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外固定器,属于医用外科器械。骨折后复位用的外固定方法经历了石膏夹板外固定法、开放复位加内固定法,现在已发展为内外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法,因其具有简便、损伤小、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现以单侧外固定器为例说明它的构成外固定器中段是主体,其两端通过两个万向接头与两端的两个夹针块连接,每个万向接头都有一个锁紧机构装在中间的架体内,长度调整器也在架体上。使用时,先将骨折尽量复位,再将夹针块上的固定针钻进骨折部位两侧,用夹针块夹紧。然后通过调整长度调节器使骨折处复位,锁紧万向接头即固定好了。这种外固定器使用简便,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有利于康复。但在使用中发现有下述缺点两组固定针之间的距离调整范围受到限制,理想的情况是两组针中最近的第一对针应尽可能地靠近骨折处,而最远的一对应尽可能远离骨折处。这样固定后,其力学结构稳定性、可靠性最好。现有固定器因主体太长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专利申请00229161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一组针的针距固定,不能调整,无法适应各种病例,固定后无伸缩量,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针距调整范围大,固定后有伸缩量,更有利于骨折处康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科外固定器,主要包括架体(1),其两端通过两个万向接头(2)和(3)与两个夹针块(4)和(5)连接,架体内有万向接头锁紧机构(7),一侧夹针块与万向接头间有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夹针块内设N个针道(11),N>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刚,蒋冠珞,
申请(专利权)人:李绍刚,蒋冠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