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的梯级收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型稀土原位溶浸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的梯级收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子型稀土矿又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一种以中重稀土元素为主的稀土矿床,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其中稀土离子以离子形式吸附在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上。目前,离子型稀土矿主要采用原位溶浸工艺开采,是通过注液孔将电解质溶液注入稀土矿层,从黏土矿物中有选择地浸出稀土离子生成可溶性化合物,并收集可溶性化合物的采矿方法。该工艺不砍伐林木、不剥离表层覆土、不破坏矿体,劳动强度小,生产成本低,且可充分利用低品位稀土资源,是较为高效环保经济的开采方式。
[0003]由于含稀土母岩的成岩环境差异、成矿区地质构造运动及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不同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地势平缓、有的山形陡峭、有的基岩深埋、有的基岩裸露(或浅埋)、有的矿体厚而富、有的矿体贫而薄。针对不同离子型稀土矿的地质条件和矿体特征,理应采用不同的开采方式;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的梯级收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区详细综合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明确开采区梯级划分,并按梯级划分建设各层浸液导流孔、浸液收集沟和雨水排泄沟,沿山脚构筑防渗帷幕,在防渗帷幕内侧积液区建设浸液收集井;B、在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中,大量浸矿液在溶浸矿体中的稀土离子后渗流进入设置于矿体内的各层浸液导流孔,少量浸矿液在矿体中自上而下沿完整基岩面以潜流形式逐级渗流汇集至山脚;C、汇集至山脚的浸矿液潜流受防渗帷幕阻隔,在防渗帷幕内侧形成地下积液区;当内侧积液区的地下潜水位高于预定值时,从浸液收集井中抽出浸矿液;D、将各浸液收集沟和浸液收集井汇集的浸矿液进行分离提取,分离提取后的浸矿液返回开采区注液,按照“注液
‑
收液
‑
分离
‑
注液”形成闭路循环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的梯级收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开采区梯级划分所需的综合地质勘查资料至少应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资源赋存分布、地层产状、基岩起伏、破碎裂隙带分布、地下潜水位、地下水流向和岩土理化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型稀土矿原位开采过程的梯级收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浸液导流孔、浸液收集沟、雨水排泄沟、浸液收集井、防渗帷幕共同构成浸矿液梯级收液系统,其中,所述浸液导流孔、浸液收集沟和浸液收集井是用于收集富含稀土的浸矿液,所述雨水排泄沟用于避免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与浸矿液混合,所述防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荣波,程蓉,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