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2474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建模所需样品;2)采集样品光谱并分类;3)数据预处理;4)选择波长范围;5)计算光谱曲线的距离;6)确定鉴别的阈值;7)建立鉴别模型;8)鉴别模型验证;9)待测纤维的鉴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分析速度快,可同时测量多参数,不需要试剂、制样简单,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适合现场、在线快速分析,完善了纺织纤维定性鉴别方法体系,有利于减少有毒有害试验试剂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纤维鉴别的
,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原料成分的定性鉴别是纺织品是纺织服装产品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目前FZ/T 01057系列标准已经将溶解法、显微镜法、燃烧法、含氮含氯呈色反应法、熔点法、密度梯度法、红外光谱法应用于纤维鉴别,纤维鉴别是一系列鉴别,多种方法的互相验证将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方法需要采用化学试剂,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而且会排放废液,不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检测效率较低,无法适用于鉴别未知样品的组成或性质。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可同时测量多参数,不需要试剂、制样简单,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适合现场、在线快速分析。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建模所需样品:收集若干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以及化学纤维的样品,作为建模样品;2)采集样品光谱并分类: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归类,形成若干个定性建模纤维类别;3)数据预处理:采用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4)选择波长范围:对预处理后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选择相关的波长范围进行分析;5)计算光谱曲线的距离:在选择的波长范围内,对任意两个建模样品进行光谱距离的计算;6)确定鉴别的阈值:确定每一个定性建模纤维类别样品光谱分布的阈值;7)建立鉴别模型:阈值确定后,建立起鉴别模型,同类样品的光谱距离小于该阈值,不同类样品的光谱距离大于该阈值;8)鉴别模型验证:计算若干个定性建模纤维类别之间的选择性S值,若S值>1,则通过验证;若S值≤1,则返回步骤2)重新进行归类;9)待测试样的鉴别:采集待测试样的近红外光谱,将待测纤维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代入通过验证的鉴别模型中,将待测试样的光谱信息与鉴别模型中的每一类纤维的光谱进行比较,通过化学计量法算出试样与鉴别模型中纤维的光谱数据的匹配值,根据最接近的匹配值给出鉴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的样品数量分别多于20个,化学纤维的样品数量多于10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或者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若采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则扫描分辨率2cm
‑1,扫描次数32次,光谱范围12500cm
‑1‑
3500cm
‑1;若采用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则扫描分辨率10nm,扫描次数32次,光谱波长范围1000nm~18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时,建模样品叠为若干层,面积大于近红外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力赵珍玉孙克强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