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41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可以降低设计成本。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分配器和多个换热扁管,分配器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多个换热扁管,分配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且相邻的板体紧贴设置,第一板体具有制冷剂入口;第二板体具有入口流道、连通流道以及多个出口流道;第三板体具有多组分配流道组,多组分配流道组与多个出口流道一一对应,每组分配流道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配流道,每组中的多个分配流道均与对应的出口流道连通;第四板体具有多个通口,第五板体上设有换热扁管安装口,通口与换热扁管安装口正对且供换热扁管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用于空气调节。调器用于空气调节。调器用于空气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分配器仅可以连接固定数量的换热扁管,当换热器的换热扁管的数量较多时,需要连接较多的分配器,使换热器的换热扁管处的结构复杂,增加了装配时间,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分配器和多个换热扁管,所述分配器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所述多个换热扁管,所述分配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且相邻的板体紧贴设置;所述第一板体具有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入口流道、连通流道以及多个出口流道,所述入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多个所述出口流道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出口流道相对于所述入口流道对称布置,相邻的所述出口流道之间、与所述入口流道最相邻的所述出口流道以及所述入口流道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板体具有多组分配流道组,多组所述分配流道组与多个所述出口流道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配流道,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中的多个所述分配流道均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连通;所述第四板体具有多个通口,多个所述通口与多个所述换热扁管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通口的数量与所述分配流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五板体上设有换热扁管安装口,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口内,所述通口与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口正对且供所述换热扁管插入。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第二板上具有多个出口流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通过在分配器的第三板体上设置多组分配流道组,并使多组分配流道与第二板体的多个出口流道一一对应,每组分配流道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配流道,每组分流流道组的多个分配流道均与出口流道连通,从而一方面可以将从一个出口流道流出的制冷剂分成多路流出,使分配器可以连接更多的换热扁管,进而可以避免换热器的换热扁管处结构复杂,有利于降低装配的工作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当分配器需要连接更多的换热扁管时,可以通过直接增加出口流道与分配流道组,或者直接增加每组分配流道组的数量来实现,由此可以降低分配器设计的难度,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分配流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有交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四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通口有交叠。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包括两个所述分配流道,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的两个所述分配流道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流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的中部,以将所述出口流道分成两个子流道,所述分配流道组中的两个所述分配流道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的两个所述子流道一一对应且交叠。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周壁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第四板体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口内,所述第一壁面的邻近所述第四板体的一端具有圆角。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板体上还具有均压流道,所述均压流道贯穿所述第四板体,所述均压流道连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口之间,且所述均压流道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分配流道错开。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口均具有分压端,每个所述分配流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有交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四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通口的分压端有交叠;所述均压流道连接至所述分压端。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以及所述第五板体均形成为矩形,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四板体以及所述第五板体的拐角处均设有倒角。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流道处设有尖角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换热器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配器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板体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板体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配合后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申请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板体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板体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板体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配合后的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板体的立体图;
[0026]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的配合后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配合后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分配器的分解图;
[0029]图14为图4中所示意第二板体的入口流道在A处圈示的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换热器;101、分配器;102、换热扁管;103、分流毛细管;
[0032]1、第一板体;11、制冷剂入口;
[0033]2、第二板体;21、入口流道;211、尖角部;22、连通流道;221、倒圆角;23、出口流道;231、子流道;
[0034]3、第三板体;31、分配流道组;311、分配流道;3111、第一部分;3112、第二部分;3113、第一壁面;3114、圆角;
[0035]4、第四板体;41、通口;411、分压端;42、均压流道;
[0036]5、第五板体;51、换热扁管安装口;
[0037]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分配器和多个换热扁管,所述分配器用于将制冷剂均匀分配至所述多个换热扁管,所述分配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五板体,且相邻的板体紧贴设置;所述第一板体具有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入口流道、连通流道以及多个出口流道,所述入口流道正对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入口,多个所述出口流道间隔分布,多个所述出口流道相对于所述入口流道对称布置,相邻的所述出口流道之间、与所述入口流道最相邻的所述出口流道以及所述入口流道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板体具有多组分配流道组,多组所述分配流道组与多个所述出口流道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配流道,每组所述分配流道组中的多个所述分配流道均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连通;所述第四板体具有多个通口,多个所述通口与多个所述换热扁管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通口的数量与所述分配流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五板体上设有换热扁管安装口,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在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口内,所述通口与所述换热扁管安装口正对且供所述换热扁管插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配流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出口流道有交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四板体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通口有交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宇赵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