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237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包括联排壳体,所述联排壳体的内部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垃圾箱体,所述联排壳体的上端连接有箱盖组件,所述箱盖组件连接有可封闭的投放盖,所述投放盖对应垃圾箱体设置,所述投放盖体与垃圾箱体之间设置有放料通道,所述垃圾箱体的一侧面敞口,多个垃圾箱体叠放设置,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可从其下方的垃圾箱体的敞口侧移动出,所述联排壳体的一侧壁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垃圾箱体的敞口侧与该取出口相互对应;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0003]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0004]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0005]现有的垃圾分类站无法完全脱离人工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各种垃圾都是由垃圾桶来进行承载的,而当垃圾桶满载后,往往需要人工更换新的垃圾桶,并且,各类型的垃圾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运载至不同的处理地方,每个地区各类垃圾量并非同时到达满载状态;尤其在夏季,垃圾站内还是有臭味散发,处理人员长期呆于此处,同样不利于健康;因此,为了提高垃圾站的承载能力,减低服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特此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包括联排壳体,所述联排壳体的内部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垃圾箱体,所述联排壳体的上端连接有箱盖组件,所述箱盖组件连接有可封闭的投放盖,所述投放盖对应垃圾箱体设置,所述投放盖体与垃圾箱体之间设置有放料通道,所述垃圾箱体的一侧面敞口,多个垃圾箱体叠放设置,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可从其下方的垃圾箱体的敞口侧移动出,所述联排壳体的一侧壁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垃圾箱体的敞口侧与该取出口相互对应。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联排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向取出口移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垃圾箱体的敞口侧底部设置有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呈折叠囊状,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口,所述联排壳体内设置有气泵组件,所述气泵组件可向封闭盖板内充气,使所述封闭盖板膨胀,封闭其敞口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垃圾箱体的侧壁表面连接有内置卡柱,所述联排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外滑槽,所述内置卡柱插入于外滑槽内,且与外滑槽滑动连接,叠放
的垃圾箱体内的内置卡柱均插入于联排壳体内壁的外滑槽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置卡柱包括卡壳件与柱部,所述柱部可沿所述卡壳件内滑动,所述柱部与卡壳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柱部的表面设置有可转自身中心转动的转动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垃圾箱体的外表面还连接有内置卡柱,所述外置卡柱相对于内置卡柱更加靠近垃圾箱体的敞口侧,所述内置卡柱的柱部分为斜端头与平端头,所述斜端头设置于平端头远离敞口侧的方向,所述转动部为窄环件,所述垃圾箱体的内表面还开设有内滑槽,所述内置卡柱插入于内滑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联排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底腔,所述底腔的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腔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件,所述螺杆件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件,所述气泵组件设置于滑块件的表面,所述滑块件的表面还连接有可升降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插入于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内,对封闭盖板进行充气处理,并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向取出口做靠近或远离运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滑块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与转动电机,所述固定壳体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电机通过齿轮件与转动管连接,所述充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与所述转动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气泵组件通过密封板与固定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充气管与固定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充气管的杆体部分为方形结构,所述充气管的表面与所述通槽连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联排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模块与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监测垃圾箱体内堆放垃圾的高度,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装置以及气泵组件连接,所述外滑槽内设置有摇晃段,所述摇晃段包括渐缓段与垂直段。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垃圾站,还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与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标记不同位置的垃圾箱体为不同类型的垃圾箱,所述检测模块监测垃圾箱体内堆放垃圾的高度,当垃圾箱体内的垃圾高度超出设定值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最上方的垃圾箱体移动至脱离其下方的垃圾箱体,并发送相应的信号至后台计算机,提醒基于相应垃圾箱类型的工作人员前来处理该满载的垃圾箱体。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叠放的垃圾箱体,便于使垃圾站内的空间更加紧凑,配合驱动装置使用,可以极大的降低该垃圾站的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位于该垃圾站内的时间,有助于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该叠放的垃圾箱体可以通过封闭盖板的设置,来提高整体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通过智能垃圾站系统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人工维护的成本;整个智能垃圾站及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联排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放大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垃圾箱体的敞口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内置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9的左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专利技术图9的俯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专利技术外滑槽的摇晃段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联排壳体;11、底腔;12、通槽;13、外滑槽;2、箱盖组件;21、投放盖;22、放料通道;3、垃圾箱体;31、外置卡柱;32、内置卡柱;321、斜端头;322、平端头;323、转动部;324、弹性件;325、卡壳件;33、内滑槽;34、封闭盖板;35、滑道;4、驱动装置;41、螺杆件;42、滑块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排壳体,所述联排壳体的内部并排设置有若干组垃圾箱体,所述联排壳体的上端连接有箱盖组件,所述箱盖组件连接有可封闭的投放盖,所述投放盖对应垃圾箱体设置,所述投放盖体与垃圾箱体之间设置有放料通道,所述垃圾箱体的一侧面敞口,多个垃圾箱体叠放设置,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可从其下方的垃圾箱体的敞口侧移动出,所述联排壳体的一侧壁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垃圾箱体的敞口侧与该取出口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排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最上方的垃圾箱体向取出口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的敞口侧底部设置有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呈折叠囊状,所述垃圾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充气口,所述联排壳体内设置有气泵组件,所述气泵组件可向封闭盖板内充气,使所述封闭盖板膨胀,封闭其敞口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的侧壁表面连接有内置卡柱,所述联排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外滑槽,所述内置卡柱插入于外滑槽内,且与外滑槽滑动连接,叠放的垃圾箱体内的内置卡柱均插入于联排壳体内壁的外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卡柱包括卡壳件与柱部,所述柱部可沿所述卡壳件内滑动,所述柱部与卡壳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柱部的表面设置有可转自身中心转动的转动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的外表面还连接有内置卡柱,所述外置卡柱相对于内置卡柱更加靠近垃圾箱体的敞口侧,所述内置卡柱的柱部分为斜端头与平端头,所述斜端头设置于平端头远离敞口侧的方向,所述转动部为窄环件,所述垃圾箱体的内表面还开设有内滑槽,所述内置卡柱插入于内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如中马澍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