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59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包括水泵、支架和浮筒,还包括导流筒,圆筒形状的所述导流筒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泵的水泵电机外,所述导流筒内端密封连接在水泵进水口靠向叶轮部的增大法兰板上,所述导流筒长度大于所述水泵电机,所述导流筒外端设置有进水底口,所述进水底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筒外端侧壁且朝向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通过设置导流筒对进水进行导向流动掠过发热的电机,改善了冷却效果,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


[0001]本技术涉及潜水泵
,尤其涉及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

技术介绍

[0002]浮筒式潜水泵主要由水泵、机架、浮筒等组成。浮筒潜水泵的安装方式主要采用卧式,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悬浮取水。取水便捷,安装方便,随放随用,不需要土建设施,所取水质为中上层较为清澈的水体。而且,水泵不会因埋在泥里,容易腐蚀导致寿命缩短。
[0003]因此,浮筒卧式应用的潜水泵进水不能再流经电机部分,不能对电机部分的机壳进行流动降温,冷却效果不好。尤其是对大功率潜水泵,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潜水泵底部水泵电机部位往往存在局部温度过高情况,止推轴承或者电机线圈容易损坏,潜水泵发生的故障率较高。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通过设置导流筒对进水进行导向流动掠过发热的电机,改善了冷却效果,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包括水泵、支架和浮筒,还包括导流筒,圆筒形状的所述导流筒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泵的水泵电机外,所述导流筒内端密封连接在水泵进水口靠向叶轮部的增大法兰板上,所述导流筒长度大于所述水泵电机,所述导流筒外端设置有进水底口,所述进水底口设置在所述导流筒外端侧壁且朝向下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底口的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筛网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通过圆周均布的螺栓密封连接的所述导流筒底端内法兰盘上。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为圆筒状且筒壁上设置滤网,所述滤芯的中腔连通管接头,所述管接头通过管道连通到所述水泵电机底部的排水孔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筛网罩,所述筛网罩扣设在所述支架尾端,所述筛网罩对进入所述进水底口进行初步过滤,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筛网罩内侧上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后端设置有探入到所述筛网罩的悬臂梁,所述滤芯通过绑带绑扎在所述悬臂梁的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片的过滤精度低于所述筛网罩,所述筛网罩包括固定筛网片和可拆卸网兜,所述固定筛网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尾端的圈梁内且与所述导流筒外壁接触,所述可拆卸网兜通过螺栓安装到所述圈梁端面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通过导流筒的设置,能够导流进入到水泵进水口的进水,进水冲击冷却水泵电机的外壳,相对于静态水能够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避免
了局部水温过高的情况。通过进水底口开口朝向下方设置,从导流筒下方引入进水,降低了漂浮杂物进入的概率,防堵塞。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通过设置导流筒对进水进行导向流动掠过发热的电机,改善了冷却效果,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0016]此外,通过在导流筒的底端设置能够拆卸的底盖,便于后期维护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筛网片的设置,能够对通过进水底口的进水进行悬浮物的过滤,避免悬浮物进入到泵体中,发生堵塞,影响正常使用。通过滤芯的设置,对排水孔采取开放式,能够在水泵电机内腔缺水时,及时补入周围环境水体的过滤水,避免了因缺水造成的设备损坏。通过筛网罩的设置,对进入进水底口和滤芯的水体进行初步过滤,能够避免悬浮物贴附在筛网片和滤芯外滤网上,提高了进水效率。通过设置可拆卸网兜开拆卸安装在支架后端面的圈梁上,便于后期清理维护作业。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水泵;101、水泵进水口;102、水泵电机;103、排水孔;104、水泵出水口;2、支架;201、底腿管;3、浮筒;301、浮筒支腿;4、导流筒;401、进水底口;5、底盖;6、筛网片;7、滤芯;8、绑带;9、筛网罩;10、U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通过设置导流筒对进水进行导向流动掠过发热的电机,改善了冷却效果,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参考附图,图1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现有的浮筒卧式大功率潜水泵,水泵电机102采用充水电机,面临温升问题尤其是局部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设备损坏,而且还容易出现水泵电机102腔体内水体受热膨胀漏水后容易从密封处溢出,进而导致出现缺水的问题。此外,在杂质较多的水体中,水体表面往往有较多的漂浮物,容易出现漂浮杂质堵塞水泵进水口101的情况,降低泵组运行效率。
[0027]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包括水泵 1、支架2
和浮筒3,支架2支撑水泵1和浮筒3,水泵1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的U 型卡10安装在支架2上,支架2底部设置有存储放置时支撑的底腿管201,支架2的顶部通过浮筒支腿301安装浮筒3。具体而言,浮筒3和水泵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浮筒3并排设置,两个并排设置的水泵1出口端通过交叉汇流成型为一个总的水泵出水口401,水泵出水口401连通输送水体的管道。本技术浮筒卧式潜水泵组还包括导流筒4,圆筒形状的导流筒4同轴套设在水泵 1的水泵电机102外,导流筒4内端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水泵进水口101靠向叶轮部的增大法兰板上。导流筒4长度大于水泵电机102,导流筒4外端设置有进水底口401,进水底口401设置在导流筒4外端侧壁且朝向下方。
[0028]通过导流筒4的设置,能够导流进入到水泵进水口401的进水,进水冲击冷却水泵电机102的外壳,相对于静态水能够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避免了局部水温过高的情况。通过进水底口401开口朝向下方设置,从导流筒4下方引入进水,降低了漂浮杂物进入的概率,防堵塞。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包括水泵(1)、支架(2)和浮筒(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筒(4),圆筒形状的所述导流筒(4)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泵(1)的水泵电机(102)外,所述导流筒(4)内端密封连接在水泵进水口(101)靠向叶轮部的增大法兰板上,所述导流筒(4)长度大于所述水泵电机(102),所述导流筒(4)外端设置有进水底口(401),所述进水底口(401)设置在所述导流筒(4)外端侧壁且朝向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底口(401)的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筛网片(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4)的底端设置有底盖(5),所述底盖(5)通过圆周均布的螺栓密封连接的所述导流筒(4)底端内法兰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筒卧式潜水泵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芯(7),所述滤芯(7)为圆筒状且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三合井泉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