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及作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259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及作业方法,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至少包括:依次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均沿第二方向布置;沿第二方向,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一锅炉房以及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第二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二锅炉房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输煤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煤场的煤炭,输煤装置的另一侧与除尘及脱硫设施连接或者位置相对,用于将煤炭输送到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核电投资造价高、竞争力弱和火电单位碳排放多的问题,同时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同时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同时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及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及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核电站是通过燃用铀235,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实践证明,核电是安全、可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于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核能发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保持核工业体系完整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也是顺从世界能源利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0004]核电具有清洁环保,体量大、输出稳定,燃料成本低的特点,但核电工程造价高、周期长、输出能量主要以中低温为主,效率相对低;火电具有能量密度小,工程造价低,周期短,输出能量以高温为主,效率相对高的特点,但火电工程同时存在污染物排放多,燃料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受限于行业设计领域壁垒,核电站与火电站均采用各自独立设计,存在布置分散、占地大、系统间衔接不合理、辅助及附属设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及作业方法,核电与火电耦合布置,有效解决了核电投资造价高、竞争力弱和火电单位碳排放多的问题,同时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充分发挥了核电和火电的特点,整合双方优势,提升了能源整体利用水平,实现了系统高度融合和高效整合,具有布置紧凑、占地省和系统间衔接紧密合理的优点,大幅节约了土地资源。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
[0009]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至少包括:
[0010]依次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均沿第二方向布置;
[0011]沿第二方向,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一锅炉房以及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第二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二锅炉房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
[0012]输煤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煤场的煤炭,输煤装置的另一侧与除尘及脱硫设施连接或者位置相对,用于将煤炭输送到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
[0013]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火电站汽机房之间设有集控
房。
[0014]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沿第二方向,第一核岛的第一侧设有第一核岛配套附属机构,第二核岛的第二侧设有第二核岛配套附属机构。
[0015]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二方向,第一核岛配套附属机构的第一侧设有烟囱。
[0016]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二方向,烟囱的第一侧设有三废区。
[0017]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一方向,三废区的第四侧向外依次设有输煤机构、煤场和综合检修厂房及仓库。
[0018]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二方向,综合检修厂房及仓库的第二侧向外依次设有水处理机构、警卫营房、消防站、应急指挥中心和厂前办公区。
[0019]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一方向,厂前办公区的第三侧向外依次设有循环水泵房、变压器及升压站和安全壳模块拼装场地。
[0020]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应急指挥中心和厂前办公区的交叉位置为进厂主道路,综合检修厂房及仓库与水处理机构的交叉位置为应急道路。
[0021]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沿第二方向,第二核岛配套附属机构的第一侧设有废水处理厂房。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的作业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包括以下过程:
[0023]给水在核岛内受热蒸发形成温度较低的饱和蒸汽或微过热蒸汽,后输出两炉蒸汽;
[0024]一路输出至锅炉房的低温对流过热器,由烟气通过低温对流过热器加热从核岛输出的温度较低的饱和蒸汽或微过热蒸汽;另一路蒸汽输出至墙式过热器加热,两路加热后的蒸汽在高温对流过热器入口汇合,并在高温对流过热器中进一步被加热为高度过热的蒸汽;
[0025]在高温对流过热器出口输出的高度过热的蒸汽进入火电站汽机房中的汽轮机高压缸中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进入汽轮机低压缸进一步做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经变压器及升压站升压后输出电力至电网系统。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核电与火电耦合布置,有效解决了核电投资造价高、竞争力弱和火电单位碳排放多的问题,同时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充分发挥了核电和火电的特点。
[0028]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核电与火电耦合布置,整合双方优势,提升了能源整体利用水平,实现了系统高度融合和高效整合,具有布置紧凑、占地省和系统间衔接紧密合理的优点,大幅节约了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核电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火电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0033]其中,1、核岛;2、核岛配套附属机构;3、废水处理厂房;4、三废区;5、安全壳模块拼装场地;6、变压器及升压站;7、循环水泵房;8、警卫营房;9、进厂主道路;10、应急道路;11、火电站汽机房;12、集控楼;13、锅炉房;14、除尘及脱硫装置;15、烟囱;16、圆形煤场;17、输煤机构;18、综合检修厂房及仓库;19、水处理机构;20、消防站;21、应急指挥中心;22、厂前办公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7]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实施例1:
[0039]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技术中没有树立“核电+火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依次沿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核岛,第一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火电站汽机房均沿第二方向布置;沿第二方向,第一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一锅炉房以及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第二火电站汽机房的第一侧向外依次设有第二锅炉房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输煤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煤场的煤炭,输煤装置的另一侧与除尘及脱硫设施连接或者位置相对,用于将煤炭输送到第一除尘和脱硫装置以及第二除尘和脱硫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火电站汽机房和第二火电站汽机房之间设有集控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第一核岛的第一侧设有第一核岛配套附属机构,第二核岛的第二侧设有第二核岛配套附属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第一核岛配套附属机构的第一侧设有烟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烟囱的第一侧设有三废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三废区的第四侧向外依次设有输煤机构、煤场和综合检修厂房及仓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与火电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学龙徐俊祥李学法史本宁王海涛单志超崔宗尧姜媛媛孙晨战苏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