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浓硫酸双相合金及其分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06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6
一种耐高温浓硫酸双相合金及其分酸器,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先将低碳废钢、不锈钢废料、微碳铬铁、氮化铬铁、钼铁、镍板、电解铜块在电炉内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化后,升温至15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浓硫酸双相合金及其分酸器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相合金及其分酸器,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浓硫酸双相合金及其分酸器,属于铸造


技术介绍

[0002]浓硫酸分酸器是硫酸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分酸器是干燥塔和吸收塔内重要组件,其分酸效果直接影响到干燥、吸收的效率。分酸器按分酸类型可分为管式分酸器、管槽式分酸器和蝶式分酸器,其中以管式分酸器因安装方便,已获得广泛应用。制作分酸器材质通常为奥氏体不锈钢、合金铸铁或耐蚀镍基合金,上述材质都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浓硫酸腐蚀和冲刷性能。但是,在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中,因为氟和氯是铜精矿的伴生物,在火法冶炼流程中,大部分氟和氯或以固体粉尘状态,或以气态挥发形式进入工艺烟气中,在制酸净化工序,大部分氟和氯,被稀酸捕集进入污酸中,少部分氟和氯随烟气进入干燥和吸收工序,被浓硫酸捕集。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合金铸铁或耐蚀镍基合金,对氟、氯离子的耐蚀性较弱,已成为分酸器腐蚀的重要原因。
[0003]为了提高分酸器的耐浓硫酸腐蚀能力,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312937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浓硫酸用高硅不锈钢制造方法及其设备,首先,设计钢锭的化学成分组成,通过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炉精炼工艺冶炼圆形电极;通过电渣重熔(ESR)工艺冶炼钢锭,保证高硅不锈钢处于稳定的奥氏体区,减少钢锭中的δ铁素体含量,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各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0.03;Si:5.2

5.8;Mn≤1.0;P≤0.025;S≤0.01;Cr:17.5

18.5;Ni:21

22;Mo:0.5

1.3;Cu:2.0

2.5;Al:≤0.05;Ce:≤0.05;Nb:0.02

0.05;O:≤0.006;N:≤0.01;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另外,通过中频感应炉初炼+氩氧脱碳炉精炼工艺冶炼圆形电极;所述电极的元素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03;Si:5.8

6.0;Mn≤1.0;P≤0.025;S≤0.01;Cr:17.5

18.5;Ni:21

22;Mo:0.5

1.3;Cu:2.0

2.5;Al:0.04

0.06;Ce≤0.05;Nb:0.02

0.05;O:≤0.006;N:≤0.01;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和Fe;电极的直径d与钢锭的直径D的比值为0.7

0.8;。用于所述耐高温浓硫酸用高硅不锈钢制造方法的设备,包括电极和液态渣池;在液态渣池上方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有内腔,内腔中设有电极;保护罩底部设有惰性气体的内壁出气孔,侧面下方设有惰性气体的主进气孔,侧面上方设有惰性气体的主进气孔。该专利技术该方法和设备所制备的高硅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耐浓硫酸腐蚀性强,在150℃的98%浓度的H2SO4溶液中,本专利技术的腐蚀速率为小于0.08mm/年。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756559A还公开了一种耐浓硫酸腐蚀用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能耐浓硫酸腐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可用于生产浓硫酸所用的设备及管道。该不锈钢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Cr:13

15%,Ni:13

17%,Si:5.5

6.5%,C:<0.03%,Mn:<2%,Al:≤0.30%,N:<0.1%,P:<0.04%,S:<0.02%,Mo:0.75

1.5%,Cu:0.75

1.5%,W:0.5

1%,Sn:0.5

1%,Sb≤0.15%,其他微量元素:0.005

0.01%,余量为Fe。该制备方法采用Consteel电炉加中频炉冶炼母液

AOD

LF

铸造

电渣重熔的生产工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201697A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热加工性能的耐高温浓硫酸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热穿孔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
该不锈钢成分(质量百分比):C:0.015

0.030%;Cr:14.00

16.00%;Ni:15.00

17.00%;Si:4.00

6.00%;V:0.10

0.20%;稀土Ce:0.003

0.03%;Mn:0.50

1.50%;Mo:0.50

2.00%;Al<0.10%;N<0.02%;Cu:0.50

1.50%;Fe余量。该专利技术的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热加工裂纹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浓硫酸腐蚀性能,锻材可直接进行热穿孔加工,在材料成材率、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上述专利技术材料尽管耐蚀性较好,但需要经过电渣重熔工艺或锻造加工工艺生产,能耗高,生产周期长,材料制造成本高。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984125A公开了一种耐220℃浓硫酸腐蚀的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合金材料含有下列成分(以重量单位计):C0.03~0.08%、Si1.5~2.5%、Cu2.0%~3.0%、Mo2.0~2.5%、Mn1.0~1.5%、Cr30~33%、Ni19~22%、N0.08~0.15%、Nb0.5~1.0%、余量为纯铁,并且P≤0.04%,S≤0.03%。该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组织稳定性,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晶间腐蚀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刷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021487A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浓硫酸用不锈钢,其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碳:0.001-0.03%;硅:5-12.8%;锰:0.001%-0.06%;硫:0.001%-0.03%;磷:0.001%-0.03%;铬:9-13%;镍:14.5%-18%;钼:1-2%;铜:0.5-1.5%;微量元素:0.04-0.07%,余量为所述的铁,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抗高温浓硫酸性能、冷热加工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570183A还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浓硫酸用不锈钢,所述的不锈钢中含有铁元素及适量的微量元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不锈钢中还含有碳元素,硅元素,锰元素,硫元素,磷元素,铬元素,镍元素,钼元素,铜元素,其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碳:0.001-0.03%;硅:5-9%;锰:0.001-0.6%;硫:0.001-0.03%;磷:0.001-0.03%;铬:9-13%;镍:14.5-18%;钼:1-2%;铜:0.5-1.5%;微量元素:0.04-0.07%,余量为所述的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86106705A还公开了镍基耐腐蚀耐磨合金,适合用于制造耐硫酸腐蚀、耐磨的设备和零件。该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浓硫酸双相合金,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先将低碳废钢、不锈钢废料、微碳铬铁、氮化铬铁、钼铁、镍板、电解铜块在电炉内混合加热熔化,钢水熔化后,升温至1573

1596℃,依次加入硅铁、电解锰和硼铁,并将炉内钢水的化学组成及质量分数控制在:0.05

0.15%C,6.62

6.77%Si,30.40

30.91%Cr,5.42

5.65%Ni,5.93

6.08%Mn,0.23

0.28%N,0.94

1.15%Mo,4.26

4.41%Cu,0.003

0.006%B,<0.03%P,<0.02%S,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继续升温至1658

1675℃,加入占炉内钢水质量分数0.22

0.25%的纯铝,然后出炉到钢包;钢包内预先加入了颗粒尺寸3

6mm,并经450

500℃预热2

3小时的多元合金复合变质剂;多元合金复合变质剂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分数为:5.61

5.94%Y,4.65

4.82%Ca,3.07

3.29%Mg,5.64

5.80%K,4.17

4.36%Ti,8.07

8.33%Ba,12.71

12.96%Al,33.52

34.25%Si,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多元合金复合变质剂的加入量占进入钢包内钢水质量分数的3.2

3.5%;
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化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