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欧祈专利>正文

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19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具体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苗床准备:在苗床表面施农家腐熟有机肥和硫酸钾复合肥;育苗时间:3月25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特别涉及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耕地“占补平衡”的严格要求,近几年新垦造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由于缺乏一套新垦造耕地因地制宜配套的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导致生产管理粗放,同时新垦造耕地土壤肥力差,耕作条件差,传统耕作方法劳动效率低下,单产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偏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解决了新垦造耕地土壤肥力差,而传统耕作方法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苗床准备:在苗床表面施农家腐熟有机肥3000kg/亩和硫酸钾复合肥150kg/亩,进行机耕翻土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畦宽2.5米,两边开好排水沟,沟深40厘米;
[0006]S2、育苗时间:3月25日

4月5日;
[0007]S3、育苗方法:开沟条栽,挖东西向沟,沟深10厘米,行距40

5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栽苗15000株;出苗5

10厘米时,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用硫酸钾复合肥在株与株间进行追肥,用量40kg/亩;每次剪苗后需用硫酸钾复合肥追肥,确保第二批苗及时供给;
[0008]S4、采苗:薯苗长到30厘米高度时应及时采苗,采苗时要选择壮苗;
[0009]S5、大田准备:选择小型挖土机对新垦造耕地深耕起垄,垄距均深匀,垄直、垄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
[0010]S6、扦插方法和深度:选用具有展开叶6~7片的壮苗,顶部露出地面3片展开叶,其余节位连叶片全部以水平位置埋入土中,栽深约5厘米,入土部分应全部盖严封平。
[0011]S7、及时翻藤:选择晴天及时对藤枝进行翻藤;
[0012]S8、科学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扦插时,一次性穴施硫酸钾复合肥75kg/亩,腐熟农家肥7500kg/亩作种肥;
[0013]S9、适时采收:甘薯在地温15℃以下块根停止膨大,10℃以下茎叶开始枯死,薯块长时间在9℃以下,易受冷害,应在11月中下旬适时采收。
[0014]进一步的,步骤S3中种薯排放好盖土10厘米后再覆盖厚农膜,新苗出土时要及时打开农膜。
[0015]通过上述设置,借助厚农膜即能提高土壤温度又能起到脱毒作用。
[0016]进一步的,壮苗的标准:叶片鲜绿,舒展叶6~7片,叶片大而肥厚,顶部三叶齐平,
苗高25厘米。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方案大幅提升甘薯的种植效益。
[0019]2、本方案大幅提升甘薯的单产水平,显著增强当地粮食增产保供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苗床准备:在苗床表面施农家腐熟有机肥3000kg/亩和硫酸钾复合肥150kg/亩,进行机耕翻土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畦宽2.5米左右,两边开好排水沟,沟深40厘米。
[0024]S2、育苗时间:3月25日

4月5日。
[0025]S3、育苗方法:开沟条栽,挖东西向沟,沟深10厘米,行距40

5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栽苗15000株左右。种薯排放好盖土10厘米后再覆盖厚农膜,即能提高土壤温度又能起到脱毒作用。新苗出土时要及时打开农膜,如遇倒春寒天气应及时覆盖好农膜避免新苗受冻。出苗5

10厘米时,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用硫酸钾复合肥在株与株间进行追肥,用量40kg/亩。每次剪苗后需用硫酸钾复合肥追肥,确保第二批苗及时供给;
[0026]S4、采苗:薯苗长到30厘米高度时应及时采苗,采苗时要选择壮苗。壮苗的标准:叶片鲜绿,舒展叶6~7片,叶片大而肥厚,顶部三叶齐平,苗高25厘米左右。
[0027]S5、大田准备:选择小型挖土机对新垦造耕地深耕起垄,薯田耕作深度以30厘米以上为宜,垄距均深匀,垄直、垄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
[0028]S6、扦插方法和深度:选用具有展开叶6~7片的壮苗,顶部露出地面3片展开叶,其余节位连叶片全部以水平位置埋入土中,栽深约5厘米,入土部分应全部盖严封平。扦插时间:5月中下旬阴雨天扦插为宜;扦插密度:以每亩500

600株为宜;
[0029]S7、及时翻藤:7月中旬是番薯生长旺盛期,在番薯藤下方生长着许多侧根消耗养分,为使养分集中地下薯块生产,要选择晴天及时对藤枝进行翻藤。
[0030]S8、科学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腐熟、无病源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扦插时,一次性穴施硫酸钾复合肥75kg/亩,腐熟农家肥7500kg/亩作种肥。
[0031]S9、适时采收:甘薯在地温15℃以下块根停止膨大,10℃以下茎叶开始枯死,薯块长时间在9℃以下,易受冷害,应在11月中下旬适时采收。
[0032]S10、防旱排涝:当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天,可浇水,垄作以浇半沟水为宜。遇到多雨季节,使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保证田间无积水。
[0033]S11、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0034]S11.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虫害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从育苗到贮藏,采用健薯育苗;
[0035]S11.2、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薯病株。
[0036]S11.3、药剂防治:番薯的病害主要是甘薯根腐病,采取以上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地下害虫地老虎,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或亩用3%辛硫磷颗剂4

6kg/亩,犁地
时均匀撒入犁沟防治;棉红蜘蛛,可用20%阿维.乙螨唑6000

8000倍液或用29%螺螨酯4800~ 5800倍液或0.9%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稀释液,在叶背面喷雾;甘薯麦蛾、天蛾、斜纹夜蛾、潜叶蛾,可用12%甲维.虫螨腈1000倍液,或50%甲维.茚虫威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5000

8000倍液喷雾。
[0037]本实施例中,农作物的品种选用以“福薯604号”、济薯26为主。本实施例通过稀植达到了强化个体的目的,实现了产量的增长。同时借助稀植还可以实现机械设备对人工的替换,实现节本增效的功能。
[0038]应用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垦造耕地一种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苗床准备:在苗床表面施农家腐熟有机肥3000kg/亩和硫酸钾复合肥150kg/亩,进行机耕翻土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畦宽2.5米,两边开好排水沟,沟深40厘米;S2、育苗时间:3月25日

4月5日;S3、育苗方法:开沟条栽,挖东西向沟,沟深10厘米,行距40

5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栽苗15000株;出苗5

10厘米时,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用硫酸钾复合肥在株与株间进行追肥,用量40kg/亩;每次剪苗后需用硫酸钾复合肥追肥,确保第二批苗及时供给;S4、采苗:薯苗长到30厘米高度时应及时采苗,采苗时要选择壮苗;S5、大田准备:视田块选择大小型挖土机对新垦造耕地深耕起垄,垄距均深匀,垄直、垄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S6、扦插方法和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日群陈昌凤蔡欧祈朱震宇刘志良洪孝相蓝丽芬盛定建周建武赖联赛盛含嫣吴朋喜卢明和吴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蔡欧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