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3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出了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组件,所述培养组件包括培养箱体、门体、置物板、置物槽和遮光板;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光照度传感器对培养箱体内的光照度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接收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度传感器的数据,以便对培养箱体内的温湿度及光照度进行恒定控制,当需要对培养箱体内进行消毒杀菌时,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发出持续的紫外线,对培养箱体内进行初步杀菌,然后通过PLC控制器利用紫外线产生强氧化物质,对培养箱体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分解无害化处理,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杀菌处理,简化了杀菌时的操作步骤,且避免了出现死角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消毒杀菌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0003]传统的微生物在进行培养时,通常是利用培养皿和培养箱进行培养工作,由于传统的培养箱的功能通常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培养箱在使用完成后,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培养箱内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且容易存在死角的情况,消毒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组件(1),所述培养组件(1)包括培养箱体(101)、门体(102)、置物板(103)、置物槽(104)和遮光板(105);消毒机构(2),所述消毒机构(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01)、光照度传感器(202)、紫外线杀菌灯(203)、电控箱(204)、光触媒板(205)、PLC控制器(206)和继电器(207);所述培养箱体(10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加湿器(42),所述加湿器(42)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201),所述加湿器(42)的下表面另一侧安装有光照度传感器(202),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光触媒板(205),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内侧壁底部滑动连接有遮光板(105),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203),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前表面通过转轴铰接有门体(102),所述门体(102)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触控屏(41),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外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箱(204),所述电控箱(204)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206),所述电控箱(204)的内侧壁底部安装有继电器(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内侧壁均匀滑动连接有置物板(103),所述置物板(103)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置物槽(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后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44),所述培养箱体(101)的后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45),所述壳体(45)的内部底部安装有循环泵(46),所述加湿器(42)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47),所述供水管(47)的一端连通于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