,两个支撑件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稳定堆料。另外,挂扣部设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相比于挂扣部超出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而言,在堆料时,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不易钩挂,在取用一个支撑件时,不会拉动另一个支撑件,有利于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000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表面抵靠于所述主体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二表面抵靠于主体部,在电芯由正置切换至倒置的过程中,支撑体与主体部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主体部不会与支撑体发生碰撞,不易导致电极组件损坏,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寿命。
[000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支撑体弯折。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电极组件的极耳绕着支撑体弯折,在电芯倒置的场景下,使得电极组件的主体部的重力不易传递给极耳,不易造成极耳分叉内插,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体包括本体部和凸出部,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本体部弯折,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一侧,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本体部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本体部上形成朝向主体部凸出的凸出部,使得凸出部抵靠于主体部,凸出部能够加强支撑体的强度,提升支撑体的支撑能力,同时本体部的厚度较薄,便于极耳绕着本体部弯折。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出部包括主凸部和侧凸部,所述主凸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侧凸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侧凸部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凸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极耳的容纳空间。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侧凸部之间形成有容纳极耳的容纳空间,使得极耳不易与支撑件相干涉,能够顺利地绕着本体部弯折,不易造成极耳损坏。同时,主凸部和侧凸部能够对极耳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极耳与其他部件接触而损坏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和寿命。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侧凸部设置有所述挂扣部。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挂扣部设置于侧凸部,巧妙地利用了侧凸部凸出于本体部的高度,使得挂扣部能够被隐藏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减小了对支撑件沿端盖厚度方向的空间占用,有利于提升能量密度。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主凸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所述侧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侧凸部设置有所述挂扣部。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挂扣部设置于位于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侧凸部上,便于在装配时将挂扣部与端盖组件挂扣配合。
[001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侧凸部为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侧凸部为第二凸部;所述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阻挡件,沿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挂扣部;和/或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阻挡件,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二凸部的所述挂扣部。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端设置第一阻挡件,第一阻挡件沿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超出设置于第一凸部的挂扣部,在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上,支撑件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时,第一阻挡件容易先与其他部件碰撞,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碰撞到挂扣部的可能性,降低挂扣部损坏的可能。同样地,通过在第二端设置第二阻挡件,第二阻挡件沿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超出设置于第二凸部的挂扣部,在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上,支撑件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时,第二阻挡件容易先与其他部件碰撞,这样,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碰撞到挂扣部的可能性,降低挂扣部损坏的可能。
[00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或所述第二阻挡件上设置有抵持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端盖组件。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抵持部抵持于端盖组件,沿厚度方向,使得支撑体无法沿主体部指向端盖组件的方向移动,更好地对支撑体进行了限位,防止支撑体出现窜动而导致电极组件损坏。
[002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凸部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侧凸部。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主凸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多个侧凸部,以形成多个容纳极耳的容纳空间,便于极耳从主凸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绕着本体部弯折。
[002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挂扣部。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体沿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开口;支撑件,位于所述端盖组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体和挂扣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体具有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挂扣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挂扣部与所述端盖组件挂扣配合,所述挂扣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抵靠于所述主体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支撑体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本体部和凸出部,所述极耳绕着所述本体部弯折,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一侧,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本体部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为所述第一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主凸部和侧凸部,所述主凸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侧凸部,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侧凸部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凸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极耳的容纳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凸部设置有所述挂扣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主凸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所述侧凸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侧凸部设置有所述挂扣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侧凸部为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侧凸部为第二凸部;所述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阻挡件,沿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挂扣部;和/或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阻挡件,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二凸部的所述挂扣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或所述第二阻挡件上设置有抵持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端盖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凸部沿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侧凸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盖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挂扣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支撑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挂扣部;所述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阻挡件,沿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一端的所述挂扣部;和/或
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二阻挡件,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阻挡件超出设置于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挂扣部。13.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林刘文忠李全坤王鹏杨开焕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