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机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51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散热器及机组空调,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散热器主体具有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第一热交换面与第二热交换面分居于散热器主体的两侧,且散热器主体能够通过第一热交换面及第二热交换面分别进行热交换;其中,散热器主体上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沿着重力的方向,制冷剂入口设置于制冷剂出口的上方位置,以使由制冷剂入口导入的制冷剂能够通过制冷剂出口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器工作时能够实现双面换热,这样能够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而且,制冷剂能够以上进下出的方式途经散热器主体,这样能够利用制冷剂的自身重力对制冷剂的流动起到一个有益效果,以此避免因重力对制冷剂产生增大压降的负面效果。压降的负面效果。压降的负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及机组空调


[0001]本技术属于机组空调散热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机组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应用于机组空调的散热器通常只拥有一个热交换面,利用热交换面与发热部件接触,来实现对发热部件的散热,使得该散热器工作时只能给一个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利用率低;而且,现有散热器内制冷剂通常采用下进上出的进出方式,这样制冷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增大压降,从而影响制冷剂途经散热器工作时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器及机组空调。
[0004]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所述散热器主体具有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所述第一热交换面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面分居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两侧,且所述散热器主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面及所述第二热交换面分别进行热交换;
[0005]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上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和制冷剂出口,沿着重力的方向,所述制冷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出口的上方位置,以使由所述制冷剂入口导入的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制冷剂出口向外排出。
[0006]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热交换面及第二热交换面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散热器工作时能够实现双面换热,这样能够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而且,通过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在散热器主体上的合理位置设置,使得散热器工作时,制冷剂能够以上进下出的方式途经散热器主体,这样能够利用制冷剂的自身重力对制冷剂的流动起到一个有益效果,以此避免因重力对制冷剂产生增大压降的负面效果。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主体内开设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入口通过所述制冷剂流道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
[00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制冷剂流道的结构设置,实现制冷剂与散热器主体的换热,以此具体实现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导通的一实施例。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所述第一流道板上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制冷剂入口设于所述第一流道上,所述第二流道板上开设有第二流道,所述制冷剂出口设于所述第二流道上;
[0010]其中,所述第二流道板与所述第一流道板之间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配合并形成为所述制冷剂流道。
[001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第一流道板与第二流道板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散热器主体的结构设置,并具体实现该制冷剂流道加工成型的一实施例,以便于在该散热器上开设制冷剂流道。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主体上开设有加工口,并在所述加工口的位置
嵌装有封堵块;
[0013]所述散热器主体能够通过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剂出口及所述加工口以铣削的方式加工并形成有所述制冷剂流道。
[00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制冷剂流道加工成型的另一实施例,以便于在该散热器上开设制冷剂流道。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主体向内形成有空腔,所述制冷剂入口通过所述空腔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
[001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空腔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导通的一实施例。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主体内嵌装有管道,所述制冷剂入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制冷剂出口连通。
[00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管道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导通的一实施例。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的数量为多根,所述散热器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匹配多根所述管道的连接弯管,且多根所述管道依次通过所述连接弯管进行连通。
[002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这样能够增加制冷剂途经该散热器时的路径,进而具有进一步提高该散热器工作时换热效果的作用。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弯管设置为U形管结构。
[0022]可以理解的是,将连接弯管设置为U形管结构,以此具体实现该连接弯管的结构设置,利用U形管结构的结构特点,这样能够降低制冷剂途经连接弯管时的流阻。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分居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两侧;或者,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集中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一侧。
[002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在散热器主体上的位置设置。
[0025]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机组空调,包括第一变频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及第二变频器,所述第一变频器贴靠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热交换面,所述第二变频器贴靠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热交换面。
[0026]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第一变频器、散热器及第二变频器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机组空调工作时,能够用散热器同时给第一变频器及第二变频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的剖视图,其中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制冷剂流道导通;
[0029]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的剖视图,其中制冷剂流道由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配合成型;
[003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的剖视图,其中制冷剂流道由铣削的方式加工成型;
[0031]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的剖视图,其中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空腔导通;
[0032]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制冷剂入口与制冷剂出口之间通过管道导通;
[0033]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机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10、散热器主体;11、制冷剂入口;12、制冷剂出口;13、制冷剂流道;131、加工口;132、封堵块;14、空腔;15、管道;151、连接弯管;100、散热器;101、第一热交换面;102、第二热交换面;110、第一流道板;111、第一流道;120、第二流道板;121、第二流道;200、第一变频器;300、第二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主体(10),所述散热器主体(10)具有第一热交换面(101)和第二热交换面(102),所述第一热交换面(101)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面(102)分居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0)的两侧,且所述散热器主体(1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面(101)及所述第二热交换面(102)分别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10)上开设有制冷剂入口(11)和制冷剂出口(12),沿着重力的方向,所述制冷剂入口(11)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出口(12)的上方位置,以使由所述制冷剂入口(11)导入的制冷剂能够通过所述制冷剂出口(12)向外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0)内开设有制冷剂流道(13),所述制冷剂入口(11)通过所述制冷剂流道(13)与所述制冷剂出口(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0)包括第一流道板(110)和第二流道板(120),所述第一流道板(110)上开设有第一流道(111),所述制冷剂入口(11)设于所述第一流道(111)上,所述第二流道板(120)上开设有第二流道(121),所述制冷剂出口(12)设于所述第二流道(121)上;其中,所述第二流道板(120)与所述第一流道板(110)之间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流道(111)与所述第二流道(121)配合并形成为所述制冷剂流道(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0)上开设有加工口(131),并在所述加工口(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史俊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