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92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壳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本体、安装板和顶板,壳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壳体本体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内部螺纹安装有安装丝杆,顶盖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窗,散热窗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外围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带动安装丝杆在螺纹块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可通过安装丝杆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与安装板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壳体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池驱动系统、电机系统和电控系统及组装等部分组成。其中电机、电控及组装和传统汽车基本相同,差价的原因在于电池驱动系统。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看,电池驱动系统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

45%,而动力锂电池又占据电池驱动系统约75

85%的成本构成,现有的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装置不方便进行拆卸与安装,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150925U公开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壳体结构,其包括壳体及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之间设有磁吸卡扣结构及密封加强结构,所述壳体设有空腔及缓冲保护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可调定位连接结构,现有的技术中CN213150925U在使用的过程中,装置不方便进行拆卸与安装,同时,装置内部不方便进行散热,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安装板和顶板,所述壳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壳体本体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内部螺纹安装有安装丝杆,所述顶盖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围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所述散热窗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带动安装丝杆在螺纹块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可通过安装丝杆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与安装板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带动安装丝杆在螺纹块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可通过安装丝杆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与安装板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使装置保持稳定,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观察窗与玻璃板对电池工作情况进行观测,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顶盖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一端贴附有贴合垫。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防护板与贴合垫对装置进行防护,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顶盖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另一侧的操作台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显示屏与操作按钮对装置内部的电量进行观测与调试,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丝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外围设置有防滑纹,螺纹块顶部的安装丝杆外围套设有垫片。工作人员可通过握住防滑纹旋转转盘,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壳体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带动安装丝杆在螺纹块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可通过安装丝杆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与安装板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0014]2、通过在顶盖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当装置长时间使用时,装置内部产生大量热量,此时工作人员启动传动杆带动散热扇叶进行旋转,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防止装置内部电池发生短路,另外可通过散热窗与透气网对装置进行防护,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顶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本体;101、顶盖;2、承重板;201、支撑杆;202、底座;3、观察窗;301、玻璃板;4、防护板;401、贴合垫;5、操作台;501、显示屏;502、操作按钮;6、安装板;601、转盘;602、安装丝杆;603、螺纹块;604、垫片;7、顶板;701、散热翅片;702、散热窗;703、透气网;704、散热扇叶;705、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安装板6和顶板7,壳体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01,壳体本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603,螺纹块603内部螺纹安装有安装丝杆602,顶盖10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7,顶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701,散热翅片701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窗702,散热窗702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05,传动杆705外围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704,散热窗702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703。
[0023]基于实施例1的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工作原理是: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601带动安装丝杆602在螺纹块603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可通过安装丝杆602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603与安装板6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旋转转盘601带动安装丝杆602在螺纹块603内部进行螺纹旋转,此时
可通过安装丝杆602竖向螺纹穿插螺纹块603与安装板6将装置进行闭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效果。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壳体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支撑杆20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02,壳体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观察窗3,观察窗3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301,顶盖101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防护板4一端贴附有贴合垫401,顶盖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5,操作台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501,显示屏501另一侧的操作台5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502,安装丝杆602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601,且转盘601外围设置有防滑纹,螺纹块603顶部的安装丝杆602外围套设有垫片604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支撑杆201与底座202使装置保持稳定,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效果;如图1所示,当装置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安装板(6)和顶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101),所述壳体本体(1)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603),所述螺纹块(603)内部螺纹安装有安装丝杆(602),所述顶盖(10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701),所述散热翅片(701)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窗(702),所述散热窗(702)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05),所述传动杆(705)外围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704),所述散热窗(702)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网(7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支撑杆(201)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泽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