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04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谐振监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包括位于放置监测器本体的外壳,外壳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个散热孔,外壳内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罩,防护罩内安装有扇叶,防护罩上安装有驱动扇叶转动的扇叶马达,防护罩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扇叶、在外壳底部设置散热翅片可以增加外壳的散热功能,可以更好的对位于外壳内部的监测器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在外壳内部设置导热网,在冬季使用时,可以将导热网通电来将外壳加热,可以有效地避免外壳内部的气体在其内壁上液化形成水珠,可以避免水珠对外壳内壁的腐蚀,同时还可以降低监测器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降低监测器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降低监测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谐振监测器
,具体为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中,频繁发生电压互感器(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这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过电压事故中占很大比例,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中,主要存在的内部过电压是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内部过电压现象,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威胁很大。由于过电流和过电压,往往造成避雷器爆炸,烧毁变压器、互感器等设备的严重事故,甚至造成人身伤亡。虽然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系统中均发生过不同情况的铁磁谐振,但出现最多的主要是发生在配电网中的中性点绝缘系统中线路对地电容与线路电压互感器的铁心电感并联引起的分频铁磁谐振,这种铁磁谐振次数最多,最容易激发,且谐振区域大。因此需要使用到铁磁谐振监测器对铁磁谐振次数进行实时监测。
[0003]现有技术中的铁磁谐振监测器在使用时,位于其外壳内部的监测器本体会因其较大的工作任务而产生较多的热量,若不将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去,则会影响到监测器本体的正常使用,并且该装置的外壳多为金属材质,在冬季时,外壳内部的空气极容易在其内壁上液化形成水珠,水珠的存在也会危及监测器本体的正常使用,而现有技术中的铁磁谐振监测器外壳上设置的散热结构单一,不能够满足监测器本体满载工作时的散热需求,且内部未设有防凝珠的辅助部件,以减少冬季时外壳内部水珠的形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包括位于放置监测器本体的外壳,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个散热孔,所述外壳内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安装有扇叶,所述防护罩上安装有驱动扇叶转动的扇叶马达,所述防护罩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由若干横向导热丝和纵向导热丝组成的导热网,所述纵向导热丝顶部安装有可通过导线与监测器本体电源连接的接线板,且其中一根导线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翅片。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一个顶部开门,所述顶部开门远离铰链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固定栓一与外壳顶部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散热孔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网。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外侧均设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若干个固定栓二与外壳外壁连接。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固定
栓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板。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四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用于将外壳固定的安装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扇叶、在外壳底部设置散热翅片可以增加外壳的散热功能,可以更好的对位于外壳内部的监测器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在外壳内部设置导热网,在冬季使用时,可以将导热网通电来将外壳加热,可以有效地避免外壳内部的气体在其内壁上液化形成水珠,可以避免水珠对外壳内壁的腐蚀,同时还可以降低监测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图1拆除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图2拆除顶部开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罩、扇叶、扇叶马达和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0]1、外壳;10、顶部开门;100、固定块;101、固定栓一;11、铰链;12、防护网;13、螺纹孔;14、扇叶;140、扇叶马达;15、防护罩;16、散热孔;17、横向导热丝;18、纵向导热丝;19、接线板;2、散热翅片;3、挡板;30、固定栓二;4、安装板;4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包括位于放置监测器本体的外壳1,外壳1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个散热孔16,外壳1内壁位于每个散热孔16处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罩15,防护罩15内安装有扇叶14,防护罩15上安装有驱动扇叶14转动的扇叶马达140,防护罩15为网状结构;外壳1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由若干横向导热丝17和纵向导热丝18组成的导热网,纵向导热丝18顶部安装有可通过导线与监测器本体电源连接的接线板19,且其中一根导线上设有电控开关;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翅片2。通过在外壳1内部设置扇叶、在外壳1底部设置散热翅片2可以增加外壳1的散热功能,可以更好的对位于外壳1内部的监测器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在外壳1内部设置导热网,在冬季使用时,可以将导热网通电来将外壳1加热,可以有效地避免外壳1内部的气体在其内壁上液化形成水珠,可以避免水珠对外壳1内壁的腐蚀,同时还可以降低监测器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00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顶部通过铰链11铰接有一个顶部开门10,顶部开门10远离铰链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一个固定块100,固定块100通过固定栓一101与外壳1顶部连
接。在外壳1顶部设置顶部开门10,可以便于在对监测器本体进行保养或维修时的使用。
[002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每个散热孔16内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网12。用于对扇叶14转动时的防护。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16外侧均设有一个挡板3,挡板3通过若干个固定栓二30与外壳1外壁连接。在冬季时,可以使用挡板3将散热孔16密封,降低冷空气对监测器本体的影响,并且在冬季时,不使用扇叶14进行辅助散热。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左右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分别与若干固定栓二30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3。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后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板4。安装板4四角处均开设有一个用于将外壳1固定的安装孔40。可以便于整个装置的安装。
[0029]需要补充的是,电控开关和扇叶马达140均通过导线与监测器本体的电源连接,且扇叶马达140与监测器本体的电源连接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包括位于放置监测器本体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一个散热孔(16),所述外壳(1)内壁位于每个散热孔(16)处均安装有一个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15)内安装有扇叶(14),所述防护罩(15)上安装有驱动扇叶(14)转动的扇叶马达(140),所述防护罩(15)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1)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由若干横向导热丝(17)和纵向导热丝(18)组成的导热网,所述纵向导热丝(18)顶部安装有可通过导线与监测器本体电源连接的接线板(19),且其中一根导线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散热翅片(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PT铁磁谐振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通过铰链(11)铰接有一个顶部开门(10),所述顶部开门(10)远离铰链(1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一个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红蒋世先庄明万单源傅兴强马君伟洪志焜纳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