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5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蒸发器处的微通道换热器由于气液两相冷媒分配不均匀导致的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该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两相分配装置。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多个连接的扁管。两相分配装置的两相分离器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与分离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气体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气体喷孔。液体管的一端与第三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液体喷孔,且气体喷孔与液体喷孔错位分布。沿第一直线方向,气体管和液体管位于连接的两相分离器的相互对两侧,且气体喷孔和液体喷孔相向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用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热器的换热效率。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系统中,进入蒸发器的为气液两相混合冷媒,也被称为气液两相制冷剂或者气液两相冷媒。气液两相冷媒在蒸发器中,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汽化,并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以液化,从而达到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目的。
[0003]当蒸发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时,该微通道换热器可以包括多条微通道扁管和集流管等结构。微通道扁管的两端与集流管相联,气液两相冷媒经过集流管进入多根扁管中换热时。由于气体和液体的密度不一致,因此,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流经部分微通道扁管中的液相冷媒较多,气相冷媒较少,流经另一部分微通道扁管中的气相冷媒较多,液相冷媒较少。即多个微通道扁管的气液两相冷媒不能均匀分配。由于部分换热器区域对应的微通道扁管中的液相冷媒流经量较少,会使得换热器的该部分区域的换热性能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蒸发器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解决蒸发器处的微通道换热器由于气液两相冷媒分配不均匀导致的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两相分配装置。该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以及多个扁管。多个扁管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扁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相交,且多个扁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两相分配装置包括两相分离器、气体管和液体管。两相分离器设有分离腔,且两相分离器还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与分离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气体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气体喷孔。液体管的一端与第三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液体喷孔,且气体喷孔与液体喷孔错位分布。沿第一直线方向,气体管和液体管位于连接的两相分离器的相互对两侧,且气体喷孔和液体喷孔相对设置。
[0007]由于插入分流腔的气体管的一端可以靠近该分流腔的一端设置,对应插入分流腔内的液体管的一端可以靠近该分流腔的另一端设置,且气体喷孔和液体喷孔之间可以相向设置。以使液体喷孔喷出的液相冷媒可以在分流腔内沿第一直线方向形成液体填充区,对应气体喷孔喷出的气相冷媒可以在分流腔内可以沿第一直线方向形成气体填充区。从而使得向射形成的气体填充区内的气态冷媒分布较为均匀,对应喷射形成的液体填充区中的液态冷媒分布同样较为均匀。
[0008]基于此,可以设置气体喷孔和液体喷孔在错位分布,如此,可以减少气体填充区和液体填充区两者之间的对冲干扰。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分布的气体填充区和液体填充区可以使得两相冷媒在沿扁管的长度方向流入微通道的过程中均匀参混,有利于提高设有第一
集流管和多个扁管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增加空调器的能效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集流管内,沿扁管的长度方向,多个扁管连接于第一集流管的同一侧,且液体喷孔间隔分布于气体喷孔和扁管之间,有利于提高气液两相冷媒参混的均匀程度。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扁管的长度方向,第一集流管的宽度尺寸为D,气体喷孔的中轴线与液体喷孔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为d1,且满足3d1≥D,可以降低气体填充区和液体填充区的对冲干扰。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扁管的长度方向,气体管靠近扁管的一端端面与第一集流管远离扁管的一侧的最大距离为d2,液体管靠近扁管的一端端面与第一集流管远离扁管的一侧的最大距离为d3,且满足3d1<D,D<3d2<2D,合理布置分流腔内的结构分布。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体管和液体管均为毛细管结构,结构简单,并有利于提高冷媒的流速。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体喷孔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气体管的内径,有利于提高气相冷媒的喷出速度。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孔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液体管的内径,有利于提高液相冷媒的喷出速度。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第一直线方向,两相分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锥形壳、侧板壳以及第二锥形壳,第一锥形壳和第二锥形壳的尖端相互远离。第一锥形壳远离第二锥形壳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侧板壳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锥形壳远离第一锥形壳的端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两端锥形尖端的设置,便于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的收集流出。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管为圆管结构,沿第一集流管的径向,两相分离器设有与第一集流管接触的凹陷面,可以提高两相分离器与第一集流管的接触面积,安装更加稳固。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相分离器为三通接头,结构简单有效。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管设有多个分流腔,两相分配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分流腔与多个扁管连通,多个分流腔与多个两相分配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一个两相分配装置的气体管和液体管插入同一个分流腔内,且同一个分流腔内的气体管位于液体管沿第一直线方向的上侧。换热器还包括第二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设有第一集流腔,且每个分流腔通过多个扁管与第一集流腔连通。可以在将第一集流腔与四通阀连通,结构简单。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管还设有多个第二集流腔,第二集流腔的数量与分流腔的数量相同,且分流腔和第二集流腔沿第一直线方向交替分布,每个多个第二集流腔用于连通空调器的四通阀。扁管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扁管和多个第二扁管,一个分流腔与多个第一扁管的一端连接,且一个第二集流腔与多个第二扁管的一端连接。第一集流腔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分流腔的数量相同,且一个第一集流腔通过多个第一扁管和多个第二扁管连通相邻的一个分流腔和一个第二集流腔。使得冷媒可以依次在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内汽化方可,通过增加冷媒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持续时间,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扁管设有多个微通道,且一个微通道沿扁管的长度方向贯穿扁管,用于冷媒的循环流动,多个微通道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扁管中流经的冷媒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器还包括多个翅片,沿第一直线方向,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安装至少一个翅片,且该翅片与相邻的两个扁管接触连接,进一步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正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4所示部分换热器的一种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以及多个扁管;多个所述扁管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方向相交,且多个所述扁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以及,至少一个两相分配装置,包括两相分离器、气体管和液体管;所述两相分离器设有分离腔,且所述两相分离器还沿第一直线方向依次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气体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气体喷孔;所述液体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接通,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内并设有液体喷孔,且所述气体喷孔与所述液体喷孔错位分布;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气体管和所述液体管位于连接的所述两相分离器的相互对两侧,且所述气体喷孔和所述液体喷孔相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所述多个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同一侧,且所述液体喷孔间隔分布于所述气体喷孔和所述扁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宽度尺寸为D,所述气体喷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液体喷孔的中轴线之间的间距为d1,且满足3d1≥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气体管靠近所述扁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远离所述扁管的一侧的最大距离为d2,所述液体管靠近所述扁管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远离所述扁管的一侧的最大距离为d3,且满足3d1<D,D<3d2<2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和所述液体管均为毛细管结构;所述气体喷孔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气体管的内径;和/或,所述液体喷孔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液体管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所述两相分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锥形壳、侧板壳以及第二锥形壳,所述第一锥形壳和所述第二锥形壳的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方李晓宇杨洪亮蔡良烽石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