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1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盘螺为线材,盘螺顾名思义就是像线材一样盘在一起的螺纹钢,它和普通线材的打捆方式相同,不过使用的时候需要调直,一般市面上盘螺以6.5

8.0

10

12

14居多,都是建筑用钢材,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就是在HRB400E盘螺的生产中,向钢包中添加钛氮合金,完全替代钒氮合金,降低合金成本,使用钛氮合金微合金化提高HRB400E盘螺力学性能;
[0003]钛氮合金中,钛是化学上极为活泼的金属元素之一,它和氮、氧、碳都有极强的亲和力,与硫的亲和力比铁强,因此,钛极易与钢水中的氧、硫、氮等元素反应,降低钛元素收得率,若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钛氮合金,由于钢水未完全脱氧,钢水氧化性强,钛大量被氧化,收得率极低,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该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及其生产方法有效解决加钛后钛的收得率低难题,连铸钢水黏度大、可浇性差难题。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1

0.25%、Si:0.30

0.45%、Mn:1.20

1.40%、P:0.019

0.045%、S:0.018

0.045%、Ti:0.008

0.018%、N:0.005

0.009%、Fe:96.5%

97.5%。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2%、Si:0.39%、Mn:1.30%、P:0.035%、S:0.028%、Ti:0.01%、N:0.0073%、Fe:97%。
[0007]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转炉采用高拉碳,控制终点出钢碳的含量;
[0009]步骤二:采用硅铝钡、硅钙钡复合脱氧剂强脱氧,在出钢时加入钢包;
[0010]步骤三:出钢1/4时开始加入硅铁、硅锰、增碳剂,出钢3/4时全部合金加完;
[0011]步骤四:转炉出钢完毕后,钢水罐进入吹氩站,在吹氩站利用合金下料筒加入钛氮合金,将钛氮合金投入到被氩气吹开的钢包裸露钢水处;
[0012]步骤五:浇铸时,连铸大包和中间包采用长水口保护浇铸,连铸采用高拉速碱性保护渣,并开启结晶器电磁搅拌;
[0013]步骤六:将钢坯热送进加热炉加热,然后轧制吐丝获得成品。
[00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控制终点出钢碳的含量为0.05

0.18%。
[00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准备硅铝钡0.15

0.35kg/t、硅钙钡0.10

0.15kg/t在转炉出钢时加入钢包。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出钢前,对转炉出钢口维护,并定期更换,出钢时,采用挡渣工艺出钢,把下渣量控制在50mm以下。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钢水罐进入吹氩站,提高吹氩压力,保证钢水液面钢水裸露,将钛氮合金投入到被氩气吹开的钢包裸露钢水处,钛氮合金加入量按1.0kg/t钢加入,控制软吹氩时间≥5min,均匀钢水成分,钢水出站时加复盖剂5

8包。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钛氮合金含有以下元素:Ti:22.1%、Si:22.4%、N:12.4%、稀土:5%。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连铸中包保护渣采用碱性保护渣,结晶器保护渣采用高拉速低熔点保护渣;结晶器开启电磁搅拌,电流320A

350A,频率3

5Hz,结晶器配水160m3/h,二冷段水量40m3/h,中包钢水温度控制为为1515

1535℃;铸坯拉速控制为4.2

4.5m/min。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钢坯加热时,控制均热段温度为1110

1130℃,开轧温度1010

1030℃,吐丝温度930

100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专利技术采用钛氮微合金化取代传统钒氮微合金化,合理控制钛的含量和调整钛氮合金加入方式,吹氩站保证软吹时间、连铸采用高拉速保护渣、结晶器开启电磁搅拌、优化配水工艺、长水口保护浇铸等措施,有效解决加钛后钛的收得率低难题,连铸钢水黏度大、可浇性差难题。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钛氮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充分利用了钛的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提高钢材强度,在成份设计上,采用低钛成份控制,在连铸高拉速条件下,确保铸坯质量,钛氮合金中含有少量稀土,进一步提高了微合金化能力,使用钛氮合金,在连铸拉速高的情况下,消除铸坯裂纹和脱方,成功批量生产HRB400E盘螺,钢材的力学性能符合国标要求,达到降低合金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1

0.25%、Si:0.30

0.45%、Mn:1.20

1.40%、P:0.019

0.045%、S:0.018

0.045%、Ti:0.008

0.018%、N:0.005

0.009%、Fe:96.5%

97.5%。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和组织批量生产,连铸钢坯和钢材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且屈服强度稳定,对时效影响较少,采用价格便宜的钛氮合金替代钒氮合金生产高强度热轧带肋抗震钢筋,可以解决钒资源紧缺情况的供求平衡。
[0029]实施例二
[0030]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转炉采用高拉碳,控制终点出钢碳的含量为0.05

0.18%;转炉终点碳含量控制较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1

0.25%、Si:0.30

0.45%、Mn:1.20

1.40%、P:0.019

0.045%、S:0.018

0.045%、Ti:0.008

0.018%、N:0.005

0.009%、Fe:96.5%

9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成分:C:0.22%、Si:0.39%、Mn:1.30%、P:0.035%、S:0.028%、Ti:0.01%、N:0.0073%、Fe:97%。3.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转炉采用高拉碳,控制终点出钢碳的含量;步骤二:采用硅铝钡、硅钙钡复合脱氧剂强脱氧,在出钢时加入钢包;步骤三:出钢1/4时开始加入硅铁、硅锰、增碳剂,出钢3/4时全部合金加完;步骤四:转炉出钢完毕后,钢水罐进入吹氩站,在吹氩站利用合金下料筒加入钛氮合金,将钛氮合金投入到被氩气吹开的钢包裸露钢水处;步骤五:浇铸时,连铸大包和中间包采用长水口保护浇铸,连铸采用高拉速碱性保护渣,并开启结晶器电磁搅拌;步骤六:将钢坯热送进加热炉加热,然后轧制吐丝获得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控制终点出钢碳的含量为0.05

0.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钛氮微合金化HRB400E盘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准备硅铝钡0.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明聂志斌刘学佳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